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海外投資保險國際經濟法

海外投資保險國際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5-09-24 16:12:37

Ⅰ 美國1936年海上貨物運輸法屬於國際經濟法

屬於。國際經法是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私法方面,包括貨物買賣、運輸、契約的法律,保險法,公司法和海商法。國際貨物買賣法、海上貨物運輸及保險法律制度、信用證機制、對外貿易法、WTO 法、三資企業法、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國際投資爭端解決都屬於國際經法。

Ⅱ 請問誰知道「卡沃爾條款」是什麼啊 主要是什麼內容呢 謝謝了啊。

卡沃爾條款 即 卡沃爾主義
主要是內容 可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淺析我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立法模式選擇

通過外交保護來行使代位權相比通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來行使代位權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外交保護權只有存在投資者在東道國受到不法侵害或不公正待遇時,東道國不提供救濟或救濟不合理時,投資者要求母國通過外交途徑對其進行保護。但實踐中外交權的行使是相當瑣碎復雜的。在國際慣例中,國家代表投資者通過外交途徑向東道國求償,要受到嚴格的條件(用盡當地救濟原則、國際持續原則)制約。除非投資者得不到東道國合理的司法行政救濟,否則外交保護權利是不可以行使的。同時,要求投資者受侵害期間或提出外交保護時屬於被請求國國民。可見如果不符合「用盡當地救濟原則」「國籍持續原則」,便會使海外投資保險制度中的代位權的實現受到阻礙。除此之外,「卡沃爾主義」被拉美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認可,投資者只有在放棄外交保護的前提下,才可以在東道國投資。目的在於防止發達國家濫用外交權以此損害東道國的國家利益。我國目前海外投資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在這種單邊模式下,通過外交途徑來實現代位權是相當困難的。
雙邊模式可以快捷地解決投資爭議。從對海外投資者提供的保護的實際效果來看,雙邊保護模式能跟有效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濰坊學院教師王春燕認為,投資者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不僅要看投資者的損失能否及時得到賠償,更要看賠償後投資者能否盡快擺脫與東道國的投資糾紛。效率對於海外投資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而在單邊模式下,投資者只能在用盡當地救濟之後,才可以向母國尋求外交保護,此過程耗費時間和精力使整個運作過程效率低下。而雙邊模式下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可以使投資者及時得到賠償,盡快脫離糾紛,把精力盡快地投入到建設投資項目中去。及時得到賠償、盡快解決糾紛是投資者投保的真正目的,捲入無休止的繁瑣的政治紛爭絕非投資者所願。所以,雙邊模式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能使經濟糾紛通過商業化途徑解決,避免了國際經濟糾紛的政治化。
雙邊模式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可以降低政治風險的可能性。雙邊模式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不僅有「防患於未然」的功能,也有「補救於已然」的功能。在單邊模式的保險制度下,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沒有訂立了雙邊投資保護協議,東道國的政治風險活動不受協議約束,同時對投資國沒有保障對方投資安全的義務。這就造成了在東道國製造有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時就可以肆無忌憚無所顧忌。尤其是在某些發展中國家,事後利用「卡沃爾條款」來拒絕投資母國的外交保護。而目前,我國的大部分的海外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相對政局動盪、法律不健全,採用單邊模式風險太大。而雙邊模式與單邊模式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投資母國與東道國訂立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兩國之間的關系由具有平等地位的主權國家關系,轉化為東道國對投資母國具有保護其投資安全的國際義務的關系。在東道國違約時就不得不顧及由違約導致的國家責任。在製造政治風險時就會有所考慮,從客觀上降低了海外投資的政治風險。
用雙邊模式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符合我國國情,有利於經濟的長遠發展。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模式確立,應由我國的現實國情和投資發展的現狀來決定。即根據國情需要,如何最大程度上維護好國家利益是選擇投資保險制度模式的根本標准。雙邊模式最大的缺陷在於使投資東道國的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這個缺陷與投資母國代位權的順利實現相比,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整體水平比較弱,還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海外投資的規模、質量、效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還是資金不足,所以引進外資和國際融資一直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的主旋律。目前,國家也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走出去」,但是國家的政策只是鼓勵、支持,不是大力提倡。我國的海外投資還處於初級階段,發展還不成熟完善,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引導。而雙邊模式的保險制度,可以通過對投資項目的審批,引導投資者的投資方向。向與我國訂立雙邊保護協定的國家投資,這樣的國家一般與我國的關系比較友好,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發展相對穩定完善,在這樣的東道國投資會更有利於海外投資事業的發展。對海外投資的引導調控作用是單邊模式的保險制度所不具備的。
雙邊模式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對我國海外投資保險事業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根據國際慣例,海外投資保險都是由國家財政支持,一旦代位權無法實現,就等於用國家財政補貼私人海外投資的由政治風險帶來的損失。這對於海外投資保險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對海外投資事業的長遠發展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海外投資保險制度與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相輔相成,不可分而治之。國內法層面上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需要國際法層面上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支持。國際法層面上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具有「防患於未然的作用」,而國內法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可以「補救損失於已然」,兩個功能相互補充、相互作用,從而防範風險的發生,補救風險帶來的損失,促進我國海外投資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與世界100多個國家訂立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其中已經包括了我國海外投資的相對集中的20多個國家,其中絕大多數條款都規定了「代位權」,而且目前簽約國的范圍還在不斷擴大。這樣從簽約的數量和范圍上看基本能滿足我國海外投資處於初級階段的發展要求。
綜上所述,雙邊模式順利的解決了海外投資保險制度中最核心最關鍵的代位權問題,具有單邊模式不可比擬的優勢,根據我國國情,雙邊模式的海外投資保險制度的建立對海外投資的長遠發展都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余勁松.國際投資法.法律出版社,1997.
王傳麗.國際經濟法.高教出版社,2005:367.
王春燕.我國海外投資保險的法律模式研究.湖北法學,2007,(02).
孫曉暉.借鑒外國經驗,構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信用保證制度的設想.財經研究,2001,(3).
吳智.建立我國海外投資保險制度體系的法律思考.現代法學,2002,10.
閔森.調整與完善我國的海外投資.國際貿易,1996,(5).

Ⅲ 國際經濟法:保護國際投資的國際公約是哪4個

保護國際投資的國際投資法體系不止四個公約,它是由調整國際投資關系的國內內法規范和國容際法規范綜合形成的一個法律體系,由5個方面構成.
一是資本輸出國關於外國投資的法律規范.
二是資本輸出國關於對外投資的法律規范.
三是資本輸出國與輸入國間的雙邊投資協議.
四是國際投資的多邊條約.主要包括:<<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間投資爭端公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以及世界貿易組織體系下的<<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服務貿易總協議>>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等.
五是國際慣例.

熱點內容
青少年法律知識普及的照片 發布:2025-09-24 20:14:13 瀏覽:667
城市市容衛生條例 發布:2025-09-24 20:13:23 瀏覽:256
勞動法第14條規定 發布:2025-09-24 20:05:13 瀏覽:987
商法0056 發布:2025-09-24 19:59:13 瀏覽:366
公民可以開法律服務公司嗎 發布:2025-09-24 19:53:23 瀏覽:983
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信用證的種類 發布:2025-09-24 19:53:22 瀏覽:230
內鄉縣人民法 發布:2025-09-24 19:36:38 瀏覽:391
沈陽市鐵西法院 發布:2025-09-24 19:28:15 瀏覽:977
行政法關於新法舊法適用問題 發布:2025-09-24 19:23:05 瀏覽:857
法院林中門 發布:2025-09-24 18:49:12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