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釋義19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釋義:第五十五條
第五十五條 承包合同中違背承包方意願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有關不得收回、調整承包地等強制性規定的約定無效。
【釋義】 本條是關於承包合同有關內容無效的規定。
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國家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是我國農村的一項基本經營制度。為了切合實際地落實這一政策,維護好這一制度,保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在農村進行土地承包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程序,符合法律的規定。如本法第18條規定,土地承包應當遵循自願、民主協商、公平合理、承包方案應當依法經村民會議同意、承包程序合法等原則。第19條規定了土地承包的具體程序,其中包括訂立承包合同。第21條規定,承包方應當與發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發包方、承包方的名稱,發包方負責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承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承包土地的用途; (5)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 (6)違約責任。在土地被承包方依法承包後,本法明確要求發包方應當與承包方簽訂書面承包合同,其目的是通過合同明確雙方在土地承包關系中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便於監督、督促雙方履行合同所確定的義務,同時對於防止爭議和解決糾紛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發包方與承包方簽訂土地承包合同,首先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如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壞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等。其次,發包方與承包方在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還應當遵守本法的有關規定,如本法明確規定,農村土地承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國家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對於承包地收回和調整,本法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除這一情況外,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如果承包方進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但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承包合同中約定不得調整的,按照其約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如果發包方與承包方簽訂的承包合同中有違背上述規定的內容收回、調整承包地的,該合同內容無效。即本條規定的「承包合同中違背承包方意願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有關不得收回、調整承包地等強制性規定的約定無效。」
有效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國家給予法律保護。無效合同由於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對當事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國家不予保護。合同無效分為整個合同無效和部分合同無效。合同部分無效的,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具體到本條,如果在承包合同的若干條款中,有一條內容違反了本法有關收回、調整土地的規定,那麼只是該條款無效。無效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Ⅱ 合夥的基本含義
合夥的基本含義是抄合成襲一夥(做某事)。
合夥[ hé huǒ ]
基本釋義:合成一夥(做某事)。就是兩人或者兩人以上的群體,發揮各自優勢,一同去做一些可以給其帶來經濟利益的事情。這些事情包含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而且它不僅可以應用在生活中,也可以應用在工作上。
例句:現代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 潘先生也把衣包放在那邊的牆角,與三位的東西合夥。」
(2)合同法釋義19擴展閱讀:
近義詞:
搭夥[ dā huǒ ]
基本釋義:
(1)搭附在別人處吃飯。
(2)搭夥;合夥。
(3)方言。謂姘居。
(4)亂彈的角色配檔。
例句:現代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七:「她低著頭,想起老孫太太 的這些規矩,忍不住笑著, 郭全海和她,都不信這些,可是老孫太太 說:『不行禮,那不成了搭夥一樣了?』」
反義詞:
單獨[ dān dú ]
基本釋義:
(1)謂孤獨無親屬。
(2)獨個兒;獨自。
例句:現代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再要單獨提出月刊的計劃,便再無通過的可能了。」
Ⅲ 股權轉讓協議關於強制回購條款是否有效
股權轉讓協議中關於強制回購條款有效,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如下:
第七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合同法釋義19擴展閱讀
關於股權轉讓購買的情形如下:
1、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2、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Ⅳ 如何看待《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差異
通則和總則是兩回事,前者不僅涵蓋了民法總則的部分,還規定了物權、合版同、侵權責任等大量原本屬權於民法分則的內容。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距今已有30年,限於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立法技術,其中許多制度已經過時,比如「聯營」;而許多勃興於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內容又沒能規定在《民法通則》中,如環境權、公司股東權等。
拓展資料:
