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311是強制性規定嗎
① 合同法第53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合同法第53條規定了五種無效情形,包括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重大誤解、被迫簽訂合同、惡意串通和違反公序良俗,這些情形下的合同都是無效的。
根據合同法第53條的規定,合同存在以下五種情形之一的,無效:一、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二、基於重大誤解而訂立;三、被迫簽訂合同;四、惡意串通;五、違反公序良俗。首先,如果合同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無效性是顯然的。比如,合同違反《合同法》的規定,或者違反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其次,如果合同雙方基於重大誤解而達成協議,導致協議內容與當事人真實意願嚴重不符,也會導致合同無效。再次,如果合同一方在被迫的情況下簽訂合同,也就是「一方因極度困難所迫而訂立的合同」,合同同樣是無效的。此外,惡意串通也是合同無效的情形之一。如果合同雙方明顯存在惡意串通,達成的協議違背公正、公平原則,則合同是無效的。最後,如果合同內容違反公序良俗,比如合同內容不道德、違反社會公德等,也會導致合同無效。
如果合同雙方發現已經簽訂的合同存在無效情形,應該如何處理?如果發現已經簽訂的合同存在無效情形,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或者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如果當事人協商解決,應當以書面形式確認協商結果。如果無法協商解決,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合同無效,並請求返還已經履行的義務。
根據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存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重大誤解、被迫簽訂合同、惡意串通和違反公序良俗等五種情形之一的,都是無效的。在簽訂合同前,當事人應該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遵守合同法的規定,保障自身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② 合同中條款前用阿拉伯數字,還是漢字小寫
合同中條款前可以用阿拉伯數字也可以用漢字,比如一、二、三等。對此合版同法沒有強制性規權定,只要能分清條款順序,當事人對條款順序沒有異議就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