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讀後感大學生4000
❶ 求《契約精神》---汪中求 讀後感
德勝總監聶聖哲談《契約精神》(2009-12-23 22:53:48) 德勝總監聶聖哲談《契約精神》 聶聖哲,蘇州(德勝)洋樓有限公司總監(代行董事長職權)。該公司倡導「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理念,並通過一系列措施把這一理念真正貫徹到企業的管理實踐中去,把從農村招聘來的、朴實的農民工培養成為職業化的工人;同時,在公司內部建立了有效的誠信系統,成為中國第一家員工報銷費用不用審批的公司,被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樹立為精細化管理示範基地。反映該公司制度規范的《德勝員工手則》也成為財經管理類的暢銷書。 此次對話提問者為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明帥。 問:精細化管理專家、百萬暢銷書《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最近寫了一本新書《契約精神》,您對這本書和契約精神有什麼樣的看法? 聶:其實,我早就盼望著能夠有這么一本中國人寫的《契約精神》。作為我國細節管理的首倡者,汪中求老師來寫這本書更有意義。從本質上來講,契約精神具有社會活動及商業倫理的細節精髓,具體的來講,就是人與人之間,機構與機構之間,人與機構之間,認真履行成文的、不成文的各種契約,信守承諾,勇擔責任,對別人、對社會有一種永恆的負責態度,受人之託,終人之事……等等這些,都可以歸納到契約精神中來,就是每一個體的每一個行為的細節都充滿著對別的個體的在意(責任)和默契。我們國家雖然是一個文化古國,禮義之邦,遺憾的是,近一百年來,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與社會的進步相比,文化的發展總是慢半拍,甚至不止半拍。在我們准備搞市場經濟的那天起,就應該明白市場經濟的支撐是什麼?就是誠信,而誠信的本質就是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在西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的文化。西方人非常具有契約精神,尊重契約規則,注重契約精神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但在我們的社會中,卻缺少這種契約精神,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雖然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合同法,但合同法與契約精神是兩個概念。契約精神其實是對契約的一種敬畏,其作用甚至是遠遠地超出了道德對於人們的影響力和約束力。承諾或默許的事情就必須要兌現。如,我今天接受了某個職務,我就要盡職盡責,這其實就是契約精神。 現在社會,人們對於契約精神認識有一個非常大的盲區,就是僅僅視契約精神為按合同辦事,這其實是比較低級、或者說是初級的理解。契約精神當然包括這一內涵,但遠遠不止這些。 問:西方重視合同、契約,是不是他們的所有的行為都會落到文字上呢? 聶:我就舉舉美國的例子吧。在美國,中小企業的日常貿易一般很少簽合同,供貨方把貨發出,對方收到貨後就立即付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其本質就是契約精神。美國雖有大企業,更多的是小企業。而搞活市場的,一般是小企業。小企業每天有大量的小單貿易,不可能都簽合同。否則,每天要簽幾百個合同,怎麼可能?所以,一般都不用合同,發貨收錢,簡單快捷。