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二十四條吧

婚姻法二十四條吧

發布時間: 2021-01-13 06:54:24

『壹』 婚姻法二十四條爭議不斷,該不該廢除

婚姻司解釋(二)第二四條引發公眾熱議條司解釋:債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專夫妻名義屬所負債務主張權利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夫妻能夠證明債權與債務明確約定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除外 婚姻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財產約定歸各自所夫或妻外所負債務第三知道該約定夫或妻所財產清償 條說清楚通名義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例外能夠證明證明與債權約定債務證明第三知道夫妻婚內財產約定各自所 遇遇該類訴訟應該積極證明債務或者知情夫妻婚內財產約定 除外通證明債務未用於夫妻家庭比用於三、比賭博欠債比第三欠債等

『貳』 婚姻法第二十四條修改新規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內(二)的補充規定容
(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7〕6號)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叄』 婚姻法二十四條啥時廢除一

〈婚姻法來〉第二十四條自規定: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該條規定,在情理法上毫無問題,何來廢除一說?

如果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則最高法出台了《 補充規定》,在婚姻法司法解釋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雖然還不夠完善,但暫時也沒有廢除的跡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根據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修正)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肆』 婚姻法第二十四條補充了什麼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有債務你也飛不起來! 解決夫妻一方「被負債」尷尬,有必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婚姻法「二十四條」,科學闡釋夫妻共同債務,平衡債權人與夫妻另一方利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福建泉州人王錦蘭離婚後不久,法院送傳票的人登門造訪,她忽然成了欠人錢財的被告。接到傳票的王錦蘭氣憤地打中國質問前夫,前夫也不隱瞞,承認曾幫父親向人借過300多萬元。王錦蘭並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說她對前夫的借債不知情,也沒花他們借來的錢,官司一定能贏。判決書下來,她輸了,需要共同負擔債務。 法院判王錦蘭敗訴的依據,源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此即民間所指的婚姻法「二十四條」。 近年來,夫妻一方尤其是離婚後的一方莫名其妙地「被負債」,需要為另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所負債務承擔償還責任的事件不斷出現。這種夫妻一方未必知情或受益,卻需要承擔債務的規定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債權人利益,但卻為夫妻一方惡意負債,侵佔另一方財產埋下隱患。解決夫妻一方「被負債」尷尬,有必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婚姻法「二十四條」,科學闡釋夫妻共同債務,平衡債權人與夫妻另一方利益。 按照婚姻法「二十四條」,凡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均視為夫妻共同債務,未在借據上簽字一方也應償還。除非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夫妻財產約定為AA制且債權人知情;或者能夠證明所借債務並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為保護債權人權益,避免夫妻為惡意逃債,合謀「假離婚」,將財產轉移給一方,將債務歸於另一方。如夫妻一方以個人名或另一方知情,方可要求未簽字方共同償還。如此,既可避免以「假離婚」

『伍』 婚姻法「二十四條」為何惹眾怒

因為對女性不公平。雖然說是婚內財產,但是單方面欠的也算上去,所以很不公平。還是找另一半的時候看人品和對方的家庭。

婚前共同債務,離婚後也要共同償還,這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不是共同債務,又無法證明非一方債務,法院就會判共同負擔債務。這個法律依據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作為最早批評「二十四條」的法官之一,湖北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王禮仁對「二十四條」的問題並不留情。他稱「二十四條」為「癌症性」的,是「國家一級法律錯誤」。(2月22日《中國青年報》)

誠然,按照生活常理,男方單獨借錢時,很少需要出示妻子知情的證明;女方獨自借錢時,也很少明示老公知曉的書面材料。對於婚姻穩定的家庭而言,這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對於那些婚姻走向破裂的家庭來說,卻隱藏著一定的危機甚至陰謀。「二十四條」最被詬病之處就在於,一方需要負責承擔另一方在自己當初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所欠下的債務,這種不對債權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作考察的「債務分擔指南」自然難以讓被動負債一方心服口服。某種意義上,「二十四條」在這里分明又異化成了夫妻一方報復甚至陷害另一方的工具。

按理說,法律該修改時就要修改。如今,法官也站出來將「二十四條」定性為「癌症性」的,是「國家一級法律錯誤」。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吐槽的隊伍中來,或可言之,現在應是到了認真討論和決定「二十四條」命運的時候了。

『陸』 婚姻法二十四條到底該不該廢除

先來科普一下:

什抄么是婚姻法二十四條?

