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技術合同法
民法典合同法內容:
一般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其他規定,買賣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居間合同。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民法典》規定,合同內容一般包括有合同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合同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合同的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合同的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
我國於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在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
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三條 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四百六十四條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系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本編規定。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六條 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依據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爭議條款的含義。合同文本採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並約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相關條款、性質、目的以及誠信原則等予以解釋。
Ⅱ 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850條,發揮作用嗎
第八百五十條非法壟斷技術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 同無效。
條文要義
本條是對技術合同無效特別事由的規定。
與《合同法》第329條相比,本條刪除了妨礙技術進步為技術合同 無效的法定事由。
我國法律一方面採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技術合同當事人在合法的范圍 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又不允許當事人濫用這種權利損害社會公 共利益。故本條規定,技術合同除了適用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一般規定 之外,特別規定以下兩種技術合同一律無效:(1)涉及非法壟斷技術 的技術合同;(2)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
本條不再認可妨礙技術進步的技術合同為合同無效的法定事由。妨 礙技術進步與非法壟斷技術和侵害他人技術成果不同,因為獲得的專利 就是獨享技術成果,禁止他人非法侵害。有時候,妨礙技術進步恰好就 是保護自己專利的需要。例如,將禁止他方根據市場需求充分合理地實 施專利和使用非專利技術的合同,認定為妨礙技術進步的合同,就與保 護專利的立法宗旨相背。因此,將妨礙技術進步不再作為技術合同無效 的法定事由,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