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是哪制定的
1. 合同法是由哪個國家機關的指定的法律
最高權利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因為合同法是經濟領域的基本法,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利制定,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利制定的。
2. 合同法的起源是什麼
大約在12世紀,西歐見證了羅馬法的復興,這一過程持續到了18至19世紀。在此背景下,1804年法國制定了資產階級第一部民法典——《法國民法典》,其中詳細規定了調整商品關系的合同法律制度,標志著大陸法國家近代合同法的正式誕生。隨後,1900年德國頒布了《德國民法典》,在合同法律制度方面對《法國民法典》進行了某些調整,成為大陸法國家近代合同法的又一里程碑。從《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關於合同的規定及歷史發展來看,近代合同法主要基於以下基本原則構建:合同自由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交易原則。
首先,合同自由原則包含三層含義:當事人地位平等、當事人意思自願和當事人行為自由。在《人權宣言》宣布人人平等成為資產階級憲法性原則後,合同法上的合同自由主要針對當事人意思自願和行為自由。《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定:「契約是一種合意,以此合意,一人或數人對於其他一人或數人承擔給付、作為和不作為的債務」,而《德國民法典》第154條規定:「必須全部事項取得合意,契約方始成立的,如果當事人雙方對契約中所有各點意思未全部趨於一致,在發生疑問時,應認為契升段鋒約未成立」,這些規定體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願和行為自由,為合同自由原則奠定了基礎。
其次,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法律術語,其源於古羅馬,並被保留在近代民法中。《法國民法典》第113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於法律的效力」「前項契約應以善意履行之」,而《德國民法典》第157條規定:「對合同的解釋、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並考慮交易上的習慣」,其他大陸法國家也有類似規定。
最後,公平原則。由於當事人在信息佔有、資金等方面的不對等,如果機械地要求平等自願,則交易可能難以完成或成本過高。因此,實際中對於平等自願並非絕對要求,同時強調合同公平作為補充。格式合同便是這一原則的典型例證,其通常受到嚴格審查與解釋。如德國規定,凡共同條件不能按照誠意原則妥善安排雙方當事人利益的。
幾乎在大陸法國家形成近代合同法的同一時期,英美法國家通過法院判例和制定法也奠定了近代合同法的基礎,其基本原則與大陸法國家相似。
在英美國家,合同自由原則起源於19世紀的英國,當時正值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經濟上自由競爭理論占據主導,法律上梅因的《古代法》揭示了從身份到契約的發展趨勢,合同自由主義因此得到空前強化。英國法官喬治·傑塞爾伯爵在Printing and Numerical Registering CO. V. Sampson一案中強調:「如果有一件事比公共秩序所要求的事更重要,那就是成年人和神志清醒的人應擁有訂立合同的最充分的自由權利。」在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將公民自由作為法律保護的重要內容。
英美法中的誠信原則認為誠信即是誠實、公平地對待合同當事人的方式。在英國,衡平法早期主要處理涉及欺詐的合同案件,在這些案件中誠實信用原則已經確立。美國在《統一商法典》中以制定法方式明確確認了誠實信用原則。當然,具體個案中誠信原則的理解存在分歧。
公平原則在衡平法中已有體現,如獲利不公制度。在格式合同方面,美國法律授權法官拒絕執行其認為「不公正」的合同。
合同自由、誠信、公平是合同法的三大基本原則,這一點無可爭議。然而,這些原則的定義抽象,適用范圍和內部關系需要進一步闡釋,它們為何成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也有待解答。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對這些問題的洞察。
3. 合同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而電力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那是不是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
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你的理解正確。
一、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是下位法;依據:制定機關的不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二、《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七條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其他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第九十七條規定: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司法適用是有一定條件的,即當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且下位法無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據上位法的授權或下位法是對上位法的實施性規定並且沒有違反上位法的規定,則會出現「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一) 變通規定的「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立法法》第81條規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作變通規定的,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的規定。」
(二) 實施性規定的「下位法」優先適用: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下位法對上位法作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實施性規定不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地方性法規更是如此。因此,法律、行政法規的有些規定往往只能比較概括,以適用各地方的不同情況,這就為地方性法規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下位法「實施性規定」這種特殊地位決定了妥善處理其與上位法的適用關系的重要性。
四、在處理電力領域的問題時,要注意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是面與點的關系,一般來說,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適用,特別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普通法。但適用這一規則的前提是: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分只能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並且規定的事項為同類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區分。而上位法與下位法則不囿於同一部門法。因此,合同法雖是普通法,卻是全國人大制定的;電力法是特別法 ,卻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顯然,應當先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
當然,在現實中,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對於普通法與特別法,其主體可一樣,可不一樣。當其主體一樣時,其與上位法與下位法的區別很清楚。關鍵是當制定主體不同時,與上位法與下位法如何區別。這種區別對法律的運用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原則是,要看有無法律的授權。若權力位階較高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確授權規定,即為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系,否則即為上位法與下位法之關系。
4. 《合同法》制定機關
合同法制定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合同法作為國家基本法律,只能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法律淵源是什麼
合同法的淵源,抄是指合同法的襲表現形式。我國合同法的淵源主要有: (―〉法律
《民法通則》是中國民法的基本形式,也是合同法的重要淵源。《合同法》是合同法最基本的法律淵源,是調整合同關系的基本法。
(二)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
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及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有關合同實施條例的行政規章,均是合同法的淵源。如國務院制定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農副產品昀銷合同條例》等。
(三)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
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有關《合同法》所作的立法解釋,也是合同法的淵源,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這些合同法的淵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四)國際條約或國際慣例
有關的國際條約,即我國已加人的條約,是我國合同法的重要淵源。同吋,一些重要的國際慣例,也是我國合同法的淵源。
6. 合同法由誰制定
法律分析:合同法由全國人大制定。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產、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廢止) 第一條 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