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論勞動合同法上的後合同義務

論勞動合同法上的後合同義務

發布時間: 2025-09-07 02:01:11

Ⅰ 後合同義務的內容

合同法》第九十二條列舉了通知、協助、保密三種後合同義務內容,但是後合同義務的完整內容不僅僅以這三種為限。通常,後合同義務的內容還應當包括注意義務、說明義務、照顧義務、忠實義務和減損義務等等。後合同義務的應當內容根據交易習慣確定,合同的具體內容不同,相應的後合同義務也不會相同。 《合同法》雖規定了後合同義務,但對違反後合同義務的民事法律後果,卻未做出具體的規定。按照學術界通說的觀點,違反後合同義務仍然應當按照違約責任處理。
對於後合同責任的承擔方式,大體應有強制協助、繼續履行、停止侵害和賠償損失四種,在審判實踐中其承擔方式的具體適用應根據受損害方的要求和案件具體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其中,賠償損失應當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通過以上對後合同義務理論的研究,讓我們再回到文首的案例,本案中,劉某與新亞服裝進出口公司的勞動合同關系雖然已經終止,但劉某對新亞服裝進出口公司仍負有後合同義務,即到與原單位業務相競爭的單位即辰星兒童制衣廠工作後,對其所掌握的鹿港市服裝進出口公司的銷售渠道及客戶名單等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不得擅自泄漏、利用原單位鹿港市服裝進出口公司的技術商業秘密。本案中劉某違反此項保密義務而導致新亞服裝進出口公司遭致損害,鹿港市服裝進出口公司有權依據《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要求劉某履行後合同義務並承擔相應的後合同責任——停止侵害並賠償損失。

Ⅱ 什麼是後合同義務,先合同義務,合同附隨義務的

法律分析:後合同義務,是指在合同終止後,當事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而應當履行的旨在維護給付效果或者妥善處理合同終止事宜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先合同義務是指在要約生效後合同生效前的締約過程中,締約雙方基於誠信原則而應負有的告知、協力、保護、保密等的合同附隨義務。附隨義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附隨義務包括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 後合同義務。狹義的附隨義務是指合同履行過程中,為協助實現主給付義務,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而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熱點內容
行政法時間口訣 發布:2025-09-07 06:11:40 瀏覽:520
法律援助工作站宣傳信息 發布:2025-09-07 06:10:48 瀏覽:309
中級經濟法怎麼記憶 發布:2025-09-07 06:09:13 瀏覽:435
人窮道德高 發布:2025-09-07 05:58:42 瀏覽:2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結婚之夜 發布:2025-09-07 05:57:48 瀏覽:443
律師收取費用 發布:2025-09-07 05:49:35 瀏覽:644
京東司法網拍 發布:2025-09-07 05:29:09 瀏覽:217
開庭前能找法官嗎 發布:2025-09-07 05:25:42 瀏覽:98
疫情下的法治安全 發布:2025-09-07 05:24:54 瀏覽:961
經濟法課程改革 發布:2025-09-07 05:12:06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