如果業務都要簽合同,就會大大地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所以,契約精神雖然有文字的描述,但西方人實質上是血液里流淌的契約精神的文化。 問:看來大家都遵守契約精神,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那麼在西方是不是也會出現不遵守契約精神的行為和現象呢? 聶:是的,在美國也有不守信的騙子,但主要是在移民之間。美國本土也有,但很少。要知道,契約有顯性契約和隱性契約。所謂顯性契約,就是約定好的規則和條文要做到,而隱性契約就是沒有合同和約定的。例如,我是公司的老闆,請你來幫助我管理客戶,那麼你來為我工作,契約就發生了。你管理客戶應該像管理自己的事情那樣盡心盡力,而不是敷衍了事。做任何工作都要盡職盡責,這就是隱性契約,是契約精神的文化習慣。 如美國工人就業,中小企業一般是不簽訂合同的。一般試用期一到三個月,在你成為正式員工之後,有以下三情況時企業就可以辭退你:一是如果有兩個人證明你撒謊,那麼企業可以立即將你辭退。在美國,撒謊是頭等惡劣的事情,企業辭退撒謊的員工不須給任何補償。二是偷盜,只要發現一次即可解聘。三是有三次違規,即可解聘。所以,在美國,這種契約精神是公司、勞動者的權利和地位平等的有力保證。 所以,西方社會的運作,其實是在按照契約業精神和契約原則在運作。所以,我們談契約,要從文化層面來理解,而不能只從商業層面來理解,更不能僅僅把契約精神當成法律層面的事情。因此,我認為,我們把美國稱為基
❷ 《為權利而斗爭》讀後感
上大學後一直想讀一本關於法律的文章,可是又不知道到底哪一篇比較好。後來詢問學法律的朋友,其中一寫為我推薦了《為權利而斗爭》這篇文章。於是就讀了一番,讀後感慨頗多而且有了新的體會。
「有奇書讀勝觀花」,信然。這篇文章不僅思想的形式優美,而且收錄了《為權利而斗爭》、《契約的死亡》、《契約的再生》、《私法中的人》、《私人在法實現中的作用》、《合同損害賠償中的信賴利益》六篇名著。經典的力量是歷久彌新的,而融眾多經典於一爐,其濃墨重彩、酣暢淋漓便真的是「濃得化不開」了。不由的贊嘆我那個朋友的水平。因為這篇文章沒有像我想像中的法律書籍那樣枯燥無味,相反的大師的字字珠璣、精深論理、澎湃激情和嚴密邏輯讓我折服。總而言之這篇文章潛詞造句的精美,使人心曠神怡,未有研讀之苦;其嚴密的邏輯和精深的法理分析,又使人如醒醐灌頂,有豁然開朗之感。
老實說在剛開始讀這篇文章時我本覺得「為權利而斗爭」更象是一個空洞的發概念或口號,雖令人振奮,但終究是理想主義的,象是缺乏血肉的骨架。而誠如耶林所言,在經理了一件事後,我真正體會到了「為權利而斗爭」是怎樣令人激動而又沉甸甸的六個字。
舉個簡單的例子,記得以前看過新聞說是一個人為了2元錢的地鐵車票糾紛,歷時兩年花費2萬余元最終贏得了4院錢的雙倍罰款。當時只是覺得這人就是有病。但是在看完了《為權利而斗爭》一書後,我則明白了他的舉動的意義:他的行動,不只是停留在一個糾紛好事者(訴訟癖)即使實際上要支付高額代價還要向對方傾斜憤懣的沖動的層面上,而是源於一中受傷的法感情。訴訟和奮爭在這里已不是純粹的利益計算問題,而是為蒙受不法侵害而產生的倫理痛苦。「原告為保衛其權利免遭卑劣的蔑視而進行訴訟的目的,並不在於微不足道的標的物,而是為了主張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這一理想目的,與這一目的相比,訴訟帶來的一切犧牲和勞神對權利人而言,通通無足掛齒——目的補償了手段。」我真正體會了耶林要將「不得姑息不法」放在「不得為不法」之前的原因,對比他們,聯系人們普遍對惡勢力的妥協、對腐敗的「情有可原」、無法憤怒,我不能不感嘆我國國民性軟弱、息事寧人的一面,也希望能出現更多的像他那樣倔強地堅持原則、要討個說法的人。只是,有時棉隊那固執得不可理喻的當事人,我又要懷疑是否要給「為權利而斗爭」劃一個界限,起碼符合現行的合理的法的規定,適可為止,以免徒勞無功。因為有時,對權利的適當放棄,或許能帶來更好的後果。
