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政策影響婚姻法的表現
㈠ 在建國初期出現過什麼矛盾,出台了什麼政策,有什麼後果和影響
在建國初期出現的低我矛盾,比如說通過三大步法進行了更正出現的土地分配問題通過了土地改革。新中國的政權很快的穩定下來。
㈡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頒布了幾部婚姻法
兩部婚姻法,一部是1950年的,第二部是1980年的,2001年的是修改的。
建國後的1950年頒布第一部婚姻法。主要特徵: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家庭制度。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
(2)建國初期政策影響婚姻法的表現擴展閱讀:
節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㈢ 我國自建國後有幾部婚姻法和修正案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抄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現行的《婚姻法》就是該法。
㈣ 在什麼情況下導致1980年的婚姻法誕生
《婚姻法》是抄中華人民共襲和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部法律,即1950年就制訂了,當時《婚姻法》立法的重點在於廢舊立新(廢除封建主義婚姻家庭制度,建立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制度),很多問題都規定得比較簡略,內容過於原則,不夠具體,條文甚少。
十年浩 劫中,社會主義法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婚姻家庭法也不例外,致使建國後婚姻家庭領域內的一些已被破除的封建性質的陳規陋習又死灰復燃,過去已經取得的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的成果面臨著喪失的危險,包辦婚姻、買賣婚姻、借婚姻索取彩禮等在建國初期已經大大減少的陋習在某些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特別嚴重)又開始回潮並不斷蔓延了,加重了許多結婚當事人在結婚問題上的經濟負擔,從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夫妻雙方婚後的家庭生活。
因此,文 革結束以後,在撥亂反正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非常需要修改1950年的婚姻法,需要根據當時面臨的新的情況和問題來制訂第二部婚姻法,並通過第二部婚姻法的宣傳教育與貫徹執行工作,使我們在文 革中遭到破壞的婚姻家庭法制重新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這就是1980年婚姻法立法的歷史背景。
從網上組合的,希望能幫到你。
㈤ 建國初期,封建的婚姻傳統和舊封建惡習有哪些表現
主要表現為:一是一夫多妻制、干涉婚姻自由、虐待婦女等事件經常發生。二是包辦買賣的婚姻制度盛行。三是封建的婚姻傳統與惡習嚴重地影響著一些地方的幹部及群眾的思想和行為。
㈥ 建國後第一部《婚姻法》的立法依據是
建國後第一部《婚姻法》的立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950年4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並決定自同年5月1日起公布施行。這是建國以後頒行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是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而採取的重大立法措施。其立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以上內容來自:https://www..com/link?url=7aeZI-DJfHVJrQ-sWbvnYXCQEmE-NowP8XmexFFEnxlGAShqtH__7&wd=&eqid=
㈦ 為什麼 婚姻法 是解放後的第一部法律
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決定讓王明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王明並不是學法律的專才,但當年他在延安分管婦女工作,後來又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是屬於學院派的理論家,要辦什麼事,先得找理論依據,他要求法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很快熟悉這方面的馬列論著,與同志們一條一條地審理中共在戰爭年代制訂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同時,也借鑒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
據說,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書記錄。那天,王明一口氣述了17個小時,邊述邊改,17個小時一氣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顯示了王明的才氣。
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會議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並作了「草案」起草經過和起草理由的報告。會議通過這部八章27條的《婚姻法》。
毛澤東主席隨即發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令,《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三十年,到1980年才修改。
時隔不久,《人民日報》(海外版)又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同志:您好。
我閱讀了你報2001年8月24日發表的《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一文,我認為文中有一部分是事實,但關於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部分不是事實。
