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婚姻法28條理解
1. 婚姻法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如何界定
有負擔能力,可以理解為有收入,且有勞動能力。
2.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二第十八條二款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的是,夫妻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獨資企業,離婚時如回何分割的問題,分三種情況來答規定:一是只有一方要這個企業,二是兩方都爭要這個企業,三是兩方都不要這個企業。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二款就是對第二種情況進行的規定。 企業的價格通過競價的方法來確定,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見的拍賣。一方出價,另一方如果認為可以出的價格比這個高就加價,對方可以再加,以此類推,直至對方不再加價,最終誰出的價錢高這個企業就歸誰,然後得到企業的一方按照自己的最後出價的價錢給一半給對方錢。例如:女方出10萬,男方除2萬,女方出14萬,男方出16萬,女方出18萬,男方不再加價,則企業歸女方,給男方9萬元。因此,出價要從企業的價值和發展空間考慮。(一)一方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後,由取得企業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二)雙方均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在雙方競價基礎上,由取得企業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3. 中國婚姻法第28條是什麼
《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自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4. 幫忙解釋一下婚姻法第28條
「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專。」
1.一種情況,子女全屬死亡
2.第二種,子女都無力贍養
3.第三種,部分子女死亡(比如子女中一人死亡),剩下的無力贍養
以上三種情況,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這裡面的子女死亡是既可能全部死亡還有可能一人死亡,視情況而定
法定的贍養義務指的是子女,「如果老人4個子女,其中有一子已經死亡,其他三個子女有贍養能力」,那麼死者的孩子沒有義務贍養老人。
供參考
5. 婚姻法第28條中的末成人年齡是多少
16
6. 婚姻法二十條的理解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本條是關於夫妻間扶養義務的規定。根據本條規定,夫妻雙方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這里的扶養是指夫妻之間的一方對其配偶負有提供生活供養責任的法律關系。如丈夫有住房的,應當向妻子提供該住房供其居住。再如,夫妻共同負擔日常生活費用,也是扶養義務的體現。
夫妻之間的互相扶養既是權利又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是平等的。也就是說,丈夫有扶養其妻子的義務,妻子也有扶養其丈夫的義務;反之,夫妻任何一方均有受領對方扶養的權利。
本條強調的是夫妻間扶養義務是相互的。夫妻相互扶養義務與夫妻地位平等是相適應的。在歷史上,由於夫妻地位不平等,丈夫成為家庭的主導者,妻子實際上是其丈夫的附屬品。基於妻對夫的人身依附關系,很多國家當時都規定了夫有扶養其妻的義務,妻是其夫的被扶養者。在近代資產階級民事立法中,雖然強調天賦人權、權利平等,廢除了夫權制度,但還沒有完全體現夫妻權利地位的平等,如法國民法典一方面規定了夫妻負有相互忠實、幫助、求援的義務,但同時又規定了丈夫應當保護其妻子,丈夫負有接納其妻子,並按照其財力和身份供給其妻生活上需要的義務。又如1896年德國民法典第1360條就規定,丈夫應當按照其社會地位、財產及收益能力扶養其妻。如丈夫不能扶養自己時,妻子應當按照其財產及收益地位給以與丈夫社會地位相當的扶養。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科技革命的迅速發展,婦女在經濟上逐漸獲得獨立,尤其是婦女解放運動深入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在婚姻家庭立法上進行了全面調整,以夫妻權利地位平等取代了過去民法上維護夫權的規定,同時規定了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如法國民法典第215條規定,夫妻有共同生活的義務。1977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將以前的規定修改為:配偶雙方相互負有以與其勞動能力相當的扶養義務。但是在西方,有的國家仍未擺脫夫權的傳統觀念,如美國,甚至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法律上仍要求丈夫負有一項明確的、不能迴避的義務,即按其經濟能力扶養其妻及子女。
