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員工離職
❶ 勞動合同法關於員工離職的程序規定
法律分析:需要區分是否在試用期。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❷ 勞動法員工自動離職會有補償嗎
1.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員工自動離職時,若滿足一定的條件,用人單位仍需向其支付經濟補償。具體來說,經濟補償的計算方式是按照員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來確定的,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對於工作六個月以上但不滿一年的員工,按一年計算補償;而對於不滿六個月的員工,則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 如果員工的月工資高於所在直轄市或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那麼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則是按照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來計算,且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這里所說的月工資是指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3.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員工在以下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勞動條件;
- 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 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勞動者權益;
- 勞動合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而無效;
-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4. 如果用人單位使用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且無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5.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如果勞動者依照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❸ 勞動法規定員工離職多久就和公司完全沒有關系了
如果該員工確實與你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三四年了,應該是過了時效了。不過,既然勞動部門或者法院已經受理,那麼建議你調查了解一下,他離職以後單位有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