《民法總則(修訂第8版)》以明白淺顯之語言,介述與研討民法基礎理論,融法律條文釋義、典型案例評析、部院解釋與指令等為一體,並施先生具三十餘年法務公職經歷,於理論闡釋之際多有經驗體悟,較之一般學院派著作,更具知行合一之特點。施先生於書中尤重視對於民法基本理論之比較研究,而不囿於地方性實踐。
民法總則是將來可能實施的民法典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民法通則是現行的民法名稱。
Ⅳ 民間借貸法律政策案例適用指南的目錄
一、民間借貸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二、規范民間借貸糾紛的主要民事法律
三、民間借貸合同的利息和利率
四、企業借貸合同的效力
五、民間借貸糾紛中的證明責任
六、民間借貸相關常見犯罪釋義(高利轉貸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合同詐騙罪、詐騙罪) 一、借條、欠條的認定與借貸關系的成立
1?【借條中的姓名】原告持有借條而借條上所載出借人姓名與原告姓名同音不同字,可認定原告系實際出借人
2?【孤證存疑的借據】原告起訴還款的依據僅有借據且借據存在多處疑點,其訴訟請求難獲法院支持
3?【多張借條與總條】債務人出具多張借條而最後一張借條含有「共」字等表合計意思的,可將其認定為總條性質
4?【脅迫下的欠條】債務人主張欠條系因脅迫而出具但未能舉證證實,則其仍應負償還責任
5?【借用他人信用卡】借用他人信用卡消費並承諾還款的,形成借貸關系,並需支付怠於還款造成的滯納金損失
6?【轉賬憑條作為證據】債權人僅以轉賬憑條為據主張系借款並要求償還,債務人主張並非借款但未能舉證證明,則應認定轉賬憑條所記載數額的借款成立
二、借貸責任主體的認定
7?【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條】公司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條時未明確其身份,法院可認定系其個人借款而非公司借款
8?【空白收據與借款責任】單位有關人員基於損害國家利益的意圖向外提供蓋有單位財務印章的空白收據是無效行為,但不能因此免除該單位對第三人應承擔的返還借款的民事責任
9?【夫妻個人借款的認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對外舉債數額明顯超出日常生活所需,且債權人未能證明其有理由相信該借款系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可認定為一方個人債務
10?【借款債權的繼承】出借人去世後,其繼承人有權向借款人主張債權
三、借款合同項下款項的交付
11?【本金預扣利息之一】借款人雖主張出借人從借款本金中當頭抽取了部分利息但未能舉證證明,法院不予支持
12?【本金預扣利息之二】為從本金中預先扣除部分放貸收益而讓借款人出具的現金收條,法院不予認可
13?【借條與款項交付】巨額現金僅憑借條難以認定已經實際交付
14?【收條與款項交付】可依據借款人對巨額借款出具的收條綜合認定出借義務已經履行
四、借款合同的利率與利息
15?【復利的認定】雙方當事人在借款到期後將未償還本息累加後重新簽訂借款合同的,有別於復利約定
16?【逾期利息的計算】當事人借款時未約定利息的可視為無息借款,但逾期利息仍可參照銀行同類逾期還款利率計算
17?【逾期利率的認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合同期內利率超過了四倍利率且未約定逾期利率的情形下,法院如何在判決中確定合同期內利率及逾期利率
18?【逾期計息基數】借款到期後的逾期利息,可根據當事人合同約定以到期日逾期的本息合計作為計息基數
19?【超四倍利率已付利息】按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四倍以上的利率已付之利息,法院可不再干預
20?【違約金的認定】借款期內未約定利息、但約定違約金計算方式的借款合同比照適用四倍利率的限制
五、借款的償還及債權的轉讓
21?【償還的證明責任】債務人承認借入款項並主張已償還但未能舉證證明,則其應對所借款項負清償責任
22?【ATM機還款】債務人主張債權人賬戶新收款項系其通過自動存款機償還借款,債權人否認但未能舉證證明,則法院可支持債務人的主張
23?【還款抵充順序】還款時未明確系還本或還息的,應先抵充利息再抵充本金
24?【還款條的認定】還款條所記載事項與借款合同不具有充分一致性,則難以認定該借款合同所涉款項已經清償
25?【錄音證明還款】債權人雖持有借條,法院仍可根據債務人提供的錄音資料認定債務已經清償
26?【債權轉讓的通知】債權受讓人向債務人為債權轉讓通知亦生債權轉讓之法律效力
六、時效、管轄與證據
27?【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起訴時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其債權難獲法院支持
28?【錄音證明催款】出借人提供的具有催款內容的錄音可作為認定訴訟時效中斷的依據
29?【暫住證明與管轄】可根據債務人暫住證明上的暫住地址確定其經常居住地,從而確定民間借貸糾紛的管轄法院
30?【合同履行地與管轄】糾紛雙方在借款合同中對履行地無約定的,貸款方所在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轄權
31?【測謊的效力】主債權數額存在爭議時,依法進行測謊的結果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七、企業間借款合同的效力
32?【企業間借貸的效力】企業間借款若不屬於生產經營性企業間正常借貸行為,則應認定為無效合同
33?【企業自有資金的借貸】企業間自有資金的借貸合同若未違反金融法規強制性規定和國家政策要求,則不宜認定為無效
34?【政府投資公司的借貸】地方政府為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設立的投資公司簽訂的企業間借款合同可認定為有效
35?【企業借貸無效的佔用費】企業間借款合同被認定為無效之後,可按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支付資金佔用費
36?【企業借貸無效的利息】企業間借款合同被認定為無效之後,資金佔用損失可按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計付
八、民間借貸與刑事犯罪
37?【刑事立案與駁回起訴】債務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已被立案偵查,則債權人的起訴可予駁回
38?【集資詐騙與駁回起訴】集資詐騙罪中所涉款項並非真實的借貸關系,不屬於民事糾紛
39?【刑事犯罪與合同效力】民間借貸涉嫌或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並不當然影響借貸合同及其擔保合同的效力
40?【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籌措企業經營、購買設備等資金,在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情況下,許以給付高額利息,向不特定多數人非法或變相吸收存款,數額巨大,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1?【集資詐騙罪之一】虛構集資用途、以高額利潤作為誘餌來騙取被害人集資款構成集資詐騙罪
42?【集資詐騙罪之二】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高額利息為誘餌,採取隱瞞真相、虛假宣傳和虛構項目等欺騙手段面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構成集資詐騙罪 一、民間借貸核心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