人們對《為權利而斗爭》的贊賞似乎只停留在「為權利而斗爭」這一命題的提出,對於法感情和執法者的論述上,而未涉及耶林對德國當時法律缺陷的批評。而在我看來,這恰是讓我受益最大的部分。如果說前面耶林是在替權利人在較低層次上向權利侵害人開火,那在本書第六章《現代羅馬法與為權利而斗爭》中,耶林則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現行法,對其存在的兩個根本性的錯誤進行了強烈的抨擊。這種批判無疑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因為立法的失誤和缺陷無疑會給權利帶來更普遍、致命的傷害,對惡法的斗爭是「為權利而斗爭」的高級形態,是更根本的。「國家權利乃所以保護人民的權利,而今人民的權利感情反為國家權力所侵害,則人民將放棄法律途徑,這是事所必然!」
比如說,在證據上將非法等同於未經同意。證據的要求之一是合法性。我國司法解釋規定,未經對方當事人的同意非法錄制錄音錄像所取得的證據不能用。這里就將「非法」與「未經同意」劃了等號,認為只要未經同意就是非法的。但問題是,未經同意為什麼是非法的?除去少數侵害隱私權的情況,債權人為證實債權的存在而未經同意錄音錄像,既不會違法,又能證明案件事實,為何不能作為證據採用?如果在過去,法律出於對債務人這一弱者保護的考慮,將法律的天平想其傾斜,那麼,讓我們反思一下,在信用危機的現代中國社會里,究竟是債權人處於優勢,還是債務人處於優勢?從「借錢的是大爺,要債的是孫子」的俗語中看得一清二楚:如今的楊白勞已翻身做了主人,黃世仁則在借出錢後成了仰人鼻息的可憐蟲。所以,在債權處於優越地位的今天,如何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就成為立法的重點,合同法對債權人代位權、撤消權的規定即是明證。而訴訟法卻堅持「非法=未經同意」的立法,這無意是不利於對債權人的保護的。如果嚴格債權人借出錢時未打借條,又不能在事後以電話錄音等方式來證明,得不到法院的保護,那確實是債權人的災難,債務人的幸運了。這樣的規定,是對債務人的濫施寬容,是對債權人利益的公然漠視,會使債務人喪失對法律的信心,轉而自力救濟,由此導致犯罪。筆者就曾聽說過有個債權人因私自的錄音不被法院採信,追債不成,遂怒而僱傭黑社會的人綁架債務人,逼其寫下欠條,因此鋃鐺入獄的案例。這里就不能只怪債務人法律意識淡薄了吧,法律本身似也應檢討一下是否對債務人過於偏袒,而對債權人過分苛刻了?另外,有學者指出,該等式也是違背國際慣例的,是對「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誤解。該規則通常只適用於刑事審判,並不適用於民事訴訟中私人保全證據的行為。在西方,只要私人保全證據的行為未構成犯罪,取來的證據哪怕是具有非法因素也可以用。民訴採取「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不承認公民私自的錄音錄像是證據,就直接限制了當事人的舉證資源,當事人保全證據的權利縮小了,很多事實就無法證明,債權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護。
又如,我國民訴法對間接證據的運用規則較少研究,而實踐中這是經常要運用的,民訴中的見解證據運用規則的要求應該不象刑訴中要求的那樣嚴格,不需要形成一個不間斷的證據鏈,但要證明到何種程度?優勢證據規則到底應如何運用?不無疑問。這恰恰證明了民訴法研究中理論對司法實踐指導作用的缺失,是不應有的現象。另外,為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民訴對間接反證的運用、舉證責任的合理分擔以及財產保全、債權人代位權、撤消權的行使程序等,都還有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的必要。
所以正因為如此這般我們才應當學會運用法律,敢於「為權利而斗爭」。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種信念我們的法律就會更加完善,我們的國家也將更加強盛!
