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關於按銀行同期利率

合同法關於按銀行同期利率

發布時間: 2021-01-16 11:29:49

A. 逾期付款利息的法律規定嗎


(一)買賣合同解釋(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四條第四款:

「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准計算。」

(二)2003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03]251號)第三條:

「關於罰息利率問題。逾期貸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還款的借款)罰息利率由現行按日萬分之二點一計收利息,改為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

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罰息利率,由現行按日萬分之五計收利息,改為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對逾期或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從逾期或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利息,直至清償本息為止。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

(1)合同法關於按銀行同期利率擴展閱讀:

逾期付款違約金與逾期付款損失賠償責任屬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責任形式,當事人基於契約自由原則所約定的逾期付款違約金可以與逾期付款損失賠償在責任范圍上存在不一致,即當事人通過主張逾期付款違約金責任所獲得的賠償額可以適當高於逾期付款損失,這是二者的根本不同。

但在當事人約定了逾期付款違約金但未約定其如何計算的情況下,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准則應與逾期付款損失相當,以體現違約責任的損害填補功能。

此時,裁判最終確定違約方承擔的責任形式仍應是違約金責任,而非賠償損失責任,但在責任范圍以及計算方法上,逾期付款違約金責任則與賠償損失並無不同。




B. 合同約定「違約責任:按《合同法》相關規定」,這種情況違約金怎麼計算

對於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1、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回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答題的批復》對於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中國人民銀行調整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時,人民法院可以相應調整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准。
2、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現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如下:年利率(%) 六個月以內(含6個月)貸款: 5.60
3、計算方式:違約金為:5萬元*161*5.6%/180=2504.44元。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C. 國家法律規定借錢利息不能超過多少

大概是利息超過24%是高利貸

民間借貸的利息由雙方約定,但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專的,不受法律保護屬,也就是說如果借錢的人不還錢,債權人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的話,只會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判決利息,超出的不判。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六、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七、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十、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D. 未約定利息如何計算

雍志飛[案情]王某因經營需要向張某借30萬元,借期一年,借據中註明借款期內按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利息,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到期後,張某催款無果,遂訴至法院,要求被告還款,並按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支付至還款之日的利息。王某認為,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雙方對逾期利息沒有約定,應當視為不支付逾期利息。
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雖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但雙方對借款期內按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利息的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對該利率標准應予保護,王某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張某要求王某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支持,判決王某歸還本金,並按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支付從借款之日至還款之日的利息。
[評析]《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依法妥善審理非金融機構借貸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規定:借貸合同雖然約定應當支付利息,但未約定利息標准或約定不明的,按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利息。僅約定借款期限內利息未約定逾期利息的,如約定的借款利息低於或等於同期銀行逾期利息計算標准,根據出借人的主張,可按同期銀行逾期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如約定的借款利息高於同期銀行逾期利息計算標准,且沒有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四倍的,則按照約定的借款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
可見,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民間借貸在借貸雙方對逾期還款利息未約定的情況下,如何計算逾期利息分兩種情況,一是對借期內利率及逾期利率均未作約定。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視為不支付利息。但是對於有還款期限的,出借人可以主張自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按同期銀行逾期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對於沒有還款期限的,自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歸還期限屆滿之日起按同期銀行逾期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二是對借期內利率有約定,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可以參照借款期限內的約定利率要求借款人承擔逾期利息,但對超出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四倍的不予保護;對於借款期限內的約定利率低於同期銀行逾期貸款利率標準的,出借人可以要求按同期銀行逾期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

E. 借款合同怎麼約定利息

一、借款合同怎麼約定利息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借款合同屬於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法律是並沒有進行太多干涉的。而在約定借款合同利息的時候,也是完全由當事人進行協商確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約定或不約定借款合同的利息,但要是約定利息的話,那麼最高的利率不能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

二、借款合同利息怎麼確定

民間借貸的利息和利率的確定有無原則。民間借貸合同為有償合同的,其利息和利率的確定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當事人對利息和利率有約定的,按照合同的約定辦理。

2、民間借貸合同當事人之間約定利率的,其約定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貸款利率,但是不得高於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根據司法解釋,民間借貸的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這一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3、民間借貸當事人之間不得約定計算復利。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指出,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4、民間借貸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約定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借

F. 合同法對借款利息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第二百條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2、第二百零一條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3、第二百零四條辦理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

4、第二百零七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5、第二百零八條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6、第二百一十一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6)合同法關於按銀行同期利率擴展閱讀:

民間借貸利息

民間借貸可以是有償(有息借款)也可以是無償(無息借款)的,是否有償(有息)由借貸雙方約定,年息36%內受國家法律保護,超過36%無效。

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了利率標准後又發生爭議的,可以在最高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的標准內確定其利率標准。 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網路-民間借貸利息


G. 人民銀行管理條例簽訂固定利率能不能對抗合同法

是對抗你簽定的合同本身嘛

H. 合同法規定:借款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但銀行卻貼現貸款,這不違法嗎

合同法是借款,是你向銀行借錢。但票據貼現不是借款,你手中的票據是一種遠期內的、有支付保證容的有價證券,比如這張票據明天到期,你明天就能得到票款。所以,你將票據轉讓給銀行,是一種對價交換,這與一般的貸款是不同的。因為銀行要在遠期才能得到票款,所以他收取貼現利息是正常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I. 根據合同法借款利息不得預先扣除,但實際銀行又有貼現法操作的貸款,這個合法嗎

個人淺見:這其實和銀行入賬習慣有關。(貼現法)銀行【首先】會全額本專金出賬、【然後屬】再一次性扣回全部利息,這顯然是兩步操作、做到了先後有序。這樣就規避了合同法關於「借款利息不得【預先】扣除」的條款。靜待證實

熱點內容
上交法律碩士就業 發布:2025-08-20 16:06:02 瀏覽:13
碰瓷刑法 發布:2025-08-20 16:06:02 瀏覽:586
支部條例的意義 發布:2025-08-20 16:05:09 瀏覽:320
如何闡述經濟法是一個法律部門 發布:2025-08-20 16:00:49 瀏覽:959
刑法案例和分析 發布:2025-08-20 15:36:27 瀏覽:420
劉繼峰不是法大經濟法所長 發布:2025-08-20 15:27:49 瀏覽:285
社會法經濟法行政法 發布:2025-08-20 15:27:04 瀏覽:156
勞動法計算月薪工資 發布:2025-08-20 15:25:34 瀏覽:224
勞動法那年實施 發布:2025-08-20 15:24:37 瀏覽:670
閩清法院 發布:2025-08-20 15:23:48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