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2018勞動合同法公布了嗎

2018勞動合同法公布了嗎

發布時間: 2021-01-12 23:09:25

❶ 最新的勞動合同法是什麼時候出台的

1、《勞動法》是1995年1月1日實施的;

2、《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實施,2013年7月1日修訂了部分內容;

❷ 2018勞動法新規現在可以實行了嗎

《勞動法》是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2018年新修訂的法律條款將更加側重於勞動者權益維護的具體情形。
1、勞動者可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
2018年2月1日後,我國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即勞動者在退休或喪失勞動能力後可以選擇按月、分期或一次性領取的方式領取企業年金。
註: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余額可以作為勞動者的遺產來繼承。
2、增加對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處罰規定。
在我國,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項規定已被列為用人單位的強制性義務。2018年勞動法增加了對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的懲罰規定:
①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的,將對用人單位處以應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②對直接負責人和其他相關負責人處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③未繳納的社會保險,用人單位需要將其補足。
3、缺席扣除工資應當與缺席時間相對應。
以往用人單位的懲罰措施中總有一些不太公平的規定,比如,遲到半小時將扣除半天工資。2018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因缺席扣除的工資應當與勞動者缺席的時間相對應。例如,遲到1小時只能扣除1小時的工資。
4、明確的帶薪年假。
2018勞動法明確了勞動者可以享有的帶薪年假。
①工作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帶薪年假;
②工作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帶薪年假;
③工作滿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帶薪年假。
5、非自身原因導致離職的,勞動者可主張經濟補償金。
一般情況下,勞動者主動離職的,是不可以主張經濟賠償金的,但是如果是非自身原因導致的離職,那麼勞動者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①用人單位以威脅、欺詐的手段導致勞動者提出離職
有些非正規用人單位為了辭退勞動者就使用威脅、欺詐勞動者等手段使得勞動者主動提起離職,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依然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②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不合法導致勞動者提出離職
勞動者因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法而提出離職的,勞動者也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❸ 2018新勞動法辭退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版關系的權,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❹ 勞動合同法律法規

《勞動合同法》第復三十制七條 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直接走人而不通知單位會影響單位開立離職證明,有時候不好找下家。

❺ 2018新勞動法辭退補償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版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權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❻ 求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新勞動合同法的頒布時間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內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容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而制定的法律(參見該法第一條)。
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合同法共分8章98條,包括:總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依法治國政治論文 發布:2025-08-15 11:14:50 瀏覽:755
公司並購中涉及的法律問題 發布:2025-08-15 11:13:01 瀏覽:222
民法有哪些原則 發布:2025-08-15 11:07:47 瀏覽:748
殺豬擾民法律 發布:2025-08-15 10:52:08 瀏覽:894
華夏道儒法學 發布:2025-08-15 10:42:07 瀏覽:861
勞動法員工賠償 發布:2025-08-15 10:38:35 瀏覽:592
道德的缺點 發布:2025-08-15 10:29:59 瀏覽:425
伊春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0:22:08 瀏覽:852
下列對勞動法上勞動就業的理解正確的是 發布:2025-08-15 10:20:51 瀏覽:131
交通法規2019交通事故 發布:2025-08-15 10:12:08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