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管稅法經濟法2020
A. 2020年注會一年考四科搭配建議: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
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科目搭配建議
學習難易程度:財管:★★★★ 稅法:★★★★ 經濟法:★★★ 戰略:★★★
搭配適合人群:財管+稅法+經濟法+戰略組合報考適基礎較弱,學習時間相對充裕,偏記憶類的考生選擇。
備考周期:建議至少要保證5-6個月的備考時間,最晚也要在5月開始學習。
科目特點
財管:
公式多、計算量大是財管科目的特點。有些公式大同小異。它更像理科,僅僅依靠單純記憶是不夠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財管不僅包括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還涉及到資本結構、投資分析、籌資融資方式,甚至還有期權理論及應用。考生在備考中要善於總結公式,多做經典題,反復練習。實際上,在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場上,想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財管的所有試題都做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以,我們平時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勤加練習,在保證准確性的前提下提高做題的速度。
稅法:
稅法是一門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大量記憶的科目,稅法還要求你擁有一定的計算能力。這門科目的主要特點就是知識點瑣碎,所以稅法又有“碎法”之稱。稅法內容考查內容比較全面,既考核考生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又對考生的理解和運用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需要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全面掌握知識點,把握重要知識點內容。稅法的重點集中在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幾章。盡管這幾章是考試的重點,但是其他小稅種在客觀題考查中經常出現,學習時也不能忽視。
經濟法:
經濟法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重點內容還是比較突出的。重要考點主要集中在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物權法、破產法、票據等章節。經濟法有大量的法條需要我們記憶,考生們切記不要死機硬背,因為經濟法的考點多、知識碎,需要我們建立知識體系,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經濟法的應用性較強,雖然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但應用於考試還是體現在具體的案例上,所以我們在學習時也要進行一定量的練習,學會分析案例,熟悉做題步驟。
戰略: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門科目,涉及到的知識體系涵蓋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學科的知識體系,對考生的知識體系全面性有較高的要求。考生應用理論聯系實踐的方法,及以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為前提來進行備考學習。建議大家把教材分成兩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就是前四章關於戰略的內容,按照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的順序來掌握;後面幾章按照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的介紹來掌握。建議大家先從教材入手,梳理出整個學習的框架,然後順著架構去填充知識點內容。
搭配理由及學習建議
搭配理由:
財管和戰略的關系最為密切,而且戰略中有財管中的計算,財管中的長期計劃是以戰略計劃為起點。學好財管可以更好理解戰略里涉及到財務戰略的內容,而培養戰略思維有助於把握財管整體框架。稅法或經濟法主要用來調節整體考試搭配難度。既考慮到財管與戰略的關聯度,又考慮了整體的難度,屬於四科搭配中難度相對較低的,特別適合基礎一般的考生。
學習建議:
1、財管第一輪學習(5月)
財管第一輪要求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難點要先有一定的了解。這個階段建議配合青藤注會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將基礎打扎實,然後配套做青藤注會圖書每章的章節練習。
2、財管第二輪+稅法第一輪(6月-7月中旬)
財管第二輪學習建議逐章擊破,建議配合青藤注會圖書或教材,先將青藤注會圖書每章前面的重點總結或者教材通讀一遍,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稅法第一輪,要將稅法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這個階段建議配合青藤注會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聽完一章配套做青藤注會圖書的章節練習。
3、稅法第二輪+經濟法第一輪(7月中旬-8月中旬)
稅法第二輪學習建議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經濟法第一輪,要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這個階段建議配合青藤注會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
4、經濟法第二輪+戰略第一輪(8月下旬-9月中旬)
經濟法第二輪學習建議配合去聽習題班的講解,掌握解題技巧。第二輪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主觀題能獨立做下來。
戰略第一輪,要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簡單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學完一章將每章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這個階段建議配合青藤注會基礎精講班,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
5、考前沖刺(9月下旬-考試)
本階段建議結合逆襲提分班做最後的查漏補缺;配合真題班反復研讀真題,每天要多做題,模擬考試環境,提前適應考試。
另外這個階段要注重機考的練習,可以每天在青藤的機考系統中做些習題,培養自己對機考的熟悉程度,盡快幫助自己適應機考環境。
學習時間:
建議財管占總學習時間的40%左右;稅法佔總學習時間的25%左右;經濟法佔總學習時間的20%左右;戰略占總學習時間的15%左右。當然具體時間安排還要結合考生對科目的熟悉程度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更多注冊會計師考試資訊、備考經驗、每日習題等,小編都會及時進行更新,請大家持續關注起來,祝願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
B. 2020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及時間安排
一、考試時間
綜合階段考試:
2020年10月11日,8:30-12:00 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14:00-17:30 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
專業階段考試:
2020年10月11 日( ( 適用於部分考區) ),08:30-11:30 會計(第一場);13:00-15:00 稅法(第一場);16:30-18:30 經濟法(第一場)。
2020年10月17日,08:30-11:30 會計(第二場);13:00-15:00 稅法(第二場);17:00-19:00 經濟法(第二場)。
2020年10月18日,08:30-11:00 審計;13:00-15:30 財務成本管理;17:00-19:00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二、考試地點
綜合階段考試地點安排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
專業階段考試地點安排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考區。
(2)財管稅法經濟法2020擴展閱讀
報名的具體時間在各年度財政部考委會發布的報名簡章中規定,地方考委會應當據此確定本地區具體報名日期,並向社會公告。
每科目考試的具體時間,在各年度財政部考委會發布的報名簡章中明確。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官網發布《關於取消2020年北京地區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公告》,宣布取消2020年北京地區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
C. 如何規劃CPA考試,今年報了三門經濟法、財管、稅法,請大神指導一下
考試科目搭配及報考建議
一門的科目建議
先考《會計》:
難度系數:★★★★★推薦指數:★★★★★
