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法法律體系
㈠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法律體系的框架是如何構成的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是中國法律體系的主導法律部門,它是中國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國家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的原則等方面法律規范的總和。它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根本問題,不僅反映中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基本原則,而且確立各項法律的基本原則。最基本的規范體現在憲法中。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國家機構的組織和行為方面的法律,民族區域自治方面的法律,特別行政區方面的基本法律,保障和規范公民政治權利方面的法律,以及有關國家領域、國家主權、國家象徵、國籍等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民法商法是規范社會民事和商事活動的基礎性法律。中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之間、法人之間、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它包括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時效制度、物權制度、債權制度、知識產權制度、人身權制度、親屬和繼承製度等,如民法通則、婚姻法、合同法等。商法調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間的商事關系,主要包括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
3、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有關行政管理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監察與監督以及國家公務員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行政法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國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僑務、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衛生、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等。
4、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因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管理或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大體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財政、稅務、金融、審計、統計、物價、技術監督、工商管理、對外貿易等方面的法律。
5、社會法。社會法是調整有關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是保障勞動者、失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權益的法律。社會法的目的在於,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上述各種人的權益實行必需的、切實的保障。它包括勞動用工、工資福利、職業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如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殘疾人保障法等。
6、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刑法所調整的是因犯罪而產生的社會關系。它是在個人或單位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事法律的情況下,給予刑事處罰。刑法執行著保護社會和保護人民的功能,承擔懲治各種刑事犯罪,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保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公民各項合法權利的重要任務。
7、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是調整因訴訟活動和非訴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仲裁等方面的法律。這方面的法律不僅是實體法的實現形式,而且也是人民權利實現的最重要保障,其目的在於通過程序公正保證實體法的公正實施。
㈡ 經濟法體系包括哪些
經濟法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內容:
1. 企業組織管理的法律規范 主要涉及企業的設立、組織、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規定,如《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合夥企業法》以及《個人獨資企業法》等。
2. 市場管理的法律規范 主要用於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確保產品質量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和《證券法》等。
3. 宏觀調控的法律規范 旨在通過法律手段對國家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包括《統計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以及《對外貿易法》等。
4. 社會保障的法律規范 主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保障問題,以及勞動力的保護和失業救濟等,如《殘疾人保障法》、《勞動法》和《失業保險條例》等。
這些法律規范共同構成了我國經濟法體系,旨在通過國家協調的方式,確保本國經濟的健康、平穩運行。
㈢ 經濟法的體系與經濟法學的體系
【答案】:經濟法的體系是指一國現行經濟法的法律規范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的部門法體系。經濟法學的體系,是指以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體系,與經濟法體系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區別。第一,經濟法體系與經濟法學體系兩者是銜接和聯系的。經濟法或經濟法學的總論,加上由經濟組織法、經濟管理法與經濟活動法組成的經濟法體系作為分論,即構成我國經濟法學的體系。一方面經濟法學的體系由經濟法的體系決定和影響,經濟法體系為經濟法學體系提供客觀基礎與研究素材;另一方面,經濟法學體系的發展與完善也會反過來指導和推動經濟法體系的發展與完善,經濟法學的體系為經濟法體系提供主觀基礎與理論論據。第二,經濟法體系不同於經濟法學體系。經濟法體系的構成要素是經濟法的法律規范,是由經濟法的法律規范形成的若乾子法律體系組成;而經濟法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