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47和48條

合同法47和48條

發布時間: 2025-09-30 08:39:25

⑴ 勞動合同法解讀-48

勞動合同法解讀-48

第四十八條【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解讀

  • 核心要點:本條明確了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法律責任,即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支付賠償金。

  • 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若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且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用人單位必須繼續執行原合同。這一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就業權,防止用人單位隨意解除合同。

  • 支付賠償金:若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因客觀原因已無法繼續履行,用人單位需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標准為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旨在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懲罰,並補償勞動者的損失。

Q&A

  1.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什麼?

    勞動者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2. 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做什麼?

    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3. 復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後果。

    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支付賠償金。

  4. 記住用人單位應支付賠償金的標准。

    賠償金標准為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

  5. 為什麼要規定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有助於保護勞動者的就業權,防止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性。

  6. 舉例說明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情況。

    例如,勞動者已經找到新工作,不再願意繼續在原單位工作;或原崗位已被他人替代,無法恢復原狀等。

  7. 解釋支付賠償金的懲罰意義。

    賠償金是對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的懲罰,旨在提高違法成本,遏制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補償勞動者的經濟損失。

  8. 為什麼要賦予勞動者選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權利?

    勞動者作為利益的接受者,有權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賦予其選擇權可以更好地保護其就業權和合法權益。

  9. 總結《第四十八條》的內容。

    該條文規定了用人單位違反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法律責任,包括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支付賠償金兩種方式,以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10. 如果勞動者選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如何處理?

    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履行原合同未完成的部分。

  11. 用人單位如何確定需要支付的賠償金額?

    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支付賠償金。

  12. 如果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做什麼?

    用人單位應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13. 如何執行《第四十八條》中關於賠償金的規定?

    用人單位應計算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按此標准支付勞動者賠償金,確保合法合規。

圖片展示

以上是對《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詳細解讀,旨在幫助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更好地理解法律規定,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⑵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條詳細全文

1、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第四十八條 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3、第四十九條 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

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2)合同法47和48條擴展閱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修改如下:

一、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二、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規定的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四、將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到一萬元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婚姻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發布:2025-09-30 10:24:11 瀏覽:33
淺析新婚姻法中的財產分割制度 發布:2025-09-30 10:03:57 瀏覽:232
城市供水管網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0:01:49 瀏覽:1000
廣東法律服務網實體平台 發布:2025-09-30 09:59:33 瀏覽:545
勞動法春節補貼 發布:2025-09-30 09:50:08 瀏覽:388
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是法治 發布:2025-09-30 09:47:53 瀏覽:909
新婚姻法婚後還貸部分 發布:2025-09-30 09:47:07 瀏覽:573
法院是誰的 發布:2025-09-30 09:44:48 瀏覽:996
浙江法院網案件信息詢 發布:2025-09-30 09:40:28 瀏覽:582
古代司法制度 發布:2025-09-30 09:39:07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