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朱崇實

經濟法朱崇實

發布時間: 2025-10-17 14:09:35

Ⅰ 廈門大學校長的名字叫什麼

朱崇實 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54年12月出生,1982年2月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1990年5月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國際經濟系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經濟法、國際投資與國際投資法

歷任:
鄧萃英(芝園) 1920.12 ~ 1921.05 教 授
林文慶(夢琴) 1921.06 ~ 1937.07 教 授
薩本棟(亞棟) 1937.07 ~ 1945.08 教 授
汪德耀(伯明) 1945.09 ~ 1949.10 教 授
王亞南(漁邨) 1950.05 ~ 1969.11 教 授
曾 鳴 1978.04 ~ 1982.02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田 昭 武 1982.02 ~ 1989.09 中科院院士
林 祖 賡 1990.07 ~ 1999.04 教 授
陳 傳 鴻 1999.04 ~ 2003.5 教 授
朱 崇 實 2003.05 ~ 至 今 教 授

Ⅱ 朱崇實的學術觀點

經濟法是調整以國家為一方主體同其他各方主體在各類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即所調整的社會經濟關系主要有:
——國家在調整市場主體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過程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在實行宏觀經濟調控、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作為公共物品的供給者,在完成公共收入和支出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在國有資產的投資和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作為社會公平的維護者,在實踐二次分配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Ⅲ 朱崇實的學術成果

朱崇實教授長期從事金融抄法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完成課題:
——「銀企關系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
——「金融創新的基礎法律保障研究」;
——「中國金融監管法律基礎理論與新興問題研究」。 個人獨著 1部,合著8部。
《外商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評價》
《經濟法》
《金融法教程》 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論資產證券化的若干基本問題》,《現代法學》,2001年第5期
《論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第2期
《再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現代法學》,1998年第7期
《論經濟特區的重新規范》,《經濟研究》,1997年第5期
《國際經濟與國際經濟法》,《廈門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論國民待遇原則及中國外資法的完善》,《金融研究》,1995年第7期
《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金融法制的完善》
《商業銀行股份化過程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日本證券化發展之研究》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國家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0「中國最具魅力校長」稱號

Ⅳ 廈門大學現任校長是誰

朱崇實,男,漢族,1954年12月生,福建建甌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10月參加工作,1982年2月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本科畢業,1990年5月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國際經濟系國際經濟專業研究生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2004年7月經國務院任命為廈門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主要簡歷

1954.12 出生於福建建甌;
· 1973—1976 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福建建陽中(土布)大隊知青;
·1976—1978 福建省建陽縣委黨校教師;
·1978—1982 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2—1985 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任廈門大學法律系助教;
.1983.8-1984.1 吉林大學法律系「國家教委經濟法師資班」學習;
.1985—1990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0—1991 廈門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1—1995 廈門大學師資與職稱處副處長、處長;
·1995—2003 美國富布賴特學者,於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廈門大學副校長、教授;
·2003.5 廈門大學校長;
·2004.7 國務院任命為廈門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編輯本段
承擔項目

[1]
1、《外商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評價》——國家社科基金八五項目;
朱崇實
2、《銀企關系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重點項目;
3、《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第一批研究項目(2001-2004年度);
4、《金融創新的基礎法律保障研究》——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第一期項目(2002年度);
5、《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福建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課題(2002年度);
6、《中國金融監管法律基礎理論與新興問題研究》——司法部部級科研項目(2002年度);
7、《美國銀行法研究》——美國富布賴特基金會項目(1999-2003年度)。
編輯本段
學術觀點

[1]
經濟法是調整以國家為一方主體同其他各方主體在各類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朱崇實在演講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即所調整的社會經濟關系主要有:
——國家在調整市場主體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過程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在實行宏觀經濟調控、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作為公共物品的供給者,在完成公共收入和支出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在國有資產的投資和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國家作為社會公平的維護者,在實踐二次分配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系。
編輯本段
學術成果

朱崇實
主持課題
[2]
朱崇實教授長期從事金融法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完成課題:
——「銀企關系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
——「金融創新的基礎法律保障研究」;
——「中國金融監管法律基礎理論與新興問題研究」。
出版著作
《外商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評價》
《經濟法》
《金融法教程》
發表論文
《論資產證券化的若干基本問題》
《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金融法制的完善》
《商業銀行股份化過程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日本證券化發展之研究》
《再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主要獎項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國家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0「中國最具魅力校長」稱號
編輯本段
教育觀點

談教育創新
[1]
朱崇實結合廈門大學歷史,以及響應時代的號召,
朱崇實
提出學校要在創新型人才上不斷進行探索。
主張:
——確立本科教學工作的基礎性地位,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統一。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努力推進人才培養的多樣化。
談本科教育
[1]
朱崇實認為,本科生教育是整個高等教育的基石,提出建設廈門大學要有機融合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以求得「質」的飛躍。
主張:
——堅持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確立多元的精英教育質量標准。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構建靈活彈性的人才培養機制。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觀,推進教學運行機制改革。
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學校打破平均主義,以構建本科教學運行機制為契機,鼓勵「一人多課」和「多人一課」,從而吸引本科生主動參與科學研究和創業活動。

http://ke..com/view/421837.htm
http://www.xmu.e.cn/xrld/xrld_02.asp

Ⅳ 朱崇實的個人履歷

1973——1976,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福建建陽中(土布)大隊知青;
1976——1978,福建省建陽縣委黨校教師;
1978——1982,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2——1985,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任廈門大學法律系助教;
1983.08——1984.01,,吉林大學法律系「國家教委經濟法師資班」學習;
1985——1990,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0——1991,廈門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1——1995,廈門大學師資與職稱處副處長、處長;
1995——2003,美國富布賴特學者,於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廈門大學副校長、教授;
2003 ——廈門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09年7月——兼任廈門大學漢語國際推廣南方基地理事長。

