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技術合同法還適用吧

技術合同法還適用吧

發布時間: 2021-01-16 09:42:50

Ⅰ 電子合同怎麼簽

電子合同怎麼簽

簽訂電子合同是一個簡單快捷的過程:首先要使用智能文檔設計工具,編輯合同內容(也可以從word文檔直接導入),簽約雙方填寫相關合同信息,並確認後,甲方先用電子印章(將一個類似於U盤大小的物體插入電腦,兩次輸入密碼後,用滑鼠點擊電子文件下方空白處,一個紅色的公司印章就印在指定位置)。之後,甲方用網路將合同傳輸到乙方,乙方用同樣的方法蓋上電子印章。這樣,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就生效了。
一、保障安全性
據專家介紹,電子合同比傳統的紙質合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電子合同的安全性保障主要來自於電子印章技術和數字證書。一方面,電子合同的內容在蓋了電子印章後不可更改,而且電子印章不能分拆出來使用。另一方面,數字證書是一個網上的身份證,它可以確保合同的簽訂方和合同本身是可信任的。此外,電子合同採用了密碼驗證和在傳輸過程加密的辦法,以保證其安全性。電子合同如果萬一被篡改,還將會提示為無效合同。據了解,電子印章與一份權威機構出具的數字證書結合,還有雙重的密碼驗證,充分保證合同簽訂雙方的正確身份。在傳輸中,也將採取加密措施,充分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另外,技術上還可以提供專門的閱讀插件,可以獨立使用,保證合同不外泄。安全電子印章絕對不只是企業用戶的產品,如今越來越多的個人網上交易,同樣也需要。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電子簽名過程中要加密、解密,交易雙方使用的密匙是隨機產生的,由1024位亂碼組成,實現破譯的概率是零。與傳統合同相比,數字認證更具有信息的保密性,數據的完整性等優勢。
二、電子合同形式的合法性問題
任何一種合同,只有其符合法律的要求,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才能具備有效性和和可執行性。各國立法對合法形式的規范主要是要求採用書面形式,而電子合同區別於傳統合同的最大特點恰恰是無紙化,所以電子合同可能會因形式不合法而被認為無效,不予保護。電子商業示範法採用了一種令人信服,易於被各國接受的辦法,這就是功能等同法認為電子合同只要滿足了書面形式合同的基本功能,就應認為是合法的,不應拘泥於合同是紙的還是非紙的,事實上,書面形式不過是記錄合同內容的一種方法,如果其他記錄合同內容的方法能象書面形式一樣,具有準確性、完整性、可核查性,就應認為符合法律關於書面形式的要求。
網路交易記錄的可靠性如果不低於其他技術維護的記錄,不應因其是電子的而不是紙的來否認其合法性。我國合同法第11條也規定了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等可以有形的表現其所載內容的形式與書面形式相聯系的問題還有簽名、原件證據的效力等問題。傳統立法是針對紙面合同制定的,所謂的簽名原件證據都是以紙為物質基礎的。

Ⅱ 請教各位大蝦,新老合同法有什麼區別

一、合同法反映了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實現了交易規則的統一和完善

★舊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缺陷:

(一)原來三部合同法內容上不統一

1、三個合同法調整的社會關系不一樣

1) 經濟合同法是規定國內的合同,還不是國內全部的合同,是國內所謂的經濟合同。

2) 技術合同法是專門規定國內的技術合同。是以技術關系,諸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這類特殊的合同關系規范對象的;

3) 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涉外經濟合同關系。

2、法律主體不統一

1) 經濟合同法中的合同主體只限於法人、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體工商戶,不包括自然人;

2) 技術合同法的合同主體既包括法人也包括自然人;

3) 涉外經濟合同法的合同主體包括中國的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與外國的企業、其它經濟組織和外國的個人,在這部合同法中,外國的個人是可以的,中國的個人不可以,並且涉外經濟合同法中的主體叫企業,不叫法人。

3、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不統一。

1) 經濟合同法規定的是過錯責任,因過錯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強調的是過錯。

2) 技術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法律條文說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的條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根本不提過錯的問題,也就是無過錯責任。

4、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表述上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表述為平等互利、協商一致;

2) 技術合同法則表述為自願平等互利有償。

5、合同形式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承認口頭合同,即時清結的合同可以採取口頭形式,不是即時清結的採取書面形式;

2) 技術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嚴格要求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6、結構風格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是總則加分則,規定了十種典型合同;

2) 技術合同法也是總則加分則,規定了合同分則;

