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李昌麒第四版
A.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用的是什麼教材
民商法屬於西政的三大類中的:法學基礎+專業基礎C方向。(每一類初試復習科目和專書目完全一樣)。
法學基礎屬+專業C方向的書目如下:
《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必看)
《法理學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必看)
《中國憲法學》,汪太賢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必看)
《民事訴訟法原理》,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必看)
《民法》,張玉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只看:總論,物權法,債法總論,侵權法)
《物權法教程》,劉雲生、李開國、孫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和民法教材中的物權部分重合,可以選擇看)
《經濟法學》第四版,李昌麒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經濟法指定了2本,內容差不多,本人推薦該版,另一本補充)
《經濟法學》第二版,李昌麒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經濟法指定了2本,內容差不多,本人推薦第四版,該本作為補充)
B. 李昌麒的介紹
李昌麒,男,漢族,1936年2月出生,重慶潼南慧光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中高級幹部學法講師團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法學)成員,直轄前的重慶市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和直轄後的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重慶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校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科點學術帶頭人,重慶市首批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西南政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主任,經濟法系第一任主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先進工作者等。
C. 西北政法大學法學本科學生法理學、憲法、中法史、刑法、民法、經濟法教材是哪個版本的,主編、出版社
民法總論 作者:韓松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7-1 頁數:345
民法分論 作者:韓松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9-1 頁數:784
刑法學 (第二版) 作者:賈宇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8-1
經濟法學(第二版) 作者:李昌麒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0-1
法理學(第二版) 作者:李其瑞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4-1
中國法制史(第四版)作者:張晉藩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4-1
憲法學概論(第二版) 作者:侯西勛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8-1
憲法學(第二版) 作者:董和平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7-1(註:憲法是兩個版本的教材)
D. 現在大二,考研准備考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我現在該做那些准備看那些書
【專C指定教材】
1.《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
2.《法理學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
3.《中國憲法學》,汪太賢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4.《民法》,第二版,張玉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物權法和侵權法早已更新,民法必須用第二版)
5.《經濟法學》第四版,李昌麒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經濟法前後出了好幾個版本,但是據完整核對,內容基本無變化,當以此版本為准)
6《民事訴訟法原理》,第五版,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新民訴13年1月1日已經生效,改動甚大,必須用此新教材)
E.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初試參考書目有什麼
參考書目:
1、《來民法總論》,韓松自,法律出版社。
2、《民法分論》,韓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3、《刑法學》(第二版),賈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4、《經濟法學》(第二版),李昌麟,法律出版社。
5、《法理學》(第二版),李其瑞,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6、《中國法制史》(第四版),張晉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7、《憲法學概論》(第二版),侯西勛,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8、《憲法學》(第二版),董和平,法律出版社。
以上初試科目參考教材,僅供參考,以初試考研命題趨向為准。
西北政法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擬於2019年2月15日起統一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布。
考生如對成績有異議,請下載並填寫《西北政法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復查申請表》(附件),以及本人身份證、准考證復印件於2019年2月15日-17日,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期間現場提交至研究生院招生科(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300號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院102辦公室),逾期不再受理。
