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法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25-09-09 07:19:46
A. 社會分層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主觀法,又稱自我評分法。調查人員將整個社會體系分為若干層次,請人們根據某項標准,對自己進行歸類,指出自己在社會分層體系中處於哪一層。用主觀法進行分層,可以將社會中的人劃分為不同的集團與階層,其優點在於通過此方法,可以認識與反映出各階層的意識與心理特點。
第二,聲譽法。調查員從一個社區中抽出一些熟悉該社區情況的人作為評判員,讓他們按照事先規定的高低層次給本社區成員進行分層歸類。聲譽法不僅可以用來對具體的人排定名次,還可以推廣到評價各種正式社會地位的相對聲譽。 第三,客觀法。它是應用可以直接測量的客觀標准對人們進行層次劃分。客觀法進行分類,可以劃分出不同的集團、職業與階層,從而找出它們各自的共同點。
2.社會分層的標准
第一,收入。收入與人們的消費方式、生活習慣、安全感和積極性有著密切關系,收入差距對社會安定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第二,職業。職業地位是人們在現代社會中的主要社會地位,是個人進行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職業環境、職業聲望、職業活動的范圍與性質等等不僅影響著在職人員的社會表現,同時影響著社會流動的方向。
第三,教育程度。教育程度直接影響著人的能力、知識、技術、趣味、價值觀、審美觀以及婚姻生育意願、修養程度等。
第四,權力。權力大小決定著一個人在群體和社會中向別人施加影響的能力,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
此外,像家庭背景、居住區位等也可以作為分層的標准。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