《婚姻法》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這條法律的存在讓很多無辜的人在離婚後背上巨額債務,lz一個朋友的姐姐s就是這樣,她老公瞞著她在外面借了很多錢(不知道拿去幹嘛了),等到東窗事發的時候,已經欠下了將近一百萬的債。當初s嫁給他,還是因為他以死要挾的,所以這個事情爆出來之後,s決意要跟他離婚。也因為這二十四條,離婚之後背上了與她毫無干係的將近五十萬的債。

有同樣經歷的不止s一個,而有些人甚至比s更慘。她們背上了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債務,卻哭訴無門,能翻案證明自己與債務無關的只有寥寥幾人。

『柒』 新婚姻法24條對夫妻共同債務是怎麼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內容: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根據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修正)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

補充規定
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法同時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法院正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作出的補充規定,在家事審判工作中正確處理夫妻債務,依法保護夫妻雙方和債權人合法權益。 [2]
這個司法解釋是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作出的補充規定,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婚姻法第二十四條上增加兩款。
引用於網路: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捌』 最高院以民一庭答復對抗婚姻法第二十四條及司法解釋怎麼辦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以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從上述條文中可以解讀出的含義有,第三人如果不知道該約定呢?是否就得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胡康生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一書中的相關解釋是:「在第三人與夫妻一方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如果第三人知道其夫妻財產已經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就以其一方的財產清償;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的,該約定對第三人不生效力,夫妻一方對第三人所負的債務,按照在夫妻共同財產制下的清償原則進行償還。關於第三人如何知道該約定,既可以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告知,也可以為第三人曾經是夫妻財產約定時的見證人或知情人。如何判斷第三人是否知道該約定,夫妻一方或雙方負有舉證責任,夫妻應當證明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時,第三人確已知道該約定。本款中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一方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之間產生的債務,至於是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還是個人債務,在所不問,即無論是為子女教育所負債務,或個人從事經營所負的債務,還是擅自資助個人親友所負的債務,都適用本款的規定。」由此可知,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是符合婚姻法立法精神的。
目前,現行司法解釋有關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和判決遵循的原則沒有問題。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夫妻財產制是以婚後所得共同制為普遍原則。現實中多數中國家庭實行的也是婚後所得共同制。實行約定財產制的夫妻較少。既然結婚後夫妻的收入是共同的,那麼為共同生活所負債務也就應當共同償還。償還的辦法是首先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離婚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這是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基本內容。如果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有債權人持夫妻中一方以個人名義所借債務的憑證,要求這對夫妻還債,除非債務人認可是個人債務並有能力用其個人財產償還,否則,就要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債務人的配偶抗辯該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成功的意義在於,如果其有婚前個人財產,則不以個人財產還債,如果其離婚,則不必繼續還債。如果該債務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則夫妻對債務的清償要負連帶責任,且不僅僅以夫妻共同財產為限,離婚、債務人死亡,均不能成為免除其原配偶連帶清償責任的法定事由。
關於舉證責任分配,一方面對於夫妻來說,如果一方在外舉債不告知其配偶,而所借款項又未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此種情況下要求債務人的配偶舉證證明其不知道該債務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因為這等於是要求其證明一種主觀狀態。如果將債務人向其配偶告知舉債情況視為一種行為,則沒有告知就是沒有行為,要求對於不存在的行為證「無」,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因此,債務人的配偶只能設法證明債務人所借款項沒有用於其家庭共同生活。提供這種證據對於債務人的配偶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並非不可能,實踐中不乏成功的例子。相對於舉證責任分配給債務人的配偶來說,分配給債權人則更不合理。
我們認為,婚姻法第四十一條和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都是處理夫妻債務的法律依據,但兩者規制的法律關系不同。在涉及夫妻債務的內部法律關系時,應按照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認定,即在夫妻離婚時,由債務人舉證證明所借債務是否基於夫妻雙方合意或者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如舉證不足,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在涉及夫妻債務的外部法律關系時,應按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之規定進行認定。同時,在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但書」的兩種情形外,如配偶一方舉證證明所借債務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
有關夫妻共同債務的問題,法學理論界的觀點不盡一致,司法實踐中也仍然存在不少問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針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作出過函復,基本內容是:在不涉及他人的離婚案件中,由以個人名義舉債的配偶一方負責舉證證明所借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如證據不足,則其配偶一方不承擔償還責任。在債權人以夫妻一方為被告起訴的債務糾紛案件中,對於案涉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認定。如果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並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則其不承擔償還責任。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夫妻共同債務應當通過審判程序來認定,不能由執行程序認定。如果夫妻共同債務可以通過執行程序來認定,沒有參加訴訟的配偶一方就失去了利用一審、二審和審判監督程序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機會,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夫妻一方舉債的情形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復雜,實踐中不僅存在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舉債給其配偶造成損害的情況,也存在夫妻合謀以離婚為手段,將共同財產分配給一方,將債務分給另一方,藉以達到逃避債務、損害債權人利益目的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將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和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問題的立法調研工作。待條件成熟時,我們將就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制定新的司法解釋,為更好地保護婚姻案件中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依據。同時,在下一階段工作中,最高人民法院將認真對待並積極吸收採納社會各界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意見,深入探索審判實踐中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通過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工作的推進,加大對下審判指導力度;通過指導性案例的集中發布,明晰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准,統一司法裁判尺度;通過加大對虛假訴訟的制裁打擊力度,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好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華政行政訴訟法專業 發布:2025-08-15 13:45:41 瀏覽:824
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責任6 發布:2025-08-15 13:16:33 瀏覽:371
古代人的立法 發布:2025-08-15 13:11:31 瀏覽:163
適航管理條例23部 發布:2025-08-15 13:10:43 瀏覽:392
經濟法民主原則 發布:2025-08-15 13:00:40 瀏覽:159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
廣元昭化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12:13:48 瀏覽:89
推進法治國稅建設 發布:2025-08-15 12:12:25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