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269條司法解釋
A. 建築承包合同指的是什麼
建設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合同法第269條第1款)建設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合同。特徵:與一般承攬合同相比較有如下特徵:(1)合同的標的物僅限於基本建設工程。即主要作為基本建設工程的各類建築物、地下設施附屬設施的建築,以及對線路、管道、設備進行的安裝建設。(2)合同的主體存在限制。建設工程合同的主體是有限制的,承包人只能是具有從事勘察、設計、建築、安裝資格的人。根據法釋[2004]14號第一條的規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登記的,或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該司法解釋第5條確認,承包人超越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在建設工程竣工前取得相應資質等級的,當事人請求按照合同無效處理的,不予支持。(3)建設工程合同具有較強的國家管理型。由於建設工程的標的物為不動產,工程建設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較大,在建設工程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上,就具有強烈的國家干預的色彩。
B. 監理合同為什麼不屬於建設工程合同
工程監理合同不屬於建設工程合同,屬於委託合同。
建設工程監理合同難以直接歸入《合同法》的有名合同之中,但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應作為委託合同處理。《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設工程合同》中是沒有監理合同的,其第二百七十六條中規定;
發包人與監理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法律責任,應當依照本法委託合同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監理合同可以視作委託合同,但不同於一般的委託合同,監理人不單只是發包人的代理人,而具有較大的獨立性。
(2)合同法第269條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合同法》第334條規定研究開發人的違約責任是指研究開發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委託開發合同,依本條規定委託開發合同研究開發人的違約責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開發人未按計劃實施研究開發工作的,委託人有權要求其實施研究開發計劃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研究開發人逾期兩個月不實施研究開發計劃的,委託人有權解除合同,研究開發人應當返還研究開發經費,並賠償因此給委託人所造成的損失。
2、研究開發人將研究開發經費用於履行合同以外的其他目的的,委託人有權加以制止,並要求研究開發人退還相應的經費用於研究開發工作。經委託人催告後,研究開發人逾期2個月仍未退還經費用於研究開發工作的,委託人有權解除合同,研究開發人應當返還研究開發經費,並賠償因此給委託人所造成的損失。
3、由於研究開發人的過錯,造成研究開發成果不符合合同約定條件的,研究開發人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由於研究開發人的過錯,研究開發工作失敗的,研究開發人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研究開發經費,並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
C. 裝修糾紛怎麼走法律途徑解決
如何合理解決裝飾裝修糾紛也是我國司法所面臨的問題,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對裝飾裝修糾紛是適用承攬合同法律關系解決,還是適用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關系解決仍然存在爭議,該爭議的解決關繫到如何正確適用法律和公正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此,筆者試圖通過本文探討一下我國裝飾裝修糾紛的法律適用問題。
我國《合同法》第269條規定的建設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而《合同法》第269條規定的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而《合同法》第287條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承攬合同的有關規定的這一規定則說明了這兩種合同之間具有相通性。可以說,建設工程合同是一種特殊的承攬合同,但對具體裝飾裝修糾紛而言,是適用承攬合同法律關系解決,還是適用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關系解決,對當事人利益有較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承攬合同和建設工程合同對裝飾裝修承接人的資質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承攬合同法律法規對承攬人無資質要求;建設工程合同對承包人資質有強制要求,承包人有無資質關乎合同效力,《建築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最高院司法解釋對建設工程合同的承包人資質都有強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第一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2、合同無效後的處理不同。承攬合同無效是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建設施工合同無效不僅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主要還是適用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且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一)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發包人請求承包人承擔修復費用的,應予支持;(二)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價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設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損失,發包人有過錯的,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未經驗收接受裝飾裝修成果的後果不同。有關承攬法律、法規對未經驗收接受裝飾裝修成果的後果未作推定規定;而司法解釋對未經驗收接受裝飾裝修成果的後果推定為驗收合格。司法解釋第十三條規定,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後,又以使用部分質量不符合約定為由主張權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應當在建設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對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承擔民事責任。
4、竣工日期有爭議的處理不同。法律對承攬合同竣工日期爭議的處理沒有特別規定;而建設工程合同則依據司法解釋第十四條當事人對建設工程實際竣工日期有爭議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一)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以竣工驗收合格之日為竣工日期;(二)承包人已經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發包人拖延驗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驗收報告之日為竣工日期;(三)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轉移佔有建設工程之日為竣工日期。規定處理。
5、合同解除的條件不同。根據法律規定,承攬合同的定作人享有解除權,可以隨時解除合同;而在建設工程合同中,除具備雙方約定或者法定的解除條件時,是不允許隨意解除合同的。
6、一方違約時的救濟方式不同。在承攬合同中,定作人解除合同後,承攬只能要求定作人賠償損失,而不能要求繼續履行;而在建設工程合同中,除特定情形外,一方違約時,對方當事人都可以要求其繼續履行;另,建設工程款可適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的優先受償權,承攬合同款則不然。
裝飾裝修工程合同是屬於建設施工合同的范疇,還是屬於承攬合同的范疇?其實這個問題早已有定論。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某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市政府令[2001]89號)第八條本規定第三條至第七條規定范圍內的各類工程建設項目應當達到下列規模標准之一:(一)施工(含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等)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者建築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裝修裝飾工程款是否享有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的優先受償權的函復:裝修裝飾工程屬於建設工程,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關於優先受償權的規定,但裝修裝飾工程的發包人不是該建築的所有權人或者承包人與該建築物的所有權人之間沒有合同關系的除外。享有優先權的承包人只能在建築物因裝修裝飾而增加價值的范圍內優先受償。
以上法規、司法解釋規定都把裝飾裝修工程合同界定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范疇,從應然性而言,裝飾裝修糾紛應適用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規范來調整。但從實然性而言,筆者認為,不應把所有的裝飾裝修糾紛都適用建設工程合同法律規范來調整,這樣不利於鼓勵交易,繁榮經濟,在司法實踐中,房屋裝飾裝修工程的情況比較復雜,小到僅僅鋪設家居地磚、粉刷家居牆體,大到幾萬平方米的全面裝飾裝修。如果僅僅鋪設家居地磚、粉刷家居牆體都依據建設工程合同法律規范來調整,承攬人都需要施工資質,若遇糾紛訴訟到法院,法院依據建設工程合同法律規范,將無資質施工界定為無效合同,筆者認為這樣極其不利於當事人權利的公正保護。
那麼,何種裝飾裝修糾紛適用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規范來調整,何種裝飾裝修糾紛適用承攬合同法律規范來調整,筆者認為應依據建設部110號令《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來界定。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如下:
第六條裝修人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未經批准,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搭建建築物、構築物;(二)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牆上開門、窗;(三)拆改供暖管道和設施;(四)拆改燃氣管道和設施。本條所列第(一)項、第(二)項行為,應當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三)項行為,應當經供暖管理單位批准;第(四)項行為應當經燃氣管理單位批准。
第七條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超過設計標准或者規范增加樓面荷載的,應當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
第八條改動衛生間、廚房間防水層的,應當按照防水標准制訂施工方案,並做閉水試驗。
第九條裝修人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的,或者裝修活動涉及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內容的,必須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裝飾裝修企業承擔。
筆者認為裝飾裝修工程合同中(無論住宅裝飾裝修,還是商業裝飾裝修)若涉及到《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的工作內容的,該裝飾裝修糾紛應適用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規范來調整;裝飾裝修工程合同若未涉及到《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的工作內容的,則該裝飾裝修糾紛應適用承攬合同法律規范來調整。
D. 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九條是民法典第幾條
二百六十九條。《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九條合同法中營利法人對其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合同法》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隋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