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約束社保公積金

合同法約束社保公積金

發布時間: 2025-09-28 08:02:36

A. 合同里規定工資里包含五險一金合理嗎

1.當然合理,工資收入本來就包括個人應繳的社保費用和公積金的,公司只是代扣代繳

2.你的合同完全合理合法,完全具有法律效應,不信你去當地勞動部門問問,看看公司是否違法了,只有不交社保才違法的

3.檔案也是合理的,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有人事管理權,沒有人事管理權的公司只能委託當地人才託管員工的檔案,費用由單位出比較合理

4.如果公司不負責託管檔案,公司沒有義務給你出證明的,只能你自己去人才存檔,費用自己負擔

補充:
如果是事業單位的話,那麼就需要看是否屬於在編人員和非在編人員了,非在編人員的話,工資包含個人交費部分那麼是合法的,但如果連單位部分也包含了,那麼就是違法的了,因為單位部分是單位應繳的,不能從個人工資中扣除的,你可以去當地勞動部門投訴

B. 《勞動合同法》五險一金有哪些規定

《 勞動合同法 》 五險一金 有哪些規定 根據只要建立 勞動關系 ,就必須購買五險一金。但是很多公司為了逃避法律責任,不和員工 簽訂勞動合同 ,不為員工繳納 社保 保險,這些都是違法的,為了規避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處罰這種行為。《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 勞動合同 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 工資 。 用人單位違反本 法規 定不與勞動者訂立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根據《 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 社會保險 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繳納相關費用,但不必然。也就是說單位為員工繳納相關費用是用人單位的義務,但勞動者是否願意為了其他原因放棄可以由雙方協商。就拿社保來說,如果你是單位的員工,你可以向單位說明您放棄繳納社保,但可以要求單位把繳納社保的費用給你。 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對不辦理社保登記的用人單位,社保機構有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六條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依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不辦理 住房公積金 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 。 在《勞動合同法》當中對於勞動者的權益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五險一金的待遇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需要在勞動合同當中作出說明,除此之外,用人單位還需要簽訂相關的社會保險,並按時繳費,沒有達到以上標準的用人單位,勞動者有權提出賠償要求。

C. 勞動合同法對五險一金如何規定

一、勞動合同法對五險一金如何規定

【法律意見】

不是勞動法規定的。國家有專門的法律。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五險是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一金是住房公積金。

二、五險一金如何繳納

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繳費的比例和標標准由工作單位所在地地區的社保局規定。

而自由職業人員如果想只可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或者是住房公積金,但並不是每個城市的自由職業者都可以繳納公積金的,而自由職業人員則無法參加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

因為這三種保險項目需要用人單位參與繳費,而自由職業人員沒有在用人單位工作,不具備繳納條件。繳費的基數比例也是由工作所在地地區的社保局規定。

三、五險一金停交以後會有什麼後果

(一)五險一金停交之社保

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一定要在15年以上,否則不能享受養老金待遇。盡管累計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就能夠享受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今後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則少。

社會統籌醫療保險不能相加的,中斷以後還需要有六個月的等待期。醫療保險有三個月的緩沖期,也就是在三個月內補交,是可以累計計算的,否則就需要重新計算交納年限,且不能夠享受報銷待遇,而不是所謂的「作廢」。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那麼,社保停交後會有什麼後果呢。

社保停保無時間限制,對於以後的轉移也沒有影響。如果要轉移,應先由原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下稱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

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後,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具體的社保停保相關的手續辦理,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

(二)五險一金停交之公積金

若公積金貸款已經審批下來,並放款,不交公積金也沒有關系,只要保證每個月正常還貸款即可。

沒放款的話那肯定不行,貸款若沒批下來,還在審核當中,如果不交,可能沒法審批。對於一些企業員工離職,到新單位繼續建繳公積金,如果新舊單位繳交公積金沒有出現斷檔,只要提供住房公積金繳交超過六個月的證明,申請住房貸款不受影響。

如果因為換工作,繳交住房公積金出現了斷檔,那麼需等在新單位繳交住房公積金滿六個月後,才可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D. 勞動合同法離職關於社保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已建立健全相關法律 法規 來規范單位用人行為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在勞動報酬之外的 社會保險 和 公積金 有相關明確規定,雖然各地繳納政策略有不同,但都在法律規章約束下開展實施工作,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仍有一些用人單位未能按規章辦事,在勞動者離職期間不予繳納 社保 ,這種情況合法嗎?我們就需要了解 勞動合同法 離職關於社保的規定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九條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 終止勞動合同 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 勞動合同 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另,在 勞動法 中涉及其他與社保有關條款如下: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 身份證 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 勞動合同期限 ;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 試用期 、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 解除勞動合同 :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 勞動合同無效 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 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七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下列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一)用人單位制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及其執行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遵守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國家關於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報酬和執行 最低工資標准 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 勞動監察 事項。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勞動合同法離職關於社保的規定有哪些?即明確勞動合同必須包含的條款中需要有社會保險,若用人單位未能及時有效繳納社會保險的勞動者也有權解除勞動合同,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也可以依法對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繳納情況進行督查,所以勞動者求職中或工作中應該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確保用人單位為自己繳納社會保險的權利。

E. 簽訂勞動合同必須交公積金嗎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者繳納公積金義務。國家規定勞動者在入職起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應該在一個月內給勞動者繳納社保(就是五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F. 勞動合同法有明文規定必須交住房公積金嗎

公積金並不是可繳可不繳的,而是法律規定必須給員工繳納的。相關的法回律依據是《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答》第13條、第14條、第15條、第20條,這些條文都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辦理公積金繳存登記、設立公積金賬戶、每月匯繳公積金等事項上,都是「應當辦理」(法律上的「應當」就是「必須、強制」的意思);因此,住房公積金是強制繳納的。
單位如果不依法給職工繳納公積金,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37條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第38條規定:「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責令限期繳存;逾期仍不繳存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民法學的書 發布:2025-09-28 10:34:44 瀏覽:724
新鄭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9-28 10:25:50 瀏覽:342
檢察機關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28 10:23:46 瀏覽:939
法院行政忙 發布:2025-09-28 10:23:36 瀏覽:829
蓋公章的工資單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8 10:22:48 瀏覽:704
法官說我有的 發布:2025-09-28 10:10:12 瀏覽:797
旅遊法規論文題目 發布:2025-09-28 09:59:13 瀏覽:463
中國合同法132條 發布:2025-09-28 09:59:02 瀏覽:471
天津市司法局地址 發布:2025-09-28 09:48:33 瀏覽:541
機密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8 09:35:19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