會計是注會考試的基礎,因為不管是審計還是財管都是圍繞會計學科展開的,因此會計有如注會的門戶一樣,地位極為重要。從知識體繫上分析,學習好會計能夠有效地促進審計、財管的學習,大家都知道會計、審計、財管是注會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會計。只有拿下了會計才等於注會學習的真正開始。會計的學習能夠有效發散學習思維,影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所以只報考一門建議從會計開始,從此開始注會的學習旅程,注意打好基礎,不要只為了60分通過,考慮到會計的重要意義,學習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注會整體的學習。
先考《審計》或《財務成本管理》:
難度系數:★★★★★推薦指數:★★★
審計學在我國形成的時間不長,並且我國《審計》教材的編寫借鑒了很多西方教材的內容,直譯內容佔了較大比重,所以有些語言表達不太符合漢語習慣,也不符合我們的思維習慣。另外,教材所講解的內容只注重了各知識點的介紹,缺乏對整個審計工作程序的系統闡述。又由於審計科目的理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理論為實務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故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冊會計師進行專業、合理、准確地判斷。考生大多數都沒有從事審計工作的執業經驗或是對審計缺乏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審計對大多數考生來說難度不在會計之下。
財管這門課涉及的計算題目比較多。對於計算型知識點和公式,要注重理解分析,不要以為記住公式就能夠順利通過考試。只有理解了才能夠靈活運用。有的同學習慣做很多題目,而不認真的學習教材,這種方法不可取。考試是針對教材的知識點出題的,一個知識點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出題,你做會了一個題目,也許只是解決了這個知識點的一個角度,考試的時候可能是出的這個知識點的另外一個角度,結果你還是不會做。
之所以把這兩科放在一起說,是因為這兩科的難度都很大,備考審計或財管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不建議在會計科目之前報考這兩科。
先考《稅法》或《經濟法》或《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難度系數:★★★推薦指數:★★★
單從學習上來說,稅法相對於CPA其他五門來說,既要記憶理解相關法條,又要結合運用計算,不像經濟法偏重記憶,財管偏重計算。從考試命題的趨勢來說,稅法考試側重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綜合性題目越來越實務化。
經濟法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目,因此試題在考核考生對法律具體規定把握的基礎上,注重考核考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試題除綜合題體現了應用性之外,在單選題和多選題中亦是如此,經常以小案例的方式來體現,尤其是多選題,有時甚至比綜合題更加需要深一步的分析。因此,考生應緊緊圍繞考試大綱的范圍和要求全面學習,循序漸進,並加強練習鞏固考試大綱明確的知識點,避免盲目猜題和押題的僥幸心理。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門課程,涉及到的知識體系涵蓋經濟學、管理學、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運營管理、財務管理、會計、金融、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學科的知識體系,對考生的知識體系全面性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我們應適當增加相關課外材料閱讀,例如一些財經類的報紙或網站,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幫助提高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之所以把這三科放在一起說,是因為這三科在注會考試中是相對簡單的科目,單獨備考任意一科,通過的可能性都很大,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但為了長遠考慮,不建議單獨備考,因為這么選擇會給後面的備考增加壓力。先易後難在注會考試中並不可取。難易結合是比較可取的。
兩門科目報考科目建議
一、會計和審計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審計和會計的聯系比較大,比如審計科目中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項目,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淵源是一樣的;另外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信息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後,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二、會計和稅法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中華會計網校教學專家建議考生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三、經濟法和稅法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對於其他科目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四、財管和風險管理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聯系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中華會計網校教學專家建議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有就是目前階段,風險管理的難度不會太高。
五、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置,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序設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六、其他組合
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考慮,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最大,財管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次之,最後是經濟法和稅法。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管、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如果具備非常強的實力以及時間和精力,也可以考慮報考六科。
三門的報考方案
注會專業階段考試有六科,一年報考三門,就是用兩年的時間通過專業階段的六科,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以下是中華會計網校教學專家推薦的幾種報考三科的組合方案:
(1)會計、審計和稅法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並不是很難。
(2)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會計和審計以及審計和風險管理之間的聯系,最大程度上會減輕重復內容的壓力。
(3)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系,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4)會計、稅法和經濟法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5)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6)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難度:★★★
(7)其他組合,兩個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
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
四門的報考方案
考慮到有些學員基礎比較扎實或者學習時間比較充裕,可能會有一年報考四科的打算,以下是四門報考組合建議:
(1)會計、審計、稅法和經濟法難度:★★★★
(2)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難度:★★★★
(3)財管、風險管理、審計和稅法/經濟法難度:★★★★★
審計、風險管理、稅法和經濟法難度:★★★★
五門的報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六門的報考
每年都有全科通過注會的考生,但是數量不會很多,因為一次通過六科的難度是比較大的,但是可能性還是有的,所以全職考試的、學習時間比較充裕的或者基礎比較好的考生可以考慮全科報名,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即便是通過四門或者五門也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