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婚姻法運動月是
⑴ 新婚姻法,分居幾個月,算是自動離婚
我國婚姻法上還不存在自動離婚的情形,離婚畢竟需要法定程序,須雙方去民政局協議離婚,回或者法院答判決離婚,有些夫妻常常認為分居兩年可以自動離婚,這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婚姻法規定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可以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這條規定。
⑵ 中國婚姻法
新舊婚姻法的差異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配偶權的規定
婚姻法中規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夫妻應當相互忠實,互相尊重』,是配偶權的內容。新增的「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差不多就是所謂的「包二奶」。配偶權的另一內容是「夫妻應當相互忠實,互相尊重」。這一要求的決定因素不僅是在生理方面,而且更主要的是精神、情感、心理、道德等方面。
二、禁止家庭暴力
為了使實施家庭暴力者得到應有的處罰,有效地遏制家庭暴力現象的發生,實現婚姻法的宗旨,新婚姻法進行了修改,把嚴懲家庭暴力作為重點之一,在婚姻法第3條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規定,並且在第五章第43 .45 .46條規定了相應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三、事實婚姻
考慮到生活中,有很多符合結婚條件的男女未辦理登記,僅舉行結婚儀式就視為結為合法夫妻。新法把符合雙方自願,達到法定婚齡並沒有血緣和精神上的問題,只是沒有登記的,規定要補辦登記,使他們走上合法婚姻的道路。
四、夫妻財產約定製
在新法有關夫妻財產的條文中,一是引入了「個人特有財產」的內容。以前只要一結婚,財產就算是雙方共有的了。經過一段時間,如果要離婚,也往往對半分,修正案第18條則明確規定了哪些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二是夫妻雙方可以書面約定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分配方式。
五、無效婚姻
目前全國存在著為數不少的違法婚姻,主要表現為早婚包辦買賣婚姻、重婚、弄虛作假騙取結婚登記等等,這些違法婚姻本應由法律宣布其無效並對違法當事人進行處罰。新法在第10 .11 .12條分別規定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幾種情形,條同時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這就意味著:一旦一宗婚姻被宣布無效或撤銷,當事人就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六、離婚條件
離婚是讓感情確已破裂的夫妻雙方脫離苦海,告別死亡婚姻的合法有效的途徑。修改後的婚姻法在尊重協議離婚的同時,仍然繼續沿用「感情確已破裂」這一離婚標准,此外還增加了基於這一標准而列舉的五種情形。
七、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新婚姻法專門增加了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這一章,對重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委會、村委會以及所在單位應該予以勸阻、調解;根據實際情況還可能給予行政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對於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以不法手段侵佔另一方財產的當事人,該章規定了少分或不分的原則,即使當時未發現,事後也可以向法院請求再次分割。而對於拒不執行法院裁決的,法院有強制執行的權力。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的增加,充分體現了新法保護社會貧弱者合法權益的原則,使前四章規定的權利義務的落實有了可靠的保障。
⑶ 我國新婚姻法是幾年幾月開始實行的
中華人民共復和國制婚姻法[失效] 1950.04.13發布/1950.04.13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80) 已被修訂/1980.09.10發布/1981.01.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現行有效/2001.04.28發布/1981.01.01實施
⑷ 內蒙古自治區和當時的綏遠省人民政府為貫徹《婚姻法》採取的方法有哪些
內蒙古自治區和當時的綏遠省人民政府早在1953年1月,就分別成立了貫徹《婚姻法》運動委員會,並且決定把3月做為貫徹《婚姻法》的運動月。
⑸ 現行婚姻法是什麼時間頒布實施的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1980年9月10日發布,從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後回在2001被修改,修正後答的婚姻法於2001年4月28日公布並施行。
後最高人民法院又對婚姻法做出了三次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自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⑹ 婚姻家庭繼承法,單選題,
1、A
2、B
3、A
4、C
5、B
6、A
7、D
8、A
9、A
10、D
11、D
12、C
13、A
⑺ 中國婚姻家庭及其變遷的提綱
一、 近50年中國婚姻家庭政策的變遷
1、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後期——第一部《婚姻法》出台及其貫徹執行
2、19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20年——第二部《婚姻法》與相關政策法規的頒布
3、新世紀以來的近5年——《婚姻法》修正案與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
二、婚姻家庭政策變遷對女性的影響
1、女性的家庭和社會地位得到跨越式提升
2、女性的特殊需求和特殊利益適時得到特殊保護
