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孩子歸誰
㈠ 新的婚姻法中離婚規定孩子幾歲之前判給父親
在新的婚姻法中,對於兩歲以下的子女撫養權,一般情況下會判給母親,但若母親存在以下情況,孩子可能會隨父親生活:母親患有難以治癒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無法與孩子共同生活;母親有能力撫養但未盡撫養義務;其他不適合與母親共同生活的特殊情況。
雙方若能達成協議,且這種安排不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法院也會考慮讓兩歲以下的子女隨父親生活。對於兩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父母雙方都有可能爭取撫養權,法院會考慮多種因素,如一方是否已絕育、是否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其他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狀況等。
如果父母雙方撫養條件相似,但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願意幫助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更傾向於隨父母一方生活,具體隨哪一方則需綜合考量。
對於十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如果父母雙方就其撫養權發生爭執,法院會徵求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意願,以保障其最佳利益。
在考慮撫養權歸屬時,法院會優先考慮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安排,即便這種安排需要父母輪流撫養孩子,只要這對孩子有益,法院也會予以考慮。
㈡ 離婚孩子歸女方可以改姓嗎
離婚孩子歸女方撫養,一般不可以擅自改姓。以下是具體解釋:
1. 監護權未變:根據《新婚姻法》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方或母方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因此,父母雙方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具有的監護權仍然存在。
2. 改姓需雙方同意:由於父母雙方都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因此,在未徵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變更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會侵犯另一方的監護權。這種行為屬無效的民事行為。
3. 法律後果:如果一方擅自變更子女的姓名,另一方有權起訴到人民法院。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判令撤銷該變更行為,並責令恢復原有姓名。
綜上所述,離婚孩子歸女方撫養時,女方不能擅自改變孩子的姓氏,需要徵得另一方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