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
⑴ 勞務派遣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實務處理(2)
二、勞務派遣中能否約定退回。
《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均規定了上述可以退回及解除派遣員工的情形。從上述表格可知,用工單位相較於用人單位而言,退回派遣員工的條件相對寬松。但是,實務中,我們會遇到一個問題。勞務派遣員工退回的情形,除了法定情形外,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能否就退回派遣員工的情形在勞務派遣協議進行約定。
廣義上的勞動法屬於經濟法范疇,是區別於民法。因此,法律規定用工單位可以退回派遣員工的情形,即應當認定為只有法律規定的特定情形才能退回。且就勞務派遣員工而言,到哪一用工單位,獲得多少的勞動報酬等均是其勞動合同的內容之一。如果可以約定退回,就是對勞務派遣員工的勞動合同內容變更。用工單位與用人單位雙方達成協議,約定退回,就產生對勞務派遣員工勞動合同內容的變更,不符合合同法的合同相對性。
但是,從一角度而言,《勞務派遣協議》其法律性質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均可以約定相關條款,當然也包含退回條款。
基於目前實務界對於《勞務派遣協議》是否可以約定退回派遣員工,尚未形成統一定論。因此,從現有法律規定出發,如果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約定退回派遣員工的額外情形,一般建議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特別提示存在約定退回的情形,並且逐一將退回的情形進行明確,退回再派遣至同類崗位視為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的范疇。亦或是,用人單位告知派遣員工派遣屬性,並遵循用人單位合理合法調崗的原則下,進行退回再派遣。
三、 規章制度 是指用人單位還是用工單位的?
由於《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產生了如果勞務派遣員工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的,用工單位可以退回,用人單位可以解除。
在勞務派遣關系中,勞動關系與用工關系存在著分離的情況,而現有的法律又沒有明確規定該規章制度是指哪一主體。勞務派遣員工在用工單位提供勞動,在管理勞務派遣員工中用工單位承擔著直接的管理職責,比如員工的考勤、績效考核等,用工單位根據其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來制定更符合勞務派遣用工的特點,而不宜由用人單位來制定及考核。但是,作為勞動關系存在的用人單位,其也有管理義務,只是相較於用工單位而言,其管理的職責是間接的。如果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相同的,則不會產生分歧。但是,如果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不一致的情況下,則極易產生爭議。筆者建議,用人單位履行規章制度告知程序,且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勞務派遣員工另外應當遵守用工單位制度,且將用工單位制度對其予以公示。
四、用工單位違法退回,產生的法律效力及處理方式?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勞動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二十條“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退回被派遣勞動者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執行。”從上述規定看出,用工單位如果違法退回勞務派遣員工,則需要承擔的行政責任,將面臨處罰。但是,用工單位違法退回面臨處罰之後,勞務派遣員工如何處置,沒有明確規定。筆者認為,如果出現該情況,首先明確的是勞務派遣員工的勞動關系仍舊存續。勞務派遣員工應當有權選擇繼續在用工單位工作,要求用工單位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或者選擇退回用人單位,由用人單位另行派遣,同時要求用工單位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⑵ 勞動法規定辭急工扣多少工資
沒有規定應當扣除多少工資,但是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賠償用人單位損失。
所謂急辭工,不是法律上的定義,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時間內解除合同。有合法與違法之分,應當區別情況分別對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2)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所以,辭職對勞動者來說,是一種權利,只要履行相應的通知義務,是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的。
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⑶ 2022勞務派遣新政策
《勞動合同法》有關勞務派遣的法律規定
(一)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協議與雙方的法律責任:
1、勞務派遣協議《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2、雙方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1、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合同內容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即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和約定條款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三)被派遣勞動者權益
1、依法與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2、工資福利待遇
(1)《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2)《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3、被派遣勞動者的權利《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四條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派遣單位的義務
1、僱主義務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
2、對被派遣勞動者的告知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3、按月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工資、報酬《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向被派遣勞動者「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五)用工單位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2、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3、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4、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5、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六)勞務派遣單位的禁止行為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七)用工單位的禁止行為
1、《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2、《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八)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共同禁止行為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⑷ 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解讀】本條是關於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1、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勞務派遣單位也有一部分是由勞動行政部門審批,一部分是由人事部門審批,因此對勞務派遣單位的監管,應由其審批部門勞動行政部門或者人事部門進行。2、主管部門處以罰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二、民事責任:「給被派遣勞動者權益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是對被派遣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民事責任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勞動派遣單位的違法行為造成被派遣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包括勞務派遣單位,還包括用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