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識產權法的社會熱點
Ⅰ 民法典是什麼東西
民法典來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自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司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司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近期知識產權法的社會熱點擴展閱讀:
《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課題組起草。課題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煙台大學法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北京化工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法學院、中國建銀集團法律部等單位的26人組成。
梁慧星學部委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該草案採用德國潘德克吞編制體例,分為總則、物權、債權總則、合同、侵權行為、親屬、繼承七編,共計1947條。
Ⅱ 知識產權法熱點難點問題研究
索速知識產權為您解答:技術方案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模式進行保護,第一是申請專利,第回二是商答業秘密的形式保護。舉個例子,商業秘密的保護形式的應用如:可可可樂;雲南白葯的配方,均為申請專利。因為,申請專利並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專利申請的保護期限最長是20年,也就是說,一旦到了20年這個保護期限,您的專利技術並可以被大眾免費使用或用來大規模生產,完全免費的噢。很多葯廠都是把西方社會的好的葯品專利等到20年過期之後,進行國產化生產的,如偉哥,2015年已滿20年。
那什麼樣的技術方案適合做專利呢,一般是結構型的,易反向工程或者模仿的,也就是說,把產品拆開來,按照它的結構去模仿就能實現的技術方案,最好去申請專利,如果你不去申請該結構方案的專利,那麼,一旦面向市場,並會有廠家拆開來模仿,這時候,你申請專利已經來不及了。因為申請專利的必須條件之一,就是這個技術概念或者結構方案從未公開過,這里的公開包括了:期刊的發表,市場銷售的見光等等的任何形式的公開。
故,到底選擇商業秘密的保護還是專利保護,是需要多加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