3) 涉外經濟合同法全是總則,根本沒有規定分則。(英美法系風格)

(二)現時生活中發生的很多合同關系三部合同法都未作規定經濟秩序的維持造成困難。

1、中介合同關系

2、融資租賃合同關系

3、儲蓄合同、結算合同關系

★新合同法的在此方面的優點:

(一)將三部合同統一到一部合同法當中,統一了合同法內容和交易規則

(二)對新合同法仍然沒有規定的合同類型適用合同法總則以及比照類似合同類推適用,將各種合同納入了合同法調整范圍。



二、合同法剔除了反映計劃經濟體制的內容,盡可能符合市場經濟的本質

(一)原來的合同法將合同稱之為"經濟合同",這個概念本身就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反映。

(二)原經濟合同法,強調主體的特殊性,都必須是社會主義組織,已經不符合

社會實際生活了。

*合同主體已經多元化: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企業、個體工商戶、公民個人等

(三)合同的監督管理機關工商行政部門的監管限制了合同自由

(四)技術合同的管理過於廣泛

新合同法將技術合同法納入了統一合同法當中。

三、新合同法中創設了許多新的制度(與舊法相比)

(一)合同法第42條規定了前合同義務;第60條規定了附隨義務;第92條規定了後合同義務。

1、合同義務 向前面擴張了,合同沒有成立就有義務,即前合同義務;

2、向後擴張了,合同關系已經消滅還有義務,即後合同義務;

3、在合同關系存在期間還有當事人沒有約定的義務,即附隨義務。

(二)對格式合同的規制
1、規定格式條款的使用人在決定合同內容的時候應該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遵

循公平的原則。

2、規定了格式條款使用人的提示義務。

3、直接規定某些條款無效

4 、最後還有一個管制的辦法,就是對格式合同某個條款的理解有爭議時,通常

採納不利於格式條款使用人的那樣一個含義為標准裁判案件。

(三)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的確立

四、合同法的創造性(我國獨創)

代位權制度、撤銷權制度、表見代理制度等是我們參考和借鑒其他國家合同法設立的。我們的創制:

(一)法定代表人越權行為的效力認定。

(二)後合同義務,等

Ⅲ 合同法規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技術合同有哪些

技術合同原則上來都應當採用書源面形式訂立。但法律並無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訂立的強制性規定。

第十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
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三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
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什麼時間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失效。

Ⅳ 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應當如何處理

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難免會出現對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或者就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的情況,如因上述原因而使合同無效,則會浪費訂立合同的成本,不利於促進社會交易的進行。因此,可通過補充協議或者交易習慣使合同可以繼續履行。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補充協議」,是指當事人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通過協商的辦法訂立補充協議,該協議屬對原合同內容的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是指合同當事人就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情況下,可以結合合同其他方面的內容來確定,或者按照人們在同樣的交易中通常所採用的合同內容來確定。如果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則可採用下列規定:
(1)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2)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3)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5)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Ⅵ 根據《合同法》,技術合同無效的情形不包括( )。

【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技術合同無效及解除的特別情形。根據《合同法》規定,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無效。 

Ⅶ 試論合同法的作用

一、合同法反映了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實現了交易規則的統一和完善

★舊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缺陷:

(一)原來三部合同法內容上不統一

1、三個合同法調整的社會關系不一樣

1) 經濟合同法是規定國內的合同,還不是國內全部的合同,是國內所謂的經濟合同。

2) 技術合同法是專門規定國內的技術合同。是以技術關系,諸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這類特殊的合同關系規范對象的;

3) 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涉外經濟合同關系。

2、法律主體不統一

1) 經濟合同法中的合同主體只限於法人、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體工商戶,不包括自然人;

2) 技術合同法的合同主體既包括法人也包括自然人;

3) 涉外經濟合同法的合同主體包括中國的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與外國的企業、其它經濟組織和外國的個人,在這部合同法中,外國的個人是可以的,中國的個人不可以,並且涉外經濟合同法中的主體叫企業,不叫法人。

3、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不統一。

1) 經濟合同法規定的是過錯責任,因過錯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強調的是過錯。

2) 技術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法律條文說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的條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根本不提過錯的問題,也就是無過錯責任。

4、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表述上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表述為平等互利、協商一致;

2) 技術合同法則表述為自願平等互利有償。

5、合同形式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承認口頭合同,即時清結的合同可以採取口頭形式,不是即時清結的採取書面形式;

2) 技術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嚴格要求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6、結構風格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是總則加分則,規定了十種典型合同;

