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不合理重新修訂
A. 關於婚姻法不合理的地方,有什麼辦法可以向法律提修改意見。
可以先向當地人大提意見,由人大代表代表你反映這個情況
B. 關於婚姻法不合理的地方
恩,確實多有不合理的地方。
這個法律制定的前提是,社會上廣泛存在男尊女卑版的現象。
但是目前看~權~在受教育良好的人群中,貌似要反過來了。而且法律本來操作起來就有困難。
呵呵,昨天我同事說他老婆生了,生了個兒子,讓他大失所望。我老婆生的是女兒,於是我洋洋得意的跟他說:順其自然吧。
C. 《婚姻法》最不合理的是那一條
沒有不合理的。除了~共同財產的界定。
D. 婚姻法中禁止近親結婚是不合理的(表親間),應該修改!!
呵呵,苦笑三聲,我又何嘗不是這一條法律的受害者?
不僅僅是法律改了,國家通過文回化宣傳讓部分答不是很開明的民眾已經認為近親結婚是一種恥辱和無知的行為。
孰知,在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表親結婚都是被允許的。
婚姻不應該是生育的工具,婚姻是為了愛而存在的
況且,表親結婚真的生育出的後代就這么不堪嗎?
我的愛,因為這樣的觀念和這樣的法律被埋葬了——她棄我而去另投他人懷抱,雖然不敢說百分百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絕對大部分還是源於此的,如果沒有這一條法律,沒有這樣的宣傳,至少我還有反抗的機會,至少我還有挽回的希望
謝謝樓主為我們鳴不平
E. 關於新婚姻法的第幾條你們覺得那條不合理
1.明確規定親子關系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拒絕鑒定將導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張成立的法律後果。
意思:如果男方懷疑孩子不是自己的,找女方一起鑒定,如果女方不願意配合,法院將認定孩子不是男方的。如果女方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男方的,找男方一起鑒定,男方不願意配合的,法院將認定孩子是男方的。
2.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意思:對方父母給買卻沒有寫上你名字的,永遠屬於對方個人財產。(此外還要提醒各位,婚後八年財產共有的制度早已廢止。結婚二十年後,你照樣可能一無所有。)
3.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
意思:婚前對方首付買的房子,哪怕你實際參與還貸,但始終屬於對方個人財產。離婚的話,有良心的會給你補償,沒良心的話就和你沒關系了。此外,如果對方房子賣了,和你也基本沒關系。
4.首次明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財產。
意思:對方的房子租金,銀行利息,房子增值,都和你永遠沒關系(除非對方願意)。除非你們一起經營公司,收入才是你們倆人的。
5.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意思:女人不想生,男人管不著。
6.明確與有配偶者同居者,無權要求支付補償。倘支付方支付後也不能反悔主張返還,但如果支付方的配偶出面追討錢款,法院將會支持。
意思:當二奶有風險,因為原配出面追討的話,男人給你的都會被拿回去。
說到婚姻,我在這里想追溯一下婚姻的本質。婚姻並不是男女生來就有的,它是雙方為了更好地撫養後代而達成的契約;但從動物性來講,人類男性本來就是傾向於輕微多偶的,而女性在擁有家庭的情況下獵取其他更好的基因供也占非常高的比例。換句話說,人類的單配製婚姻並不符合人類的本能。就好像說,素食大多數時候並不合人們的口味,人類只是為了健康才吃它們。而想要健康,想要加固一個家庭,需要雙方加大投入,同時增加撤銷婚姻的成本。
長期和高院接觸的一位叫王芳的律師就總結過:「離婚率增長主要原因之一是離婚成本降低,包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社會輿論成本、個人名譽成本等,也包括程序過於簡化。」
相對來說,無論是協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中國都更為容易簡單。比如,在愛情浪漫的法國,如果夫妻一方要求離婚,必須分居三年以上,除非對方有嚴重過錯。一般婚後六個月內不得離婚,如果六個月後共同申請離婚,還要3個月的考慮期。
在德國,根本不承認協議離婚,即使雙方都願意離婚也要經過法院審查同意,且要求雙方分居一年以上才可能申請無爭議離婚。如果是一方申請訴訟離婚,則要求分居三年以上。瑞士也與德國一樣。
在英國要求雙方若協議離婚,則從第一次聲明之日起要經過九個月的反省考慮期,才能再次申請離婚,而對於訴訟離婚,則要求先分居兩年,若被告同意離婚才同意判決離婚,若被告不同意離婚,則要求起訴前連續分居五年。
而中國申請協議離婚是「立等可取」,結婚後當日離婚也無限制,閃婚短婚很常見。另外,即使是訴訟離婚也只需當事人分居兩年。
此外,在很多國家,離婚之後的女性可以獲得贍養費直至再婚,由於國外信用制度的完善,女方索要孩子的撫養費也是非常容易的。
