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照顧婦女及兒童
1. 婚姻法中有關保護婦女兒童的條款
婚姻法中: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2. 《婚姻法》是怎麼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
1.在離婚程序方面,《婚姻法》明確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1年內或回中止答妊娠後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這種在一定期間內對男方離婚訴權的限制,是對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特殊保護。從這個立法意圖出發,女方自己提出離婚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2.在離婚財產分割方面,《婚姻法》第39條第1款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這是由於女方的經濟條件一般不如男方,這一原則有利於保障女方離婚後的生活。3.離婚時,如果一方的生活確有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接受經濟幫助的以女方居多。
3. 農村婦女老公出軌後提出離婚怎麼分割財產
首先,男方在婚姻存續期間出軌,屬於對家庭的背叛和不忠,已經嚴重違反道德的底線,屬於道德問題。但是雙方離婚時一方出軌,不能作為雙方分割財產的依據。
其次,雙方在離婚時,本著屬於夫妻共有財產,平均分配的原則進行。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再次,如果雙方對財產分割問題,不能協商解決,那麼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根據《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財產分割意見》)的規定,結合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男女平等原則。
男女平等原則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條法律規范中,又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二)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
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後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
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
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四)權利不得濫用原則。
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於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4. 婚姻法中對婦女權益的保護
婚姻法在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方面做了哪些規定?
答:(1)婚姻法回在總則部分增加規定答了「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這一條對保護已婚婦女的合法權益、保護婦女免遭家庭暴力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2)婚姻法第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3)第39條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則判決。
(4)第40條增加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當予以補償。
(5)第42條增加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
5. 婚姻法第二條怎樣去維護
抄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襲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本條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特徵在法律上的集中體現。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既是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指導思想,又是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精神,也是婚姻家庭法操作適用的基本准則,貫穿於婚姻家庭法的始終,集中體現了以婚姻家庭法為主體性內容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和特點。我國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共有五項: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這些基本原則體現了有關婚姻家庭立法的價值取向,因此,在一國之內,有關婚姻家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執法必須與這些基本原則相一致,具體體現基本原則的立法理念與價值取向。
在這些基本原則中,一夫一妻、實行計劃生育每個人都能做到。婚姻自由即是婚姻自由,雙方情願,不強迫。男女平等,這個基本原則貫徹相對不容易些,擯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等一些錯誤思想。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這是作為一個有優勢群體必須盡的職責,體現了擔當和責任。
6. 我姐要跟一個苗族的賤人離婚了,會因為他是少數民族多判點東西給那男的嗎
肯定不會的!
一、離婚時,我國婚姻法規定的一條基本原則是:保護婦版女及兒童的合法權權益;
二、對於少數民族的照顧,主要體現在訴訟權利上的特殊保護。
在離婚訴訟中,主要體現的是:可以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訴訟,必要時,可以為其配備翻譯。
三、至於實體上的,少數民族與漢族是一樣的,並不會因其是苗族而多分其財產。
相反,因其是男性,在財產分割上,反而要照顧女方的利益。當然我們婚姻法規定,夫妻財產原則上是均分,個人的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
7. 婦女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嗎
根據《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婚姻法》、《勞動法》、《刑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婦女享有特殊的權益保護。
在政治權利方面,婦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並且依法在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代表中保持適當的數量,這保證了婦女在國家權力機關中的一定比例。
在人身權利方面,婦女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犯,禁止溺、棄、殘害女嬰,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婦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殘害婦女,禁止虐待、遺棄老年婦女,禁止拐賣、綁架婦女和收買被拐賣、綁架的婦女,禁止賣淫、嫖娼,婦女的肖像權、名譽權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在文化教育權利方面,學校根據女性青少年的特點,在教育、管理、設施等方面採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保障適齡女性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政府、社會、學校也必須採取措施保證適齡女性少年兒童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各級政府舉辦符合婦女特點的掃盲教育,採取措施組織婦女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
在勞動權利方面,實行男女同工同酬,任何單位在錄用職工和晉職、晉級、評定專業技術職稱等方面都應當堅持男女平等原則;保護婦女在工作和勞動時的安全與健康,不得安排不適合婦女從事的工作和勞動;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在財產權利方面,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不得侵害婦女依法在婚姻、家庭共有財產關系中享有的權益;不得在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中歧視婦女;婦女結婚、離婚後,其責任田、口糧田和宅基地受保障。
在婚姻家庭權利方面,女方按照計劃生育要求中止妊娠的,在手術後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婦女依法享有的夫妻共同財產權利,不受雙方收入狀況的影響;離婚時,如果夫妻雙方不能協商解決共有房屋的分割且雙方又沒有約定的,由法院本著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
8. 《婚姻法》在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方面有哪些措施
1.在抄離婚程序方面,《婚姻法襲》明確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1年內或中止妊娠後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這種在一定期間內對男方離婚訴權的限制,是對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特殊保護。從這個立法意圖出發,女方自己提出離婚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2.在離婚財產分割方面,《婚姻法》第39條第1款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這是由於女方的經濟條件一般不如男方,這一原則有利於保障女方離婚後的生活。3.離婚時,如果一方的生活確有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接受經濟幫助的以女方居多。
9. 女人為什麼要結婚和關於新婚姻法出台後對於女人擇偶的影響
如果是我 我寧願復不婚制 雖然結婚並不是為了 分對方的財產 是為了好好生活 但是誰也不知道 以後的變化 男人會一輩子對你好嗎 一輩子愛護這個家嗎 一輩子珍惜你嗎 在現在這個社會很難想像男人以後會怎麼樣,現在這種婚姻法 對一個想要好好過日子的女人來說 太不公平 女人嫁給男人 為他生兒育女 到最後老公有新歡 和妻子離婚 妻子凈身出戶 試想一下 女人得到了什麼
青春沒了 家庭沒了 財產沒了 有得只有付出 看了上述 你還想結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