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怎樣判斷經濟法主體

怎樣判斷經濟法主體

發布時間: 2021-01-13 01:25:28

經濟法 判斷題2

1、錯
2、對
3、錯。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
4、錯。出專資證明書與股票不屬同,股票是可流通的有價證券,而出資證明書則為不流通的有價證券或者是稱為流通受到嚴格限制的有價證券。
5、對
6、對
7、錯。發明人或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設計人。
8、錯。人身和財產不受損害
9、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降價銷售不是為了侵害他人的利益,僅僅是為了符合經濟規律,這是法律允許的。其中就包括銷售鮮活商品。
10、對。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

❷ 判斷題 經濟法的主體之間不存在差異

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形式:民事責任形式、刑事責任形式、行政責任形式。經濟法的法律責任是指在國家干預和調控社會經濟過程中因主體違反經濟法律、法規而依法應強制承擔的否定性、單向性、因果性經濟義務。 經濟法責任是由經濟法律法規所確認的各種責任形式的總稱。經濟法責任具有以下特徵: 1. 責任目的的社會整體利益性。經濟法律責任的社會整體利益性是經濟法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在經濟法責任制度上的反映,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不受侵犯是經濟法責任的第一目的,是經濟法作為社會法的客觀要求。2. 歸責原則的公平性。在過錯、無過錯和公平歸責的選擇中,經濟法選擇了以公平歸責為重心的歸責原則。區別於民法行政法側重於過錯歸責和無過錯歸責的作法,體現了歸責原則的公平性特徵。它是經濟法追求經濟公平的反映。3. 政府責任的突出性。政府作為調制主體,是與調制受體相對的一方經濟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的經濟法價值理念要求我們,要重視政府主體在履行調控或規制職能時對個體、群體、集體。國家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後果,凸顯政府責任。4. 經濟法責任具有明顯的不對等性和不均衡性。經濟法責任以社會整體利益、社會責任為本位,改變了原來法律責任中權利與義務對等,責任與義務對等性。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責任往往是單向義務,不存在對等性。5. 責任形式的多樣性。基於此,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應該是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責任在內的綜合責任形式。

❸ (判斷題)會計主體是一個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一個獨立的法律個體

錯誤。

解題過程:會計主體是指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單位,一個會計主體是一版個獨立的經濟權實體。

法律主體可以是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企業作為一個會計主體,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會計主體定義: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一般來說,凡擁有獨立的資金、自主經營、獨立核算收支、盈虧並編制報表的企業或單位就構成了一個會計主體。會計主體可以是一個企業,也可以是企業內部的某個單位或企業中的一個特定部分;可以是單一的一個企業,也可以是幾個企業組成的企業集團。

(3)怎樣判斷經濟法主體擴展閱讀: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的區別: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

會計主體為日常的會計處理提供了依據。

會計主體不同於法律主體。

法律主體,在會計里的含義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單位。如有資格在法院打官司的單位,有資格成為原告或被告的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法律主體。

參考來源:網路-會計主體

❹ 初級會計經濟法判斷題答題技巧

【導讀】在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中,判斷題在四大考試題型中,佔比最少,總分值為10分,不過存在即合理,一定有它的道理,而且它的評分規則也與其他題型不同,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忽視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級會計經濟法判斷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法基礎》判斷題題型解析

「倒扣分」制需了解

判斷題數目為10道,單題分值為1分。得分規則是「答題正確的得1分,答題錯誤的扣0.5分,不答題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即判斷題實行「倒扣分」制,如果本小題應該點選「正確」,考生點選了「錯誤」,那麼不僅無法得到本題1分的分值,還要被扣減0.5分,這就需要考生在解答判斷題時謹慎認真,面對拿不準的題目,不作答可能比冒險要明智。

仔細閱讀是關鍵

從2019年初級會計考試真題試卷分析來看,《經濟法基礎》各批次試卷中的判斷題難易程度相近,基本不存在後面批次試題更難或更簡單的現象,大多數判斷題並不難,但是如果不仔細閱讀題干,也非常容易失分。

《經濟法基礎》判斷題答題技巧

注重基礎

從2019年《經濟法基礎》真題試卷分析來看,判斷題考點覆蓋全面,幾乎每個章節的內容都有所涉及。其中記憶題佔比較高,此類題多是對教材原文進行總結、對比、舉例分析,難度系數雖不高,但考查內容普遍偏基礎,以常規性內容為主,這就需要考生朋友們熟讀教材,注重基礎,不遺漏任何一個細小知識點。

避開陷阱

判斷題中也會出現少部分「陷阱題」,此類題易在題干中設置文字游戲,考生稍不注意,就容易落入陷阱得不到分。這就需要考生朋友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將易混易錯知識點重點理解記憶,爭取練就「火眼金睛」,避開陷阱。

及時「止損」

正如上文介紹的「倒扣分」制,判斷題錯選要扣0.5分,不答題不得分也不扣分,這就意味著,考生朋友若對題目沒有足夠的信心,盡量別去冒險作答,不作答可能也是「明哲保身」的一種方式呢!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初級會計經濟法判斷題答題技巧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答題技巧,盡請關注環球快問。

❺ 經濟法 判斷題

1錯;2錯;3錯;4對;5對;6錯;7對;8錯;9錯;10對。

❻ 關於《經濟法》的幾道判斷題

錯/錯/對/對/錯/錯/錯/錯/錯/對

此應為一般考試題目,非司法考試題目,故部分題目表述不嚴謹!

❼ 判斷某種關系是否是經濟法律關系的標準是什麼

判斷某種關系是否與經濟法律關系,的標准,我覺得這個標准不好定義

❽ 判斷分析經濟法律關系主體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

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內 依法獨立享有民容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是與自然人相對應的民事主體.
法律人格是指作為權利主體法律資格的民事權利能力,即人格為「權利能力」的同義語,是成為法律關系主體的前提,也就是說具有法律人格才能進入法律評判視野,成為法律世界的存在.法人有獨立的組織,獨立的財產,獨立的責任,是發展商品經濟的需要,所以法律才賦予其法律人格.公民自然具有法律人格,
所以,法人都有法律人格,法律人格是成為法人的前提,但不止法人有法律人格.

❾ 經濟法 判斷題1

1、2、3、7、8、9、10是對的,其他是錯的。

❿ 經濟法概論試題 判斷分析題

1,錯。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2,錯。 破產財產,在大陸法系中亦稱為破產財團。從形式意義上講,破產財產是指應依破產程序分配給破產債權人的破產人的財產,其著眼點在於財產的分配程序與去向。這一概念是學理上的解釋,不體現在法律具體規定中,故可稱為學理概念。從實體意義上講,破產財產是指破產宣告時及破產程序終結前(視所采立法原則而定),破產人所有的供破產清償的全部財產,其著眼點是財產的構成與來源。通常,這一概念都明確規定在法律中,以便實際執行,故可稱為法律概念。鑒於破產主要是指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對其財產清算分配的一種特別程序,而且各國法律上規定的破產財產實體概念並不相同,所以,我們便將形式意義上的破產財產作為其概念,而將實體意義上的破產財產稱之為破產財產的構成范圍。

3,對。 公司的調整的是所有公司內、個部的組織管理關系和財產經營關系。

4,錯。 消費者協會絕對不可以從事商品經營和盈利性服務。它是非盈利性組織。

5,錯。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也包括行政調解和民事調解的職責。

熱點內容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
廣元昭化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12:13:48 瀏覽:89
推進法治國稅建設 發布:2025-08-15 12:12:25 瀏覽:812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
新城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5 11:46:33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