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法知識點歸納2020
A. 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新增點:《經濟法》第六章
【導讀】對於財會方面的的考試,每年基本都會發生變化的,而這些變化的點往往就是出題人的出題點,有的是修改的內容,有的是增加的內容,當然刪除的內容就不需要關注了,重點關注的就是修改和增加的內容,當然不同章節或多或少都會有變化,所以需要我們按章節進行分析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新增點:《經濟法》第六章。
1.稅率:13%、9%、6%三檔。
2.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行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以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可以自願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自行開具(其他個人除外),選擇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稅務機關不再為其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3.購進的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4.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額的處理
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如取得,應按票據註明的稅額確定進項稅額),暫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進項稅額:
(1)取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為發票上註明的稅額。
(2)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計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3)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的,計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4)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計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提示】所稱「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限於與本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員工,以及本單位作為用工單位接受的勞務派遣員工發生的國內旅客運輸服務。
【說明】這次初級考這個點考了無數遍,考得無比細。
5.加計抵減
(1)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2)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5%,抵減應納稅額。
【提示1】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取得的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提示2】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1)自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按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抵減10%;(2)自2019年10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加計抵減15%。
【提示3】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
6.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
(1)自2019年4月1日起,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①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6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6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
②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③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④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2次及以上的;
⑤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的。
【提示1】「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提示2】納稅人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
【提示3】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免抵退稅辦法的,辦理免抵退稅後,仍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退還留抵稅額;適用免退稅辦法的,相關進項稅額不得用於退還留抵稅額。
【提示4】納稅人取得退還的留抵稅額後,應相應調減當期留抵稅額。
(2)自2019年6月1日起,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部分先進製造業納稅人,可以自2019年7月及以後納稅申報期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①增量留抵稅額大於零;
②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③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
④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2次及以上;
⑤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後返(退)政策。
7.小規模納稅人的相關免稅規定
(1)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免徵增值稅。
(2)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後未超過10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免徵增值稅。
8.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金融機構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小額貸款、小額貸款公司農戶小額貸款免徵增值稅。
9.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免徵增值稅。
10.將承包地流轉給農業生產者用於農業生產免徵增值稅。
11.農村電網維護費免徵增值稅。
1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免徵增值稅。
13.生產銷售有機肥、農膜免徵增值稅。
14.批發零售種子、種苗、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
15.2020年12月31日前,企業集團內單位(含企業集團)之間的資金無償借貸行為免徵增值稅。
16.對贊助企業及參與贊助的下屬機構根據贊助協議及補充贊助協議向北京冬奧組委免費提供的,與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測試賽有關的服務,免徵增值稅。
以上就是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新增點,是關於《經濟法》第六章的相關內容,至於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怎麼考,其實還是需要大家進行合理規劃,才能保證一定的復習效果,所以我們需要抓緊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認真進行復習工作。
B. 票據的特徵-2020年中級會計經濟法考試知識點
票據的特徵
1.票據是“完全有價證券”——票據與其所表示的權利不可分割。
將票據金額的一部分轉讓的背書或者將票據金額分別轉讓給兩人以上的背書無效。
能夠行使付款請求權的當事人,包括票據記載的收款人和最後的被背書人,能夠行使追索權的當事人除了票據記載的收款人以及最後的被背書人外,還包括代為清償票據債務的保證人和背書人。
2.票據是“文義證券”
保證人未在票據或者粘單上記載“保證”字樣,而另行簽訂保證合同或者保證條款的,不屬於票據保證。
出質人未在匯票、粘單上記載“質押”字樣,而另行簽訂質押合同、質押條款的,不構成票據質押。
3.票據是“無因證券”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時,應當審查票據背書的連續,並審查提示付款人合法身份證或有效證件。
4.票據是“設權證券”
5.票據是“金錢債權證券”
6.票據是“要式證券”
單位、個人和銀行辦理支付結算,必須使用按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印製的票據憑證和結算憑證。未使用按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印製的票據,票據無效,未使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格式的結算憑證,銀行不予受理。
7.票據是“流通證券”
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背書人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票據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據的,依法舉證,證明其票據權利。
2020中級會計考試大綱匯總 | 中級會計模考大賽
C. 2020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主觀題答題技巧
【導讀】相信大家現在正在緊張的備考2020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為了幫助大家取得更好的名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0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主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2020年中期會計經濟法的主觀題有什麼
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經濟法》的科目類型已經公布,包括以下內容:單選題、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和綜合題。其中,主觀問題包括:簡答題和綜合題。