1872年3月11日耶林教授在維也納法律協會上發表了「為權利而斗爭」的演講,後來寫成了一本小書。就如這本書的題目一樣,作者號召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權利而斗爭,他主張斗爭是法權的事業。這本書不僅對於法律人和非法律人來說,都意義深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仔細閱讀。
斗爭不是法權的陌生人,斗爭是法權的手段。一切法權的獲得都必須通過斗爭,從對抗它的人手中奪取。通過人們堅持不懈的斗爭,人類歷史上的法已經歷了從奴隸製法到封建製法再到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的過程。作者認為「法是吞噬他自己孩子的撒旦,法只有通過與自己的過去決裂才能使自己變得年輕」。確實如此,人類歷史上法的發展和演變過程都離不開斗爭、角逐,甚至伴隨著更為暴力和血腥的場景。作者將法的誕生比喻成了人的誕生那樣,通常是伴隨著劇烈的分娩陣痛。有的人認為,為了自己的權利而斗爭,那應該考慮值不值得的問題純粹就是利益的問題。而在作者看來,利益並不是唯一應該考慮的因素。如果把利益看成了唯一的因素的話,那麼無利可圖或者進行斗爭所要花費的費用比斗爭得來的費用要高的話,那人們是不會去做的。可事實上我們知道,這是非常狹隘的說法。網路上出現過這么一則新聞:一張價值2.5元的火車票,在使用日期前一天到火車站退票時,火車站竟收取了2元的退票費。因認為火車站收取退票費額度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西北政法學院大三學生喇成霖將陝西西安鐵路分局客運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對方返還多收的1.5元退票費。也許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但我並不是要一一列舉,只是希望通過例子表明利益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權利而進行斗爭所應當考慮的唯一因素。在作者看來,為權利而斗爭已經上升為了人格問題,即為權利而斗爭是權利人對自己的義務。並且作者還主張權利是道德的自我維護的義務——徹頭徹尾的放棄此義務是道德的自殺。在我看來,為自己的權利進行斗爭確確實實是我們對自己的一種義務,如果我們都不願意為自己的權利進行斗爭的話,特別是在受到國家機關侵犯的時候,如果不反抗的話,那麼後果更有可能是我們無人權可言。現實中,我們看到,我們的權利人對自己的權利的保護意識不夠,對於在受到國家機關侵犯的時候,我們的權利人也不會去反抗,在他們的思維中蘊含了跟官斗永遠斗不贏的錯誤思想。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為權利而斗爭,只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去處事,那麼我敢肯定終有一天,我們的統治者會變的更加的專制。到時候我們想去主張權利那也成了一件天荒夜談的事情。作者把放棄個人權利比喻成某個人在戰場上逃逸,在多數人迎戰時,某個人的逃逸也許不會對戰局產生影響,但是當出現越來越多的人無心迎戰時,形勢就會變的越來越糟糕,抵抗的重擔落在了剩下的人頭上。這樣的戰爭最終一定會輸。同樣,為權利而斗爭也是一場共同的斗爭,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權利,助長敵人的膽量和氣焰,增強他們的力量,因為那樣會使得我們的擔子變的越來越重。和這個道理一樣,作者認為權利人主張權利同時還是一種對集體的義務。權利人行使和實現自己的權利是對自己的義務和使命,但如果他不實現的話,放棄的就不僅僅是他自身的利益,而是整個共同體的利益了。
國家可以為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開戰,如果單純就從利益的角度來權衡的話,那是不足夠的,戰爭所帶來的生靈塗炭以及給百姓帶來的種種破壞絕不是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抵價的,但是,我們仍然會為了我們自身的主權和尊嚴去抵抗。這個道理放在人們為了自身權利而奮爭是一樣的。但是事實上在實現我們為了自己的權利而進行奮爭的道路上,那是坎坷崎嶇的。比如說上訪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自由權,知情權等公民權利上。安元鼎事件徹底地說明了我們的訪民連權力申訴的機會也被剝奪了,雖然安元鼎最後也被扳倒了,但是我不認為一家安元鼎的倒下對於我們的訪民申訴自己的權利上有什麼意義,因為在其背後,還存在著無數的像安元鼎一樣的捕捉訪民的黑機構。說到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許這跟我們廣大人民群眾是最為密切相關的政治權利了吧,但是在落實上,這又無異於一紙空文。