在我國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漫長歷史時期,特別強調夫權的統治,奉行「夫為妻綱」,妻子處於無權地位,生活上完全受其丈夫的支配。在經濟上,由於封閉的封建經濟模式,男主外、女主內,妻子在經濟上也從屬於其丈夫,因此丈夫理所應當地負起扶養其妻子的義務。由於封建勢力的強大和頑固,以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和政治地位不強大,這種夫權制度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制定的婚姻法,確定了男女權利平等為婚姻法的基本原則。1980年婚姻法中進一步確認了男女權利平等為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在第十四條中規定了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本次修改婚姻法,也充分肯定了男女權利平等為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在本條中完全保留了1980年婚姻法第十四條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有扶養能力的一方,對於有殘疾、患有重病、經濟困難的配偶,必須主動承擔扶助供養責任。目前,在我國的一些家庭中,夫妻雙方的經濟收入還有一定差距,往往是丈夫收入多於妻子,在扶養問題上,丈夫應多承擔一些義務。在司法實踐中,在處理夫妻互相扶養問題上,更注重保護女方的合法權益。
根據本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的歸屬,如將其中的某項財產或收入,確定歸一方所有或雙方分別所有。根據本條的規定,夫妻互相扶養是法定的義務,也就是說,無論夫妻就財產的問題作出何約定,都不能免除法定的扶養義務。現實中,有的夫妻約定各自的工資或收入歸各自所有,但這並不意味著,夫或妻只負擔各自的生活費用而不承擔扶養對方的義務,如當一方患有重病時,另一方仍有義務盡力照顧,並提供有關治療費用。
夫或妻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可以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應當付給扶養費的一方拒絕付給的,需要扶養的另一方可以通過訴訟獲得扶養費。如果夫或妻一方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有扶養義務的配偶拒絕扶養,情節惡劣,構成遺棄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夫妻互相扶養是在婚姻存續期間的法定義務,當離婚時,原夫妻雙方就不再負擔互相扶養的義務。如果一方在離婚後,生活困難的,另一方可以給予其適當的經濟幫助。
根據小編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新婚姻法第二十條怎麼解釋這個問題有一個了解了吧。新婚姻法的頒布又重新定義了一些問題,和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來維護夫妻雙方的共同的有關權益,通過法律的相關貴的來規范某種行為,在夫妻關系共存期間提供相互的權益的保護。
—來自於網路
7. 如何理解婚姻法解釋(二)11條如何理解婚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是對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專他歸夫妻共同所有的屬財產的解釋。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 查看婚姻法第28條,29條
建議你直接在網路網頁上搜索婚姻法
9. 如何理解新婚姻法46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在離婚案件中,雙方感情破裂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原因是雙方半斤八兩;有的原因是單方面的,但主觀上沒有過錯,如生病;有的原因既是單方面,而且也有過錯,但是還不是最嚴重的,如賭博惡習;而對愛人的不忠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過錯,是最嚴重的過錯,給受害方造成的損害甚至一輩子都是傷痛,可以說是違背最起碼的做人道德標准,必須予以懲罰,才能有所遏制,同時對受害者予以必要的賠償,才能體現公平正義。
「婚姻法解釋一」的第二十八條規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物質損害賠償,包括損壞的物品、醫葯費用等。而精神損害賠償,除了賠禮道歉等禮節外,主要是賠償精神撫慰金。具體適用最高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該精神賠償解釋第九條說的是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的三種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那麼,婚姻關系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作為「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賠償數額應該不小。比如說,男的有過錯,造成離婚,給女方造成的傷害,賠償的精神撫慰金,應能幫助女方改變離婚後「單身女郎」的生活不便。例如要為女方重新找對象再婚創造條件。
10. 對《婚姻法》第二十八條中孫子女負有贍養義務的條件應如何理解
孫子女?
那得是父母不在了,孫輩與祖輩有直接的扶養義務在先,才談得上孫輩對祖輩的贍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