吉林大學經濟法博士考試題型
A. 吉林大學自考經濟法一共考哪幾科
13科,報考指南上「論文」下邊的1,2,3 是選考的,意思學這三科不用學英語,學英語不用學這三科,希望能幫到你。
B. 吉大2018刑法學碩士參考書有變化嗎
吉大2018刑法學碩士參考書沒有變化,參考書目如下。
刑法學考研初試科目
①政治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25綜合(法理學、犯罪學、刑事訴訟法學)
④825中國刑法學,專業課參考書目:《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學》(上、下)李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民法》(第二版)郭明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犯罪學要論》張旭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吉林大學經濟法博士考試題型擴展閱讀
吉林大學基本介紹
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大學是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下設46個學院,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教師6624人,其中教授2218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618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雙聘院士51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人,「萬人計劃」入選者3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
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2個(其中包含2個籌建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其他行業部委重點實驗室21個。
學校現有6個校區7個校園,校園佔地面積611萬多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76萬平方米。學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校區,佔地面積5000畝。學校圖書館各類藏書757萬冊,已被確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藏書館。
C. 吉林大學二學歷經濟法能考公務員嗎
吉林大學二學歷經濟法能考公務員。
不過經濟法對於做會計、銷售或活動策劃的工作也比較不錯。
吉林省,簡稱「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長春。吉林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與遼寧、內蒙古、黑龍江相連,並與俄羅斯、朝鮮接壤,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吉林省總人口為2407.35萬人,下轄1個副省級城市、7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市、區)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省會長春市。吉林省地貌形態差異明顯。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現明顯的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徵。以中部大黑山為界,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兩大地貌。地貌類型種類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蝕剝蝕地貌、沖洪積地貌和沖積平原地貌構成。吉林省主要山脈有大黑山、張廣才嶺、吉林哈達嶺、老嶺、牡丹嶺等。主要平原以松遼分水嶺為界,以北為松嫩平原,以南為遼河平原。吉林省海拔最高點是長白山的白雲峰(2691米)。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應力以冰川、流水、風和其他氣候氣象因素的作用為主。第四紀冰川在長白山的冰川剝蝕遺跡仍然可見。現代流水侵蝕作用對地貌的影響很廣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蝕、剝蝕、堆積、沖積等綜合作用,形成了各種流水地貌,如河漫灘、沖積洪積平原、沖溝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總面積的8.6%,流水地貌佔83.5%,湖成地貌佔2.6%,風沙地貌約佔5.21%。
D. 保險法方向博士生導師
法學的前景確實是法碩不能比的。
吉大的法學很強,考吉大的法學競爭必然是激烈的;而且因為不考數學,法學、法碩考的人都很多。
你的性格文靜,本身就不適合從事律師行業。而且中國的律師不像外國的律師地位高薪酬高,我們國家的律師對已經判好的案子改變不了什麼。
民商法和經濟法相對於你的專業來說考研的難度是差不多的,看自己的興趣和了解再決定吧。
另外,下面是吉大法學院資料:
1.歷史沿革
吉林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學科歷史悠久,始於上世紀50年代左右,70年代中期就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課程體系。在陳國柱教授、李忠芳教授、王忠教授、龍斯榮教授、蘇惠祥教授、王衛東教授等前輩民商法學者的開創與引導下,目前本學科已形成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發展潛力巨大的學術梯隊。1978年以後,我院在全國首批獲得民商法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此為契機,在以徐衛東教授為帶頭人的民商法學學科在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學科基本情況
吉林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科是國內較有影響的學科,含有碩士點和博士點,招收民法學、商法學、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和知識產權法方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本學科梯隊完整,梯隊結構合理,共有29名專業研究人員,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3名、講師15名、助教1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17人,博士後1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10人。2006年中國科學評價中心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評價等級表顯示,我校民商法學在國內排名第五。本學科建設中,注重選派教師到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近年來,多名教師到美國杜克大學、天普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日本的札幌大學、西南學院大學、早稻田大學、北海道大學進行學習和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
1、比較民法研究方向,帶頭人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馬新彥教授。
學術梯隊為孫學致副教授、孫良國講師、李國強講師,本方向以英美法制度為研究對象,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致力於解決中國民法問題。代表性研究成果為《美國財產法與判例研究》(法律出版社)、《一物二買的防範與救濟》(《法學研究》2005年第2期)、《羅馬法所有權理論的當代發展》(《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
2、財產法研究方向,帶頭人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博士生導師李建華教授。學術梯隊為蔡立東教授、趙軍副教授、李昕講師、楊代雄講師、張丹丹講師。
研究特色為利用我國的本土資源,通過理論化、體系化解決我國的財產法問題。代表性研究成果是《民法總論》(吉林大學出版社)、《公司自治論》(北京大學出版社)、《論私法自治與我國民法典》(《法制與社會發展》)。
3、民法基礎理論和民法哲學方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彭誠信教授。
學術梯隊為李洪祥副教授、曹險峰講師、霍海紅講師。該方向的特色在於基於又超越於制度設計,從歷史發展、理論梳理等視角進行分析。代表性成果為《主體性與私權制度研究——以財產、契約的歷史考察為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財產理論》(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物權法專題初論》(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民法總論》(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我國物權變動理論的立法選擇》(上、下)(《法律科學》2000年第1-2期)、《民事責任現代歸責原則的確立》(《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2期)等。
4、保險法學方向簡介
學術帶頭人: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法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博士生導師徐衛東教授
學術團隊:傅穹教授、韋經建教授、劉雅君教授、周曉紅副教授、高宇講師、潘紅艷講師、齊明講師等。
主要研究保險合同法基礎理論、財產保險合同法、人身保險合同法、保險組織法以及保險監管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注重從保險法的應然存在、實然存在和社會事實等不同視角研究其變動和發展。本專業在國內較早地開設了保險法學的研究方向以及正式將保險法學列入本科教學計劃。徐衛東教授編寫的《保險法》是國內最早地系統研究保險法的專門著作之一。保險法學在我國同類科學研究中具有鮮明特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票據法學方向
學術帶頭人: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趙新華教授
學術團隊:於瑩教授、馮彥君教授、王彥明教授、王艷梅講師、邢丹講師等
主要研究內容是票據法理論與實務、外國票據法、國際票據法等,本學科力圖將理論結合實踐,揭示票據法的基本理念與特有思維方式,並借鑒國外已有研究成果,以促進我國票據法立法和理論研究的進步。該研究方向早在1988年開始就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票據法研究的重鎮。趙新華教授撰寫的票據法相關論著,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屢獲省部級獎項。其中《票據法問題研究》2004年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指定為研究生教學用書。
6、證券法學方向
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於瑩教授
學術團隊:蔡立東教授、趙驚濤教授、胡曉靜講師、楊光講師、祝傑講師等。
證券法是調整和規范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法律。證券法方向的教學科研人員先後對證券欺詐的法律控制、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證券監管等課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該方向的科研人員一方面繼續針對傳統證券法領域的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開展證券法與票據法、信託法等其他部門法的交叉研究。該方向學術帶頭人於瑩教授,是早期涉足證券法研究的學者之一,曾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進行訪問研究,在該領域主持和參加教育部、司法部等科研項目3項、代表性論著包括《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內幕交易法律監管的正當性分析》、《證券市場與誠實信用原則》等,在國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