二、中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各題的解題技巧
中級會計考試有多種題型,每種題型都有自己的解題方法。有效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提高答案的准確性。每個科目的具體問題解決技巧如下:
多項選擇題:關注考試,找到考試的重點,避免被錯誤的選擇所誤導。如果你遇到一個你不能解決的問題,你應該使用猜測和排除的方法,但是不要建議空相反,你可以根據你的第一直覺選擇一個,標記好它,回答整個問題,然後思考它。
選擇題:選擇題的分數相對嚴格。考生應注意試題的考查,適當使用排除法。建議你不要選擇模稜兩可的選項來避免多重選擇。
真假:要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是否採用倒推系統。如果答案是錯誤的,應採用倒推制度。建議在考試中採用「謹慎」原則。
簡答題:簡答題不夠全面,也是評分的重要問題。考生可能無法記住文章中的每個單詞,但他們必須正確回答核心單詞,並確保給出的答案邏輯清晰。
綜合問題:它與熱點密切相關,具有很高的橫斷面調查可能性。它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和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兩者都需要長期積累的准備。回答問題時,最好列出回答問題的步驟,簡明、全面、清晰。
三、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中級會計實務、中級會計「經濟法」和中級會計「財務管理」。根據《財政部關於2020年全國會計專業技術高級資格考試考試時間表及相關事項的通知》,參加中級會計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兩年的考試中全部合格,才能獲得中級會計資格證書。
考試范圍: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以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大綱為依據,考試內容不得超出考試大綱的范圍。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2020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主觀題答題技巧」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關於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各科目復習建議,關注小編,持續更新。
D. 每股收益分析法-2020年中級會計經濟法考試知識點
每股收益分析法
指標:息稅前利潤平衡點
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的凈利潤 ÷ 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決策原則:
(1)對負債籌資方式和權益籌資方式比較:
如果預期的息稅前利潤大於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則運用負債籌資方式;
如果預期的息稅前利潤小於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則運用權益籌資方式。
(2)對於組合籌資方式進行比較時,需要畫圖進行分析。
小姑(股)大寨(債) /小姑娘學大寨
【解釋】當預計或實際息稅前利潤小於無差別點,選擇股權籌資;大於無差別點,選擇債務籌資。
【例題】光華公司目前的資本結構為:總資本1000萬元,其中債務資金400萬元(年利息40萬元),普通股資本600萬元(600萬股,面值1元,市價5元)。企業由於擴大經營規模,需要追加籌資800萬元,所得稅稅率20%,不考慮籌資費用。有三種籌資方案:
甲方案:增發普通股200萬股,每股發行價3元;同時向銀行借款200萬元,利率保持原來的10%。(這屬於組合籌資既有股權籌資又有債權籌資)
乙方案:增發普通股100萬股,每股發行價3元;同時溢價發行500萬元面值為3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15%。
丙方案:不增發普通股,溢價發行600萬元面值為4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15%;由於受債券發行數額的限制,需要補充向銀行借款200萬元,利率為10%。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對三種籌資方案進行選擇。
【答案】
甲方案:每股收益=(EBIT-40-200×10%)×(1-20%)÷(600+200)
乙方案:每股收益=(EBIT-40-300×15%)×(1-20%)÷(600+100)
丙方案:每股收益=(EBIT-40-400×15%-200×10%)×(1-20%)÷600
甲乙方案比較:解之得:EBIT=260(萬元)
乙丙方案比較:解之得:EBIT=330(萬元)
甲丙方案比較:解之得:EBIT=300(萬元)
甲方案:每股收益=(EBIT-40-200×10%)×(1-20%)÷(600+200)=0
即:當每股收益等於0時,計算可得息稅前利潤等於60
由於甲乙方案比較:解之得:EBIT=260(萬元)
將息稅前利潤等於260萬元帶入,計算可得每股收益等於0.2
每股收益=(260-40-200×10%)×(1-20%)÷(600+200)= 0.2
E. 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知識點: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基本概念與特徵
法律行為分類
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
【所屬章節】
第一章總論
【知識點】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民事法律行為概述
1.基本概念與特徵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①以設立、變更、終止權利義務為目的。
②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提示】建造房屋、拾得遺失物缺乏意思表示要素,不屬於民事法律行,屬於事實行為。
2.法律行為分類(包括但不限於)
(1)單方法律行為和雙(多)方法律行為
①單方法律行為,是指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無需他方的同意)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債務的免除、委悉孫托代理的撤銷、無權代理的追認等。
②訂立合同是常見的雙方法律行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公司決議是多方法律行為。
(2)要式法律行為和非要式法律行為
①要式法律行為: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等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②非要式法睜信鏈律行為:如買賣合同。
3.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
法律行為的成立是法律行為生效的前提,但是,已成立的法律行為不一定必然發生法律效力,只有具備一定生效要件的法律行為,才能產生預期的法律效果。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坦彎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
F. 2020年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法條匯總
眾所周知,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不僅考察我們的基礎知識,辦公能力還考驗我們應試的心理,距離2020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僅剩5天的備考時間了,可以說復習備考的時間非常的緊張,那麼如何在這最後一周與其他考生拉開距離,如何在這最後一周的備考時間高效復習鞏固好自己之前的備考內容,老人常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在這最後的備考時間里,才是真正考驗各位考生的時候,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的進行復習備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0年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法條匯總,希望對正在備考的你有所幫助。
具體如下:
2020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必背法條(1-10)
2020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必背法條(11-20)
2020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必背法條(21-30)
2020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必背法條(31-40)
2020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必背法條(41-50)
2020中級經濟法核心考點:必背法條(51-56)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送的關於2020年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法條匯總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所謂不做不打無准備之仗,希望各位大家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考前做好准備,下足功夫不要憑空想像的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
G. 2020年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知識點:合夥企業的概念與分類
【 #會計職稱考試# 導語】把工作當事業,把備考當工作考核,認真,是一種態度,這樣便不愁拿證了。 會計職稱考試頻道。祝大家備考順利!
【內容導航】
合夥企業的概念
合夥企業的分類
特殊賣仔的普通合夥企業
【知識點】合夥企業的概念與分類
合夥企業的概念與分類
1.合夥企業的概念
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2.合夥企業的分類
(1)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3.特殊的普通合夥扒猛企業
(1)以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為客戶提供有償服務的專業服務機構,可以設立為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
(2)一個合夥人或者數個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夥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春配橋限連帶責任,其他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
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夥企業債務以及合夥企業的其他債務,由全體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