拿我們的鄰國舉例吧:在日本購房,房貸幾乎伴隨購房者一生,如果離婚,女方甚至可以獲得70%的房產,這樣「顯失公平」的法律,卻能有效約束日本社會家庭穩定。而根據近年新修改的日本婚姻法,提起離婚訴訟的妻子可獲得丈夫退休金的一半。
相比之下,中國可能是世界上離婚異常自由,異常低成本的國家了。當離婚的成本降低,離婚率當然會更高。離婚成本降低,意味著男性只需要付出更小的義務就可以離婚,女性得到的權益也就相應地減少了。
千古以來,維護和保證女性的權益,意味著家庭的穩定和和諧。試想,由於兩性繁殖方式的不同,一夜風流意味著女人可以擁有一個孩子,而男人卻未必能因此擁有一個孩子。但由於人類幼兒是很難撫養成人的(在我們的大多數演化期內),因此,女人很難獨立撫養一個孩子,需要男人和她一起協作;而不參與親職投資的男人,往往也很難擁有自己的健康的不會夭折的後代。所以對於男性而言,他們也需要婚姻來獲得確定的後代,但同時他們對非婚的性更急切,因為性意味著彩票,如果他中了彩票,那就是天大的好運氣。而女人更渴望婚姻,婚姻意味著有男人願意承擔她和她的後代。
因此,性是女人給男人的禮物,而婚姻則是男人給女人的禮物;從維多利亞時期開始,那些父權家庭們便是如此,父親將女兒和她的貞潔送到新郎手上,以此換取新郎的聘禮和對他女兒的承諾。放到動物世界,山雀求偶之前要銜來嫩枝,企鵝求偶之前要運來石頭,都是在當前情況下最為稀缺和罕有的事物。
但《新解釋》實際上是掏空了男人給女人的這件「禮物」的內核,讓婚姻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缺乏保障,沒有安全感也不意味著必然承諾的物事。換句話說,男人送出的禮物實際上只是一個盒子,裡面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打個比方說,你一直以為自己是50%股權的合夥人,現在《新解釋》突然告訴你,其實你只是有50%期權的打工仔,而且隨時可能下崗。可想而知,男人會更願意結婚,因為結婚/離婚對他而言並無損失;而對於原本處於弱勢的女性而言,她們對婚姻會更加保持觀望態度,會更願意不婚和不生育,因為婚姻並不意味著任何保障。
而且這是在打著男女平等的旗號下進行的。男女生理特徵和擇偶策略有著根本區別,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字面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其實意味著更大的不公平。有個根本的問題是:人類社會到底應該是男女平等,還是應該男強女弱各自做好各自的角色?我是傾向於後者的。女性生殖價值隨生育、年齡增長、婚史而下降,而男人卻基本不受影響,這意味著在婚姻中,婚姻法應該向女方傾斜。現在貌似男女平等的司法解釋,實際對女方不利。有個老比方,一起釀酒,男的出水,女的出米;釀好了,酒應該一人分一半吧?現在《新解釋》告訴女人:男人應該拿回自己的水,女人應該拿回自己的米,這樣才是平等和公平的。這不是瞎扯嗎?
少數人會硬拗說:那女人你也可以出水,讓男人出米啊?不是男女平等嗎?女人也可以去工作啊?也可以自己賺錢買房子啊!但我想請這類人想一想:女人還得生孩子奶孩子對不對?生的孩子也有男人的一半對不對?懷孕生育和哺乳期不能乾重活累活不能出差對不對?你要是老闆,你願意雇個隨叫隨到的男人還是隨時可能懷孕歇菜的女人?你願意給誰開更高的工資?在男女生理所限無法實現權利平等的基礎上,強求男女義務平等,其實就是徹底不平等。所以我要引用一句弗洛姆的話:男女平等的歷程上取得的一些正面性成果,不應該成為我們認識事物本質的迷障。
但反過來說,世事有所損益,男女之間的博弈需要動態平衡,男人看似得到的,必然將在其他地方失去。部分男人得到的,必然有另一部分男人失去,就好比說,企業開工資少福利少活路重,大家自然不會想好好乾,光想著挖公司牆角。而那種積極為弱勢群體考慮,充分保障對方的企業,才能贏得最大的尊重和利益。婚姻也一樣。一部婚姻法,影響深遠,但卻一改再改。失范性增大,必然導致社會的相對不穩定。把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嫁到小家庭身上,必然導致婚姻的不穩定。
我能夠理解,年長的父母為兒子買了婚房,卻被兒媳閃婚奪走那種苦楚。但是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針,勢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對於女孩而言,同樣是和有房男人結婚,原本的所有權變成居住權,必然導致女孩們更願意和買不起房的男人白手打天下或者索性傍大款。這好比說二線品牌在質量不變的前提下突然提價,用不起的自然就用三線品牌去了,用得起的索性用一線品牌去了。中間的男人的老婆跑了,他們怎麼辦?要麼靠雙方約定承諾(增加公證工作量),要麼只能找更差的女人。從長遠來看,根本問題是房價問題,房價不解決,改婚姻法有弊無利。
總而言之,我不看好這次的婚姻法司法解釋,真的,很遺憾。這次的新解釋抽空了婚姻的內容物,減低了離婚的成本,使得兩性地位發生了馬太效應,強的更強,弱的愈弱。同時也使得同性競爭發生了馬太效應,強的更強,弱的愈弱。對大多數女性權益的維護力度降低,因此女性會更傾向於尋找新的保障,這不利於婚姻穩定。同時,這是相當於鼓勵雌性參與雄性競爭,最後導致男性化的女人充斥整個社會,人口素質下降,人口減少(計生委該偷笑了)。從社會角度來說,這會導致整個社會向連續性一夫多妻制傾斜,變相刺激女性抓現錢。使得兩性始終處於競爭和相互提防的對立面,不利於家庭和諧。