Ⅵ 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名單

中國國際法學會的理事會成員由其所在單位推薦,以下為理事會的部分成員名單:


丁麗柏,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萬鄂湘,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王玫黎,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劉仁山,中南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系


朱崇實,廈門大學法學院


余勁松,武漢大學法學院


李仁真,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系


楊澤偉,中南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系


肖永平,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鄒立剛,中南政法學院


陳治東,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周洪鈞,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徐崇利,廈門大學法律系


謝石松,中山大學法律系


慕亞平,中山大學法律系


王可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陶正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楊力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李旺,清華大學法學院


叢文勝,軍事科學院軍制部


趙少群,貴州大學法律系


柯良棟,公安部法制局


劉錦,海南大學


韋經建,吉林大學法學院


車丕照,清華大學法學院


呂岩峰,吉林大學法學院


劉世元,吉林大學法學院


洪莉萍,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上海大學法學院)


浦偉良,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秦曉程,外交學院


葉興平,深圳大學法學院


高智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


邵沙平,武漢大學法學院


賈午光,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


何敏,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涉外涉港澳台處


劉偉民,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


王雪江,中國民航總局安全技術中心


夏興華,民航總局體改法規辦公室


李培傳,國務院法制辦


李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政法勞動社會保障法制司


吳浩,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財政金融法制司


回滬明,最高人民法


李健,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庭


邵文虹,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賀慶,國家法官學院


顧經儀,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王 慧,北京大學法學院


龔刃韌,北京大學法學院


余敏友,武漢大學法學院


白桂梅,北京大學法學院


邵景春,北京大學法學院


黃亞英,西北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王浩,西北政法學院法學四系


劉曉蜜,河北大學法律系


王叔良,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室


王生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陳波,中國貿促會法律部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高宗澤,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馮秀梅,同上


朱洪超,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


劉大力,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


戰寧,北京時代律師事務所


肖微,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


謝思敏,信利律師事務所


韓小京,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


葉蓁,外交部領事司


張軍,外交部國際司


高燕平,駐美使館


黃惠康,外交部條法司


胡志強,外交部條法司


王宗來,外交部條法司


王曉渡,外交部條法司


尹玉標,外交部條法司前司長


王淑芬,外交部條法司


蘇偉,駐聯合國代表團


馬亞歐,外交部條法司


徐宏,外交部條法司


段潔龍,外交部條法司


劉大群,外交部條法司


高風,外交部條法司


李燕端,外交部條法司


王海英,煙台大學法律系


吳雙全,蘭州大學法律系


黃瑞,江西南昌大學政法學院


陳立虎,蘇州大學法學院


劉健,湘潭大學法學院


徐天錫,上海市法學會


馬曉玲,安徽大學法學院


王在邦,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政治研究室


張靈強,山東青島大學文學院法律系


張恆山,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


沈秋潮,中央軍委法制局


趙建文,鄭州大學法學院


宋永新,浙江大學法學院


陳寒楓,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辦公室


周衛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辦公室條法處


吳慧,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


周建海,中國政法大學


劉廷吉,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佟連發,遼寧大學法學院


張文彬,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董安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牛文軍,內蒙古大學法學院


劉金科,東北財經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法教研室


劉滿達,寧波大學法學院


周曉燕,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條約法律司


萬國華,南開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


程寶庫,南開大學法政學院


江國青,外交學院


劉慧珊,外交學院


盧松,外交學院


許軍珂,外交學院


許建中,外交學院


任超英,中國民航總局航空安全中心


吳高盛,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


梁淑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黃丹涵,中國建設銀行法律部


許衛凌,中國司法雜志社


張慶珍,山西大學法學院


湯樹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江偉鈺,南京審計學院


周健,外交部


趙永琛,公安大學科研處


(6)經濟法朱崇實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法學會,是在國家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學術團體,1980年成立,由外交部主管。學會現擁有注冊會員800餘名,分別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國際法教學科研機構、國家機關及其他實際工作部門,包括了全國國際法領域最優秀的學者專家。中國國際法學會是中國國際法學術交流的中心和連接中外國際法學界的紐帶。它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對促進國際法在中國的研究、實踐、傳播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和影響。

熱點內容
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 發布:2025-10-18 12:50:48 瀏覽:423
對村兩委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10-18 12:49:46 瀏覽:623
合同法約定大於法定在第幾條 發布:2025-10-18 12:48:20 瀏覽:371
我國首部民法典的誕生 發布:2025-10-18 12:44:06 瀏覽:145
各國勞動法對比 發布:2025-10-18 12:44:02 瀏覽:276
勞動法對考核罰款如何規定 發布:2025-10-18 12:43:50 瀏覽:763
著名律師網 發布:2025-10-18 11:59:27 瀏覽:259
疫情期間道德 發布:2025-10-18 11:57:50 瀏覽:142
蕭山司法拍賣淘寶網 發布:2025-10-18 11:42:36 瀏覽:353
商法的意義 發布:2025-10-18 11:42:26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