2、女性主體意識不斷增強,由依賴走向自立 1950年4月,毛澤東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並於1950年5月1日起頒布施行。這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法律。這部婚姻法共計8章27條,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附則等章節。它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則是:「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家庭制度。」這些原則也構成了新中國婚姻家庭政策的基本內容。
婚姻法頒布後,中央政府通過大規模的宣傳教育和各種行政手段,推動婚姻法的貫徹實施。1950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保證執行婚姻法給全黨的通知》,要求全黨同志應認真學習婚姻法,保證予以正確執行。從1950年到1952年,政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等有關部門都曾多次發出貫徹婚姻法、檢查婚姻法執行情況的通知。1953年3月被中共中央和政務院確定為貫徹婚姻法運動月。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領導下,全國各地都成立了貫徹婚姻法運動委員會,向廣大群眾進行了有關婚姻法的宣傳,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1955年6月,《婚姻登記辦法》公布,確立了以婚姻登記為中心的婚姻管理制度。
在1951年國家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條例》中,除了明確規定男女同工同酬外,還規定女工在產前產後休假56天,工資由單位照發。同年發布的《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堅決保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反對歧視迫害婦女的通知》指出,要辦好托兒所和各種婦幼保健事業,以減輕婦女的家務負擔,使她們更好地投入社會生產。國家出台的這一系列政策考慮到了婦女特殊的生理需求,為婦女參加社會工作、與男性獲得平等的社會地位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政策法律的頒布和實施,為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婚姻家庭領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已有的婚姻家庭政策已經不能完全適應變化了的社會需求,70年代末,適當調整婚姻家庭政策提到了國家的議事日程。
1980年9月10日,經過修訂,第二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在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通過,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80年通過的第二部婚姻法,與1950年的婚姻法相比較,主要修改之處為:1、對基本原則的補充,即在重申原《婚姻法》各項原則的同時,增加了保護老人合法權益和實行計劃生育的規定;2、對結婚條件的修改;3、擴大了家庭關系的法律調整;4、對離婚條款的增補;5、增加了對違反婚姻法的行為人依法制裁和強制執行的條款和有關婚姻家庭案件執行的規定。
新婚姻法頒布後,國務院於1980年12月發出《關於認真貫徹執行新婚姻法》的通知,又於1981年12月發出《關於進一步宣傳貫徹婚姻法的通知》。政府和婦聯等系統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攻勢,形成了強大的社會輿論,推動了婚姻法的貫徹執行。
在這段時期,國家不斷出台有關婚姻家庭的法律法規,它們既是對1980年婚姻法的補充完善,也是新時期我國婚姻家庭政策的新發展。主要有:
198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了繼承權男女平等。
1992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而詳細地規定了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1994年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採取措施,加強母嬰保健工作,提高醫療保健服務水平。
1995年,頒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1995-2000)》。
199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1980年11月,民政部經國務院批准頒布了新的婚姻登記辦法。1986年3月,民政部又重新修正頒布了《婚姻登記辦法》,明確了婚姻登記機關的執法地位,確定了婚姻登記檔案管理和出證制度等。199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發布了《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具體規定了婚姻登記管理機關的職責等。
1983年3月和8月,民政部相繼頒布了《華僑同國內公民、港澳同胞同內地公民之間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和《中國公民同外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
1989年先後出台了《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
1993年出台了《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對離婚後的若干問題提出了明確規定。
1999年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以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權利。
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和1991年頒布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監護制度作了簡要的規定。
⑻ 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的《關於貫徹〈婚姻法〉的指示》內容是什麼
