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作業答案3
① 合同法教材(第六版)練習題答案
您好!(1)合同效力待定。錢某屬於無權處分,趙某追認前合同效力待定。
(2)能,孫某屬於善意取得。無權處分、以合理價格、善意、交付。
(3)抵押
(4)無效,合同法規定禁止流押。
(5)無因管理。
(6)錢某,因為錢某是施工合同的當事人。
(7)侵權或違約。
[正確答案]
(1)合同效力未定,因錢某不是古董的所有人,其行為屬無權處分行為。根據《合同法》第51條的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2)孫某能取得該古董的所有權,因為孫某是從錢某那裡買得的且孫某是善意有償地買得該古董的,可因善意取得而得到古董的所有權。
(3)在孫某與李某之間形成動產質押法律關系。孫某是質押人,李某是質權人。
(4)該約定無效,因屬流質條款,為法律所禁止。
(5)在錢某與趙某之間形成無因管理關系。
(6)施工隊應向錢某請求付款,因施工隊與錢某之間存在合同關系。
(7)提起違約之訴或侵權之訴。依保管合同,錢某違背了保管的義務。依侵權,錢某侵害了趙某的所有權。趙某可以選擇提起違約之訴或者侵權之訴。
[綜合分析]
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是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制度.善意第三人一般可取得原物的所有權,所有權人不得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其構成要件:受讓人取得財產時出於善意;財產是合法可流轉的動產;受讓人必須通過交換取得財產;但是,實踐中如果第三人是無償的從無權轉讓該項財產的佔有人那裡取得財產的,所有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權向該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如果第三人是從出賣同類物品的市場上買得的,即使是盜贓、遺失物,所有人也無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
抵押、質押、擔保合同中的流質條款為法律所禁止。流質條款是指在抵押合同或者質押合同等擔保合同中約定:當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抵押物或者質押物當然地歸屬於抵押權人或者質押權人所有。
希望能幫到您
② 關於《合同法》的問題,會的達人告訴我答案吧,謝謝啦!
1.合同成立的時間是由承諾實際生效的時間所決定的,由於我國合同法採取到達主義,版因此合同權生效時間應為2月28日。
2.A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允許當事人通過協議進行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仍然不能確定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
3.9月30日 撤銷權行使的出斥期間為一年,即合同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4.A 本題屬於合同的變更,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5. 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同時,合同內容應當符合法律法規。本題中涉及的協議均為均為平等主體間的協議,但是,生育協議不符合相關法律,因此不屬於合同法調整范圍。
6.ABCD 本題涉及擔保物權中的權利質權,具體可以參考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三條。
③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答案
1、根據合同法規定,風險遵守合同+交付原則。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生效,牛1已實際交付,故牛1被雷電擊死的風險應由買方乙承擔。2、根據合同法規定,孳息亦遵守合同+交付原則。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生效,牛2已實際交付,其生小牛(孳息)應由乙享有所有權。3、根據合同法規定,風險遵守合同+交付原則。本案雙方簽訂的合同已生效,牛3已實際交付,其踢傷丙產生的損失(醫療費、誤工損失)應由乙承擔。4、一方無權處分的買賣合同,該合同在未得到所有權人追認前應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本案乙在未取得所有權前處分牛4,其與丁簽訂的合同未得到甲的追認,應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5、由於丁不知甲保留了此牛的所有權,其屬於善意第三人,同時丁與乙簽訂合同並已交付,買牛價格也屬於合理范圍,根據善意取得制度的規定,丁可以並已取得牛4的所有權。6、租賃協議有效,租金歸乙所有。7、根據合同法規定,定金最高不能超過合同價款20%。本合同中的定金條款屬於部分無效條款,20%范圍內(2000元)有效,可適用定金規則;其餘超出部分無效不得使用定金規則,因已交付的可作為預付款處理。
④ 2020法考客觀模擬題《合同法》-單項選擇題【12.6】
一、單項選擇題
1.甲急需償還“套路貸”,如若不還性命難保。甲於是向乙借款100萬元,乙要求甲提供擔保。甲找到朋友丙,要丙為自己的借款提供擔保,被丙拒絕。甲威脅丙,若丙拒絕提供擔保,就殺了丙的妻子。丙連忙為甲的借款提供了擔保。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都屬可撤銷合同
B.乙、丙之間的保證合同為可撤銷合同
C.基於合同的相對性,保證合同當事人乙、丙之間不存在脅迫,故乙、丙之間的保證合同有效
D.如果乙、丙訂立保證合同時,乙知道甲的脅迫行為,那麼受害人丙享有撤銷權,否則,由於乙是善意的,丙不享有撤銷權