F. 折射出中國婚姻法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中國婚姻法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離婚案折射出的主要有婚姻法第第十七條關內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容共同財產的規定不盡合理。』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因此,可能存在別有居心的人,利用婚姻關系不勞而獲。
G. 婚姻保護了男人的「繁殖權」,婆家催兒媳婦生孩子合理嗎
我認為是不合理的,並且婚姻保護男人的“繁殖權”,是體現在保護“妻子生出的孩子為丈夫親生”這一權利,而不是“妻子生孩子可以讓婆家干涉”這一權利,具體我以下說說:
一、婚姻保護的是男人的繁殖權,也保護了女性的生育權。婚姻法對於男人的生育相關的沒有說,但是有提到出軌相關的處理內容,還有夫妻相關要不要孩子的自主權問題,這方面是權利是對等的。比如說,如果一個男人,因為娶了一個不孕不育的,並且不願意領養經過調解無效,可以算感情破裂離婚;而女人也同樣,雖然已經沒有什麼“七出之條”,但是“感情破裂”是離婚的先決條件。
所以說,婆家催兒媳婦生孩子是不合理的,同樣的,岳父母催女婿要孩子也是不合理的。
H. 大學生達到法定年齡領證結婚後,學校讓休學或退學,到底合不合理
大學生達到法定年齡領證結婚後,學校讓休學或退學,到底合不合理?結婚與否是個人自由。管理學生是學校的職責。學校在這方面的處理還是比較保守。如果學生結婚,學校可能覺得一方面會學生影響學習,還有一方面覺得如果開了這個頭,後續會有很多學生模仿這種做法,不便於管理。學校可以採取不提倡不制止的做法,但讓學生休學或者退學這是不合理的。
處理方法:首先,大學生可以與學校溝通,強調這種行為是非法的,並要求學校主動撤銷處罰決定。如無效,可向學校上級機關提起行政復議。如果它不起作用,你可以向媒體尋求幫助並揭露它。最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學校的處罰結果是非法和無效的。
I. 法院判決定了離婚,財產分割不合理,請問怎麼樣辦丫
訴訟離婚後要求重新分割財產的
《婚姻法》第四十七條: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壞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壞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
也就是說,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時,訴訟離婚後的財產可以重新分割:
1、訴訟離婚時漏分的夫妻共同財產;
2、離婚後,一方發現另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行為或偽造債務侵佔財產,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或處理債務。離婚後,發現對方的上述行為,有新證據的,可以要求法院重新分割財產。
二、協議離婚後要求重新分割財產的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第九條:男女雙方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返回,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可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因此,協議離婚後財產還可以重新分割的情況有:
1、漏分的財產;
2、協議離婚後,一方發現另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行為或偽造債務侵佔財產,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或處理債務。
3、協議離婚後,一方對離婚協議中對財產的分割約定返悔,要求變更或撤銷原財產分割協議;
4、登記離婚後,一方不履行離婚協議中對財產的分割約定。
需要提醒的是必須存在欺詐、脅迫的前提條件才可以要求法院對協議離婚的財產進行重新分配。
J. 關於婚姻法不合理的地方,有什麼辦法可以向法律提修改意見。
1、婦抄女、兒童、老人處於弱勢地襲位,所以法律特別提出保護婦女兒童老人的合法權益。
2、家庭暴力是指長期持續的毆打辱罵,長期的毆打會造成傷痕,就醫也會有醫療證明是外力擊打,同時鄰居的證言也可以作為證據。如果對方有暴力傾向你可以以此為理由提出抗辯,認為暴力傾向不利於孩子成長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3、婚前財產和婚後財產主要是針對不動產,如房子,汽車等,存款一般認為是婚後財產,除非有協議約定,當然你要在離婚的訴狀上註明對那些財產進行分配。
4、還適合第一條一樣,女方屬於弱勢群體,應當適當進行照顧
5、孩子撫養權的問題主要考慮有利於孩子成長,2歲以前因為孩子還在哺乳期,跟媽媽會比較好,2歲後可能考慮雙方有無時間,雙方經濟情況,性格情況等方面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