1953年2月,中央抄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關於貫徹〈婚姻法〉的指示》指出:全國各地,除少數民族地區及尚未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區外,無論城市或鄉村,均應以1953年3月做為宣傳貫徹《婚姻法》的運動月。在這個月內,必須充分發動男女群眾,特別是婦女群眾,展開一個聲勢浩大、規模壯闊的群眾運動,務使《婚姻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發生移風易俗的偉大作用。
⑼ 《軍隊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關於軍隊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暫行規定
(1980年12月29日)
各總部、各軍區、各軍兵種、國際科委、國防工辦、軍事科學院、軍委直屬各院校政治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並決定自198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這個婚姻法,是我國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是關繫到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貫徹實施,對於切實保障公民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權益、家庭的和睦和個人的幸福,以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各級黨組織和政治機關必須認真在部隊中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教育,加強對全體指戰員婚姻問題的管理,提倡婚姻家庭關繫上的社會主義新風尚,反對封建的、資本主義的歪風邪氣,打擊虐待殘害婦女和老人的違法行為,增強守法觀念,保證新婚姻法在軍隊中的順利實施。
我軍擔負著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光榮使命,為純潔和鞏固部隊,提高我軍戰鬥力,增強軍政、軍民團結,現對軍隊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如下暫行規定:
一、關於結婚年齡問題。
新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軍隊亦應按照這一規定執行。但是,法定婚齡是結婚的最低年齡,即不到這個年齡不得結婚,而不是到了這個年齡就一定要結婚。因此,要教育未婚的幹部、戰士和職工,積極響應黨和政府關於晚婚的號召,不要過早地戀愛結婚。
現役軍人結婚後,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大力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
二、關於幹部的配偶條件及結婚問題
軍隊幹部選擇的配偶,必須是歷史清楚、思想進步、政治可靠、作風正派、沒有嚴重傳染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禁止與反革命、壞分子結婚。一般不得同反革命、壞分子的直系親屬,或在外國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從事反革命活動的人的親屬結婚;如對方本人歷史清楚,政治上確無問題,現實表現好,亦可酌情允許其結婚。機要人員的配偶,應該歷史清楚,思想進步、政治可靠、無復雜社會關系和海外關系。
幹部建立戀愛關系後,要主動向黨組織報告,由黨組織和政治機關對其戀愛對象作必要的政治審查。關於向地方政府調查和索取有關幹部戀愛對象證明材料的問題,按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公安部、軍委總政治部1979年2月20日《關於調查證明材料的規定》第一條第一、三項精神辦理。
學員在校學習期間,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得結婚。對艦艇人員、空勤人員和從事國防尖端核心機密工作的人員的婚姻問題,海軍、空軍、國防科委和二炮政治部可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必要的補充規定,並報總政治部備案。
三、關於戰士、職工的戀愛結婚問題。
為了加強戰備,搞好軍民關系,戰士一律不得在部隊內部和駐地找對象。志願兵原則上也不得在部隊內部和駐地找對象,但對個別回原籍找對象確有困難的孤兒、因公致傷致殘的人員,提出在部隊內部或駐地找對象時,可作為特殊情況處理,由軍(獨立師)以上政治機關審查批准。
戰士在未報滿現役期間不準結婚。超期服役的戰士和志願兵提出結婚,可准其利用探親假期間回原籍結婚。凡決定要復員的超期服役的戰士,如提出在復員前結婚,應盡量給予安排。
軍隊職工的婚姻問題,按地方政府的有關規定辦理。
四、現役軍隊一律不準與外國人或居住在香港、澳門的人員結婚。漢族軍人要求與習慣上不同漢族通婚的少數民族公民通婚,一般應說服雙方放棄此種婚姻;如雙方態度堅決,在取得少數民族一方家長的贊同,並尊重和不違反少數民族婚姻習慣的情況下,也可允許結婚。
五、軍隊營以下幹部申請結婚,由團級政治機關審查同意;團以上幹部申請結婚,由上一級政治機關審查同意。然後,由所在單位的團以上政治機關出具本人出生年月、民族和婚姻狀況的證明,到地方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超期服役的戰士和志願兵申請結婚,一般應由所在單位的團以上政治機關出具本人出生年月、民族和婚姻狀況的證明,方可到地方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有的超期服役戰士和志願兵在探親期間找到對象,申請結婚者,如來不及到原部隊開具證明時,可由當地縣、市、市轄區人民武裝部出具有關證明,到地方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凡離過婚的申請再申請時,還須持離婚證件。
六、現役軍人提出離婚,應持嚴肅慎重的態度,要不違反法令,不敗壞道德。申請離婚者須經所在單位團以上政治機關同意,並出具證明,方可到地方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離婚、或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本規定自1981年1月1日起執行,凡過去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各單位貫徹執行新婚姻法和本規定的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望及時報告總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