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在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在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發布時間: 2025-09-14 18:06:47

① 企業讓員工交風險押金是違法行為嗎會受到何種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和第把十四條分別規定了禁止收取員工押金和違法收取押金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明確要求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和各種形式的風險擔保金,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勞動法是不允許向勞動者收取押金的。
但是是不是單位收取押金一定是違法的呢?
如果單位出於管理經營,不收取押金可能影響到正常經營,是不是沒有任何辦法規避風險了呢?
雖然勞動合同法有上述的規定,並我們不能必然得出結論認為收取押金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我國的法律是復雜的,勞動合同法雖然禁止用人單位利用訂立勞動合同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以及各種形式的擔保,但是還有一些特殊的法律規定,具體的說是這樣: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後,根據本單位經營管理的需要,按照勞動者資源的原則可以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以及要求勞動者全員入股等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根據這個規定,如果貴單位商品貴重,需要向勞動者收取風險抵押金的,滿足下列條件,可以收取:
1、
經營的實際需要;
2、
勞動者本人自願;
3、
必須在勞動合同簽訂之後。

② 勞動法中有關工作服的規定

1、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向員工收取財物,違法了勞動合同法,應該返還收取的財物和費用。

3、所以工作服的費用不應該扣除,應該歸還給勞動者。

4、企業若不歸還,可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述。

(2)在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擴展閱讀

(1)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源於用人單位享有的生產指揮權,既然用人單位享有生產指揮權,所有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遵守。

(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勞動定額的權利。用人單位幫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後,就獲得了一定范圍勞動者的勞動使用權,並有權根據實際情況給勞動者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對於用人單位規定的合理的勞動定額,在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時,勞動者應當予以完成。

(3)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並根據勞動者勞動技能的考核結果安排其適合的工作崗位和獎金薪酬。

(4)制定勞動安全操作規程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利根據勞動法上勞動安全衛生標准,制定本單位的勞動保護制度,要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5)制定合法作息時間的權利。用人單位享有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和對員工工作時間的要求,合法安排勞動者作息時間的權利。

(6)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的權利。為了保證勞動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勞動紀律是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這是組織社會勞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准則,也是勞動者的職業要求。當然,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必須符合法律規范。

(7)其他權利。包括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平等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等。

參考資料

網路-勞動合同法

③ 服裝押金勞動法規定

法律分析:服裝押金規定如下:服裝費、培訓費、資料費等應列入公司正常的運營成本,公司產品、勞動工具、工作服裝等可要求職工離職後歸還,造成損失的也可要求賠償,但不能以此為由向職工收取押金。勞動關系和一般民事關系不同。民事協議的當事人一般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或者抵押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④ 公司收取入職費合法嗎

法律分析:是不合法的。公司無權向自己的職工要求在工作期間的任何押金,這是法律的規定。公司如果考慮到某種因素,而向員工收取押金,而員工因對自己的工作的一種長久的保障,可以交取適當的押金,這也是可以的。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押金或者擔保,另有約定從約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⑤ 勞動法第九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具體如下:
1、對於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的時候不能以任何的理由扣押勞動者的證件,同時也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向勞動者收取任何的財物;
2、而且在工作滿一年月的時間之內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訂立的內容如下:
1、勞動關系的建立。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2、用人單位的告知義務和勞動者的說明義務。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3、用人單位不得扣押勞動者證件和要求提供擔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4、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5、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時勞動報酬不明確的解決。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不得扣押勞動者證件和要求提供擔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迅枯橋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畝猛證件,敗搏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熱門冷門 發布:2025-09-14 20:11:32 瀏覽:398
欠薪按勞動法處罰程序 發布:2025-09-14 20:10:39 瀏覽:961
訴訟法一百五十六 發布:2025-09-14 20:09:37 瀏覽:175
蘇州吳江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9-14 19:55:41 瀏覽:869
中國刑法起源 發布:2025-09-14 19:28:36 瀏覽:660
我自願遵守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19:05:50 瀏覽:586
柳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4 19:02:22 瀏覽:385
公司的法律特徵是什麼 發布:2025-09-14 18:47:22 瀏覽:637
民法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5-09-14 18:34:48 瀏覽:557
刑法案撤案 發布:2025-09-14 18:27:44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