F. 李昌麒的經濟法
經濟法在我國作為一門新興的法律學科,在逐步走向成熟之際,必然也會伴隨著某些不成熟,如果分析一下這些成熟或不成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經濟法研究方法的差異。因此,李昌麒教授在自己的論證體系中,一方面重視對自己過去在經濟法研究方法上的缺陷進行反思,另一方面又重視對外國和我國學者科學的研究方法的借鑒,並力圖從多樣化、整體性、多角度和多維度出發,尋求建立一種符合我國經濟體制要求的經濟法的研究方法。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法學研究方法
他認為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學說。對此,他認為經濟法的理論觀點必須反映經濟體制的要求,經濟體制發生了變化,經濟法觀點也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但是,他又認為,任何理論都不應是「現實的奴隸」,經濟法學觀點以及經濟立法實踐也不能像鏡子一樣地反映現實要求,從而認為超前的理論思考和超前的立法都是必要的。
把系統工程學的原理引進法學研究領域
早在1984年他就發表了《怎樣運用系統論研究法學問題》的論文,這是在錢學森教授最早提出把系統工程學運用於法治實踐之後,較早的一篇把系統工程學原理引入法學研究領域的文章。該文按照系統論的「大系統」的觀點,主張把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看成是一個大系統,即「社會主義法制系統」,這個系統是由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各個子系統和孫子系統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建立法制大系統的根本出發點,就是要強調系統各個單元要素之間的同步協調,互為作用,進而使系統的功能大於各個子系統的功能,最終去實現一個統一的目的,即建立良好的法律秩序。這種良好的法律秩序,不是任何一個子系統和孫子系統可以獨立完成的,而是要由它們的協同動作才能完成。接著,該文又運用系統論的「優化控制論」、「決策論」、「資訊理論」的原理,對建立法制系統的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該文1987年收入由錢學森教授作序、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系統科學論著選》。1995年他又在其個人專著《經濟法——國家干預經濟的基本法律形式》一書中,提出了建立「經濟法治系統工程」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要運用系統論所揭示的整體性原則、互相聯系原則、有序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建立經濟法學科的結構體系。按照「整體性原則」建立的經濟法學體系不是被分割的體系,而是由各個部分所組成的其總體功能大於部分簡單相加的功能總和的有機整體;按照「互相聯系原則」建立的經濟法學體系,不是各種現象的孤立存在,而是一個互相聯系、互相依賴的整體;按照「有序性原則」建立的經濟法體系,不是一個現象之間的無規律雜亂無章的聯系,而是一個本質的、普遍的必然的聯系結構;按照「動態原則」建立的經濟法學體系,不是一個凝固不變的機械式體系,而是一個由體系內部多個要素之間通過對立和統一的運動而不斷變化並適應客觀需要的高級活動的動態體系;從而認為,經濟法學體系是由經濟法理論體系、經濟立法體系、經濟法律法規體系和經濟法實施體系所構成的相互聯系的、有序的、動態的有機整體。這就使經濟法學體系從狹隘的、孤立的、靜止的認識狀態中走了出來,而成為一個開放的體系。
大膽吸收西方法學流派中科學的法學研究方法
他始終堅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對於西方各個法學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方法,採取全盤拒絕和全盤否定都是不正確的。這是因為,法學研究方法與研究者的世界觀是緊密相關的,或者說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法學研究方法。就世界觀而言,無非是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與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區別;但是,就一個單個的法學研究者及其研究方法而言,兩種世界觀可能是涇渭分明的單獨存在,也可能兼而有之,在兼而有之中,又有主導和非主導之分,因此主張對西方法學派及其法學研究方法採取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辦法。凡是有利於解釋和樹立符合我國實際的法學研究方法,都可以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這是因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市場經濟已逾百年,他們積累的許多反映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法學研究方法、法學理論和法律實踐,已經成了人類共同的法律文化,沒有理由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部拒絕。但是,他又認為,我們的法學研究方法應當適應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要求,因為,西方法學流派的研究方法,不可能完全適應我國的國情,所以也不應當全盤接收。通過對西方法學各個流派研究方法的分析,他提出了在經濟法學研究中可以借鑒的方面主要有:借鑒自然法學派把法律與道德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方法,闡明我國經濟法的價值取向,以便把握經濟法應有的品格;借鑒實證主義法學派以法律為對象的研究方法,闡明「經濟法是這樣的法律」,以便把握經濟法的立法含義;借鑒非實證主義法學派不拘泥於只對現行法律進行研究的方法,闡明「經濟法應當是這樣的法律」,以便從更高層次上完善經濟立法;借鑒法社會學派對現實各種社會現象進行研究的方法,闡明現行經濟法律本身的局限,以便及時規范未曾規范的現實經濟關系;借鑒法經濟學派把法律與經濟有機結合起來的研究方法,闡明經濟法必須具備的經濟效應,以便使經濟法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最直接的力量;借鑒制度法學派把法律規范和社會現象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方法,闡明法律是一種制度性的事實,以便全面把握經濟法律制度的實質 。
遵循適合性與移植性、實證性與假設性相結合
他認為,所謂適合性是指經濟法的理論研究和經濟立法必須立足於中國土壤,符合我們黨在實踐中所形成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求。所謂移植性是指經濟法理論研究和經濟立法要善於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所創造的符合市場經濟普遍要求的經濟法理論和經濟立法實踐。所謂實證性是指通過對現實存在的經濟法律和法規的研究,闡明經濟法的共同的一般的定義、原則、特徵、功能及體系。所謂假設性是指經濟法的理論研究要從預測和完善的角度,闡述經濟法當具有的功能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