當時王明是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他看過這個稿子是事實,但沒有參與起草,也沒有參與討論,送中央政府之前,有沒有提意見,我不了解,但決不是他起草的。
……羅瓊2001年10月22日兩個版本,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僅就兩篇文章來看,這個「羅瓊」的來信應該說更可信一些。幾番周折後,我找到了「羅瓊」。原來,她正是原中央婦委委員、當時參與起草《婚姻法》的成員之一。在我的要求下,她打開了記憶的閘門……
「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1948年9月,解放戰爭進入了全面戰略反攻階段。就在此時,中央婦委召開了一次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9月20日,會議開幕當天,朱德代表黨中央致開幕詞,周恩來作政治報告,鄧穎超代表中央婦委作工作報告。
會議期間的一天傍晚,鄧穎超對婦委會的同志們說:「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從東柏坡到西柏坡也就二三里地,轉過一個小土坡轉眼間就到了。劉少奇與王光美那時剛剛結婚不久,住在兩間土牆瓦頂房裡。劉少奇熱情地把她們迎進屋裡,請她們吃花生和紅棗。
「會議開得不錯吧?」劉少奇問。鄧穎超說:「太好了!大家認真總結了過去的工作,討論了當前的方針任務,而且還要研究制訂今後婦女運動的方針。」
劉少奇說:「關於婦女工作,一方面各級黨委應當重視,加強領導;另一方面,婦女幹部自己也應努力工作,主動爭取黨委的重視。你們不是要黨委撐腰嗎?首先你們得有『腰』,黨委才好撐;要是自己沒『腰』,別人怎麼撐也撐不起來。」
劉少奇風趣的話語把大家都說得笑了。
「革命的形勢發展很快,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很快就要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再有一年左右時間,我們就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起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片刻,劉少奇習慣性地點燃一支煙,「新中國一成立,你們婦女工作者的任務更重了。有些工作現在就要開始著手准備和研究。今天,找你們來,想先交給你們一項任務,先吹吹風」。
聽說有新的任務,大家都很高興。鄧穎超連忙說:「少奇同志,請給我們布置吧。」
劉少奇說:「新中國成立後,不能沒有一部婚姻法,我們這么個五億多人口的大國,沒有一部婚姻法豈不亂套了?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中央婦委,你們馬上著手,先做些准備工作。」
說罷,劉少奇轉身從一隻從延安轉戰帶出來、寫著「奇字第3號」的小書箱里,取出一本已經發黃的小冊子:「這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是1931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簽發的。這是從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婦女群眾,實行真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條例,體現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你們還要深入調查研究解放區的婚姻狀況,總結解放區這些年來執行婚姻條例的經驗教訓,反復討論,再動手起草。」
鄧穎超興奮地說:「太好了。這些日子,大家通過在農村蹲點搞土改,更加深切地了解貧苦農民,特別是婦女們深受封建婚姻統治的痛苦,他們迫切要求婚姻自由。」
10月5日,會議閉幕前一天,劉少奇到會作重要報告。
他在報告的最後部分專門講到婚姻法問題。他說:「婚姻問題是婦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我查閱了一些解放區政府頒布的婚姻條例,均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封建婚姻的舊傳統。新中國即將成立,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要有一部統一的婚姻法,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你們現在就要組織力量起草新婚姻法,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婚姻制度。先准備一個草案,新中國成立後,由黨中央送交中央人民政府,廣泛徵求意見,修改審定後公布施行。」
光是框架就推倒重起好幾次。
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結束後,中央婦委立即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組。由鄧穎超主持,成員有帥孟奇、楊之華、康克清、李培之、羅瓊、王汝琪。
東柏坡是個群山環抱,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中央婦委借用了老鄉前後兩個小院,前院兩間土屋,一鋪土炕,幾張桌子,辦公用;幾位大姐和工作人員,住後院兩間土屋。
起草一部體現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的《婚姻法》,對於這些婦女領袖來說,是一場新的考驗。起草小組成員中,真正學過法律的只有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的王汝琪。但是,她們有著長期的革命斗爭經驗,長期做婦女工作,對於廣大群眾特別是廣大婦女渴望廢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感受極深。
㈧ 建國初期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
我國第一部婚姻法規定: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始得結婚。
㈨ 為什麼建國後先提出婚姻法
因為婚姻關系是在中國存在最普遍的人際關系之一。因為婚姻關系導致的社內會矛盾容、人際沖突,在中國社會最為常見。
相對於男子,婦女和兒童在中國社會處於弱勢地位。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因此在建國之初,我國就制訂了《婚姻法》。
同時,《婚姻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正如《婚姻法》第四條規定的那樣: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