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違法監督處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5-09-06 03:58:40
㈠ 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已廢止
《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未被廢止,只是該辦法中廢止了某些條列。
2010年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了《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明確經營者不得以「最終解釋權」為借口,侵害消費者的權利;中消協也透露,「最終解釋權」應在全國范圍內被廢止;各個省市工商部門積極行動,開展格式合同專項檢查,維護消費者的權利。
(1)合同法違法監督處理辦法擴展閱讀:
國家工商總局於(10 月 20 日)公布《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 法》。該辦法對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的格式條款式合同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而此舉則限制了 格式條款成為「霸王條款」的可能。
辦法中明確了合同欺詐的范疇。 同時, 對於經營者與消費者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內 容,該辦法進行了詳細的規范。所謂格式合同,指全部由格式條款組成的合同。 目前,通訊、保修等合同大部分是格式合同。
由於該類合同由經營者制定,大多條款利 於制定者,有失公平。而該類型的合同也成了孕育「霸王條款」的溫床。
經營者如對消費者造成傷害不能免責 經營者與消費者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 經營者不得在格式條款中免除自己造成消費 者人身傷害、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 對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依法應當承 擔的保證、違約依法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以及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責任。
比如在一些旅遊合同中則有「如在旅遊期間出現人身意外, 旅行社不負責任」等條款就 屬於明顯的霸王條款。
不得加重消費者違約金數額 經營者不得在格式條款中加重消費者違約金或者損害賠償金超過法定數額或者合理數 額; 承擔應當由格式條款提供方承擔的經營風險責任等, 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不應由消費者 承擔的責任。
參考資料:《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網路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