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江西省一上訪女工劉萍參選人大代表被拒絕事情,最初她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參選資格的,可是後來呢,那些支持她參選的人以及劉萍自己被約談了,之後又說劉萍不符合參選資格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數支持她了。最後,甚至被有關部門認為此次事件更是被外國反華勢力控制。不禁感嘆,我們的民主在哪裡,憲法和選舉法上的選舉權到底在哪裡?這也正正說明了我們的底層職工在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上得不到真正的保障,而只是把權利停留在紙上。再說說言論自由權,曾經看到一幅圖,畫的是一雙無形的雙手一手捂住了記者,一手捂住了律師。我們知道,這兩個職業在一個法治國家裡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事實上呢,我們的記者被捂住了嘴巴說不出話,我們的律師更被冠以更種罪名。最後說說知情權吧,無庸置疑,一個服務型的政府應該做到政府信息公開,讓我們的公眾有知情的權利。可不堪忍睹的是,中海油隱瞞多起漏油事故,更荒唐的辯稱其主觀上從未想隱瞞,最近的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在沒有給出事故原因的情況下辯稱為了更好的救人把車體掩埋。不僅如此,還把事故原因歸咎於雷公。在一味追求高發展,不顧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把生命看的如此之廉價的背後,卻連我們公眾的知情權也給剝奪了。這些具體權利都是與我們的公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為什麼我們的國家能夠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與外國進行斗爭,而剝奪我們去為了我們自己自身的權利奮爭的可能性。在官官相衛,官僚主義色彩濃厚的國家裡,「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可謂是做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深知,我們不能夠縱容我們自己放棄我們的權利,因為那同時也是我們的一份義務,雖然小小的力量或許不足以改變整個結局,但是在一件件奮爭的過程中,必定能夠感染更多的公眾提高自我權利的保護意識,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一創造性的一小步的跨出都有深刻的意義。不難想像,當我們的公眾的權利得到更好的落實的那一天,我們的國家能變的更加的有魄力,而這正體現在我們的公眾相信我們的國家這一前提上。
❸ 求一篇 工具 菲爾·史塔茲,巴瑞·麥克斯著 的 讀後感
【The Tools : 五大工具把問題變成勇氣、信心與創意】 作者: 菲爾.史塔茲(Phil Stutz), 巴瑞.麥可斯(Barry Michels)著; 王莉莉譯 出版項:台北市: 方智, 2012[民101] 索書號:177.2 5044c 2012 c.2 館藏地:3F中日文書庫 兩位資歷合計超過60年的心理治療師,發現了改變行為模式的突破性工具! ◎亞馬遜書店及《紐約時報》熱門暢銷書 5大工具,能即刻破解正在攻擊我們的負面想法! 5大工具,活出你心底真正渴望的人生! 生命中總是充斥著種種問題,讓你無法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比方說,許多書都在強調正面思考的力量,但你就是做不到,腦子里滿是擔憂(擔心工作、擔心小孩、擔心世界經濟),以及自我厭惡之類的負面想法。這些負面想法就像烏雲罩頂,於是,你被自己創造出來的這朵烏雲壓到彎腰駝背,再也接觸不到那代表正面事物的明亮陽光。 然而,本書提供的工具可以立刻擊退任何攻擊你的負面想法,沖破烏雲,重見陽光! 當然,你可以得到的幫助不只這一項,比方說: ◎如果你有逃避的習慣 ◎如果你有一些不太健康的人際關系 ◎如果你想克服害羞,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如果你想學會如何在怒火中燒時冷靜地為自己爭取權益 ◎如果你想控制上癮和沖動的行為 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解決之道。這五大工具很容易上手,學會之後,只花你3~5秒鍾就能使用,而且當下見效! 菲爾和巴瑞這兩位資深的心理治療師先後在執業過程中發現,過去他們所受的訓練無法真正幫人解決在生命中碰到的種種問題,因而研發了這套突破性工具。這五大工具是簡單卻強大的技巧,提供立即性的幫助,真正讓你採取行動,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改變人生! ◎聯合推薦 世紀奧美公關董事長/丁菱娟 藝術節資深策展人/李立亨 作家.