(2011年12月2日)本目錄的時間為法律文件的公布時間。
附:最高法院就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立案受理等答記者問
(2011年12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節錄)
(1999年3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1999年12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09年4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國工商銀行湘潭市板塘支行與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湘潭中間試驗所及湘潭市有機化工廠的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的復函
(2001年8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
(1999年2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相互借貸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約定利息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裁決問題的解答
(1996年3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1996年9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1991年8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
(1990年11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
(1999年2月11日)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企業間借貸問題的答復
(1998年3月16日)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禁止非金融企業之間進行外匯借貸的通知
(1996年12月5日)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銀行職工參與企業非法借貸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6年9月8日)
二、利率、利息法規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1991年4月21日至2012年7月6日)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
(1990年4月15日至2012年7月6日)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12月10日)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高利貸認定標准問題的函
(2001年4月4日)
人民幣利率管理規定
(1999年3月2日)
貸款通則
(1996年6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題的批復》的批復
(2000年1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題的批復
(1999年2月12日)
…………
十、地方法規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依法妥善審理非金融機構借貸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9年12月4日)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2010年7月7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典當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2010年6月29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為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導意見
(2010年5月27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2009年9月8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浙江省公安廳關於當前辦理集資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會議紀要的通知
(2008年12月2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資金鏈斷裂引發企業債務重大案件的集中管轄問題的通知
(2008年10月28日)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2009年12月23日)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合同糾紛案件若干意見
(2007年9月27日)
上海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糾紛中利息、違約金等問題的解答
(2007年9月21日)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
(2006年6月23日)
廣東省懲處為賭博放貸非法索債的規定
(1997年9月22日)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2011年8月23日)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民間融資規范發展的意見
(2012年3月8日)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民間融資監測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通知
(2012年1月4日)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鄂爾多斯市規范民間借貸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2年6月5日)
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穩定規範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
(2011年9月28日)
青島市工商局關於印發《青島市工商系統規范民間借貸中介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的方案》的通知
(2009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