2) 技術合同法也是總則加分則,規定了合同分則;

3) 涉外經濟合同法全是總則,根本沒有規定分則。(英美法系風格)

(二)現時生活中發生的很多合同關系三部合同法都未作規定經濟秩序的維持造成困難。

1、中介合同關系

2、融資租賃合同關系

3、儲蓄合同、結算合同關系

★新合同法的在此方面的優點:

(一)將三部合同統一到一部合同法當中,統一了合同法內容和交易規則

(二)對新合同法仍然沒有規定的合同類型適用合同法總則以及比照類似合同類推適用,將各種合同納入了合同法調整范圍。



二、合同法剔除了反映計劃經濟體制的內容,盡可能符合市場經濟的本質

(一)原來的合同法將合同稱之為"經濟合同",這個概念本身就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反映。

(二)原經濟合同法,強調主體的特殊性,都必須是社會主義組織,已經不符合

社會實際生活了。

*合同主體已經多元化: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企業、個體工商戶、公民個人等

(三)合同的監督管理機關工商行政部門的監管限制了合同自由

(四)技術合同的管理過於廣泛

新合同法將技術合同法納入了統一合同法當中。

三、新合同法中創設了許多新的制度(與舊法相比)

(一)合同法第42條規定了前合同義務;第60條規定了附隨義務;第92條規定了後合同義務。

1、合同義務 向前面擴張了,合同沒有成立就有義務,即前合同義務;

2、向後擴張了,合同關系已經消滅還有義務,即後合同義務;

3、在合同關系存在期間還有當事人沒有約定的義務,即附隨義務。

(二)對格式合同的規制
1、規定格式條款的使用人在決定合同內容的時候應該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遵

循公平的原則。

2、規定了格式條款使用人的提示義務。

3、直接規定某些條款無效

4 、最後還有一個管制的辦法,就是對格式合同某個條款的理解有爭議時,通常

採納不利於格式條款使用人的那樣一個含義為標准裁判案件。

(三)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的確立

四、合同法的創造性(我國獨創)

代位權制度、撤銷權制度、表見代理制度等是我們參考和借鑒其他國家合同法設立的。我們的創制:

(一)法定代表人越權行為的效力認定。

(二)後合同義務,等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1982年頒布)還有效嗎,有沒有最新版本

技術合同法已經被1999年《合同法》替代,其實施條例也已經失效。
關於技術合同的有關問題,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資料

2004年12月2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一、《解釋》的指導思想:
一是秉承立法原意,嚴格遵循合同法總則和分則的有關規定,在確保合同法總則對技術合同的統領作用的同時,充分體現技術合同的特點。比如,貫徹了合同自由、約定優先原則;盡量維持合同效力,保證交易安全;體現技術合同標的的技術特性,重視並強化合同的技術性因素,對技術秘密明確賦予知識產權的特性和地位;科學合理地把握利益平衡,決定價值方向和保護取捨;
二是根據審判實踐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具有普遍意義的法律適用問題;
三是合理繼承技術條例和《科技規定》的相關內容,保證技術合同法律適用體系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四是堅持與TRIPs協議和國際慣例相一致的原則。
二、《解釋》是對原有法律規定的繼承、完善、修正、補充的統一:根據合同法和專利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針對審判實踐中反映出來的需要解釋的問題,包括在適用合同法時存有疑義和容易產生歧義的問題作出規定。對原技術條例和《科技規定》中的部分內容,根據合同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加以修正、補充後,予以合理繼承。
三、在行文體例上,大體遵循了合同法的順序。《解釋》前四部分是依照合同法第十八章第一至四節的順序,即「一般規定」、「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第五部分規定了「與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有關的程序性問題」,最後一部分涉及合同法未明確提及的特殊標的技術合同的法律適用和《解釋》的生效問題。

熱點內容
杏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36:36 瀏覽:960
勞動法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13:34:58 瀏覽:425
浙江麗水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8 13:29:41 瀏覽:374
地方國資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18 13:18:42 瀏覽:792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包括 發布:2025-08-18 13:17:45 瀏覽:429
教師職業道德基礎 發布:2025-08-18 13:16:48 瀏覽:739
婚姻法第幾條規定婚假 發布:2025-08-18 13:14:23 瀏覽:604
70周年法律知識培訓活動 發布:2025-08-18 13:11:41 瀏覽:329
違法代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8 13:05:59 瀏覽:716
貴州法律咨詢熱線電話 發布:2025-08-18 13:05:10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