導演/李鼎 奧美廣告董事總經理/唐心慧 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文化部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怡蓁 知名身心靈講師/賴佩霞 知名企業講師/謝文憲 ---------------------------------------------------- 作者簡介 菲爾.史塔茲(Phil Stutz) 畢業於紐約市立學院,然後在紐約大學取得醫學學位。曾在紐約的萊克斯島監獄擔任精神科醫師,接著在紐約開設私人診所。一九八二年,將診所遷到洛杉幾。 巴瑞.麥可斯(Barry Michels) 畢業於哈佛大學,然後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法律學位、在南加州大學取得社工碩士學位。一九八六年起,在洛杉幾開設心理治療診所。兩位作者已是好萊塢的「公開秘密」,擁有眾多奧斯卡得主級客戶。他們發展出來的工具讓一位兩年寫不出作品的編劇成功拿下生平第一座奧斯卡獎,也讓接受過治療的熱門影集《24反恐任務》製作人覺得效果好到要以作者之一為範本打造角色。 譯者簡介 王莉莉 台灣淡水人,台師大英語教學碩士。譯有《The Power力量》(方智出版),與人合譯的作品則有《失落的致富經典》(方智出版)、《和諧財富:吸引幸福與財富的秘密》(高寶出版),並與人合著《零阻力的黃金人生》(方智出版)一書。曾任中山女高與澳門科技大學英語教師。
〔工具〕隨文贈言:【從你成功那一天開始,你可能就已經是不成功了,因為你成功的只是在你原來設定的那個目標上,而不是終級目標。新的目標,不一定在你原來所走的路上。 —— 張瑞敏】
【上一頁】【下一頁】
把工具收藏起來以後再看!工具所屬欄目:〖全科知識 尚無數據〗
「工具」相關專題:感謝師恩 師恩難忘,師恩難忘作文 租房合同協議 預備黨員轉正思想匯報 高考分數線預測 合夥協議,合夥協議範本,合夥協議書 就業協議書 協議書,協議書範本 記一件難忘的事,記一件難忘的事作文 一件難忘的事作文 難忘的旅行難忘的一件事 勞動合同法 門面租賃合同 合同書 廠房租賃合同 商鋪租賃合同 商品房買賣合同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範本 勞務合同 租賃合同 商業策劃書 創業策劃書 品牌策劃 廣告策劃 婚慶策劃,婚慶策劃方案 項目實施方案 活動策劃,活動策劃方案 營銷策劃 影樓策劃,影樓策劃方案 標語,標語大全 承包合同範本 入黨介紹人發言稿 入黨介紹人意見,入黨介紹人意見範文大全 工作措施,工作措施範文大全 大學生自我評價,大學生自我評價範文 實習生評語 劇本,劇本範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後感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請柬,請柬範文,請柬模板,請柬格式,請柬怎麼寫 團課心得 安全教育心得體會,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大全 感謝有你,感謝有你作文,感謝有你老師 珍愛生命,珍愛生命作文,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油菜花作文,關於油菜花的作文,描寫油菜花的句子 我心中的春天,我心中的春天作文 英語學習計劃,英語學習計劃表,英語學習計劃書範文 個人學習計劃,個人學習計劃書,教師個人學習計劃 大學學習計劃,大學學習計劃書,大學生學習計劃範文 脫口秀台詞,脫口秀台詞大全,脫口秀台詞集錦 螳螂捕蟬,螳螂捕蟬閱讀答案,螳螂捕蟬文言文,螳螂捕蟬教案 三分鍾自我介紹,三分鍾自我介紹範文,3分鍾自我介紹 幽默的自我介紹 演講比賽策劃書,演講比賽主持詞,演講比賽活動方案,演講比賽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幼兒園教研計劃,幼兒園教研工作總結 專科學校排名,專科排名,全國各省市專科學校排名 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畢業生就業推薦表自我鑒定,畢業生就業推薦 望廬山瀑布,望廬山瀑布古詩,望廬山瀑布的詩意賞析 望天門山,望天門山古詩,望天門山李白,望天門山的詩意 孫權勸學,孫權勸學翻譯,孫權勸學教案,《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我的煩惱,我的煩惱作文,我的煩惱作文600字,500字 春天的畫,關於春天的畫,春天的畫作文 秋景,秋景作文,描寫秋景的作文 描寫春天的詩句,描寫春天的古詩,描寫春天的詩歌 描寫春天的句子,關於描寫春天的句子 描寫春天的作文,描寫春天景色的作文 議論文素材,議論文素材大全,高中議論文素材
❹ 《為了中國民法》讀後感
你可以寫這本書什麼地方寫的好,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受到了什麼啟發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