參考答案
1.【考點】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脅迫)
【答案】B。解析:脅迫的構成要件有四:(1)故意預告實施危害;(2)對方因此陷入恐懼(脅迫與恐懼具有因果關系);(3)對方因恐懼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恐懼與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具有因果關系);(4)脅迫具有不正當性(目的不正當、手段不正當、目的與手段結合的不正當)。因脅迫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1)因脅迫訂立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2)因脅迫訂立但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為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法》第五十四條);(3)因脅迫訂立的遺囑無效(《繼承法》第二十二條)。因脅迫訂立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非可撤銷。A項錯誤,不當選。
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脅迫,無論相對人於訂立合同時是否知悉第三人的脅迫行為,受害人均享有撤銷權。此點與第三人欺詐不同,原因是,脅迫的危害性較重。須注意:這里的第三人采狹義的理解,不包括當事人的代理人、傳達人。保證合同的當事人是丙和乙。當事人均未實施脅迫,但保證合同以外的甲對丙實施了脅迫。由於脅迫的危害性巨大,故無論乙訂立合同時是否知悉第三人甲的脅迫行為,受害人丙均享有撤銷權。B項正確,當選。C、D兩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B。
【思路點撥】注意因脅迫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區分為不同的情形。
⑤ 急求大二 合同法 作業答案
答案:
1、食品公司以不可抗力為由進行抗辯,拒絕承擔賠償責任,不成立。失火不屬不可抗力,食品公司採取其他措施仍能夠履行合同。
2、養雞場可以解除合同,因為食品公司已經嚴重違約,拒收了買賣合同的標的物。
2、如果食品公司賠償的話,需要賠償3000元,7000元屬於擴大的損失,屬於養雞場保管不善造成。不應由食品公司承擔。
⑥ 經濟法概論(第3版)第三章合同法課後案例分析的答案
第三章案例參考答案
1.答:在本案中,新華書店與華聯公司所簽訂的購銷合同,合同主體合格,內容合法,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確、具體,應視為有效經濟合同。既為有效經濟合同,在新的協議沒有達成之前,合同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履行合同,任何一方違約,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與合同規定的有關違約責任。
新華書店的上級主管部門市文化局對於新華書店未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擅自購置電腦,是屬於違反財經紀律,新華書店與華聯公司的合同無效的認識與行為,是缺乏法律意識,侵犯企業經營勸,是完全錯誤的。
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企業經營權是指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即企業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新華書店作為獨立法人的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上的需要,與華聯貿易公司簽訂電腦購銷合同,是屬於正常行使自己的權利,物質采購權是企業經營權的一部分,而其上級主管部門市文化局的干預行為無疑是侵犯企業經營權,是完全錯誤的。
在本案中,新華書店僅在提貨時付款5萬元,餘款遲遲未付,屬於違約,必須承擔法律責任與合同規定的有關違約責任。法院應支持市華聯貿易公司有關要求市新華書店履行合同,並承擔違約責任的請求,判決市新華書店履行合同,清償所欠餘款並按照合同規定,按合同違約部分標的總價款額的15%承擔違約金。
2.答:法院不應該受理此案。
《破產法》第三條規定:「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依照本法規定宣告破產」。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債務人均可以申請宣告債務人破產。但是,如果是債務人申請宣告破產的應當經其上級主管部門同意。法院在受理此類案件時,如果是債務人申請宣告破產的,應當檢查「破產企業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政府授權部門同意其申請破產的意見」及有關資料才能受理。在本案中,第四棉紡廠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已資不抵債。直接向所在地C區人民法院申請破產。不符合我國有關法律規定,C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不對的。
⑦ 急求《合同法》多選題答案
1.B、抄C、D
參照合同法有關要約規襲定。
其中甲基於要約人發出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時享有作出承諾的權利,承諾權是出賣人天然享有的權利。
原回答忽略了B選項,此處作出補充:B、C、D。一並致歉~ :)
2011年10月13日17:50
2..B
承諾自到達時生效,無論是否簽收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