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以自然法社會契好

以自然法社會契好

發布時間: 2021-01-16 15:13:29

1. 霍布斯 洛克 盧梭三個人在自然法和社會契約論觀點上的不同認識

霍布斯,洛克,盧梭三者的「自然狀態」和「社會契約」有何區別
社會契約說是17世紀和18世紀最有名的政治理論,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社會契約說是對國家神權說的直接否定。它的兩個基本功用是:解釋國家的起源;規定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

關於霍布斯,洛克,盧梭三者的「自然狀態」和「社會契約」,因該理解為:這是以「自然狀態」作為事實前提,社會契約論的三個版本,這三個版本是一脈相承的,盡管各個版本的社會契約論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但都是非本質的,社會契約論的基本邏輯線索在霍布斯那裡已經奠定了,洛克和盧梭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霍布斯的繼承者,盡管他們結合時代的需要對社會契約論作了較大的改進。

關於三者之間的區別,由於篇幅問題,我就簡單的概括一下:

霍布斯:代表作《利維坦》;霍布斯的「自然狀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由於自然資源匱乏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戰爭狀態。在此前提下,霍布斯提出的「社會契約」就可以很好理解了,即霍布斯將自然狀態的描述過於糟糕以及霍布斯對於秩序的渴望有關,可以簡單概括為個人放棄管理自己的權利,賦予某一擁有強大力量者(即利維坦),並承認他的一切行為。由此可見,霍布斯的「社會契約」還沒有脫離神學影響,而且具有專制的特點。

但是不可否認,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已經提供了西方主權文明的基本邏輯線索,即「自然狀態——社會契約——主權文明」。後面的社會契約論的經典作家如洛克和盧梭都基本上是遵循這樣的邏輯線索,對社會契約論提出了更加細致、世俗化和適應時代需要的修正。

洛克:代表作《政府論》;洛克的「自然狀態」,是一種自由和平等的狀態,人們自覺的依據自然法來決定他們的行動和處分他們的財產和人身,自然狀態的標志是沒有共同的裁判者。洛克將作為理性規則的自然法引入了自然狀態之中,並且賦予每一個遵守自然法的人以自執行的權力,一定意義上洛克的自然狀態已經披上了文明的外衣,盡管還遠不夠完備。洛克的「社會契約」則是因為自然狀態時時的受著戰爭狀態的威脅,所謂的自由與平等存在但缺乏保障和極不穩定,因此自然狀態中的每一個人「同其他人協議聯合組成為一個共同體,以謀他們彼此間的舒適、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穩的享受他們的財產並且有更大的保障來防止共同體以外任何人的侵犯。」屬於有限政府原則,這一原則將作為以後發展起來的現代憲政的重要原則基礎。同時,由於社會契約中人們自由的保留,人民在邏輯上便保留了對政府的抵抗權或革命權,如果政府違背社會契約所附加的基本義務的話。

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盧梭對於人類「自然狀態」的認識主要反映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即《論社會不平等的起源》中。盧梭看來,在真正的自然狀態中,人在叢林里健康、自由而平等的生活著。但是隨著文明不知不覺發生以後,自然狀態的美好日益遭到破壞。盧梭同時承認美好的「自然狀態」已經不可能通過從文明社會的簡單後退實現,而必須重新設計社會社會制度。盧梭在這里是美化了「自然狀態」,從批判現實的策略來講,這種美化可能反映了一種「述古」與浪漫的情懷,借古諷今,以求改變現實。因此,在這里盧梭與霍布斯和洛克都產生了距離,因為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更關注的是對現實社會制度的整體性改造,這一改造的規范起點就是社會契約,而改造的對象也許可能就是霍布斯或洛克版本的社會契約所要達到的文明社會。具體的社會改革方案反映在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之中。盧梭在這部書中首先論證了強力不構成權利的基礎,只有同意才構成權利的基礎。「即使是最強者也絕不會強得足以永遠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強力轉化為權利,把服從轉化為義務。」 盧梭在這里對於強力的看法與霍布斯是接近的,因為霍布斯同樣論證了個體力量不可能作為強力構成穩定的秩序,只是霍布斯更多的是在事實的意義上言說,而盧梭則更進了一步,在合法性或道德的意義上否定強力可以構成權利。盧梭在書中提出了社會契約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即「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他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並且由於這一結合而是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自己本人,並且仍然像以往一樣的自由。」 盧梭是要在個體自由的世俗基礎之上建立政治共同體的秩序,使得個體的自由不妨礙這種政治共同體秩序的建構,同時已經建立的政治共同體的秩序又不至於危害個體自由,個體的自有與共同體層面的整體的自由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人們高度集合成了一個意志,即「公意」——這是共同體本質意義上的最高意志,而不同於代議制民主程序產生的統計意義上的「眾意」。

為求此目的,盧梭反對代議制民主和社會中間組織,主張直接民主和政治參與。因此,在社會契約的具體內容上,盧梭便堅持「每個結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權利全部都轉讓給整個的集體。……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並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間,這一結合行為就產生了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 我們看到盡管盧梭的邏輯是堅持在個人自由的世俗基礎上建立政治共同體的秩序,但是他所描述的這一過程卻充滿了神聖性。如果說霍布斯的社會契約過程充滿一種「恐嚇氣氛下」(這可以理解為是霍布斯所故意製造的)的功利選擇以及洛克的社會契約過程是人們相對從容的工具理性過程,那麼盧梭的社會契約則是一次道德的轉化,即被文明所扭曲的人性在締結社會契約的一瞬間,由於個體所擁有的全部都已讓渡給一個「道德的和集體的共同體」並且個人也立即的成為整個共同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於是我們看到,作為共同體成員的每一個人都彷彿立即分享了他們集體表演的「道德轉化」的結果。這是一個極其精緻的邏輯想像,也因此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實際上成為三個版本的社會契約論中最富美感的一個,盧梭所提出的整體性的社會改革方案也是那麼的激動人心。後來的法國大革命中羅伯斯比爾的實踐 便充分展示了盧梭理論的巨大沖擊力,盡管這種巨大的沖擊力常常是破壞性的。

盧梭版本的社會契約論的最大問題在於無論在民族國家的規模上得到政治實現,因為直接民主受到特定的時空的限制,只能在「小國寡民」的條件下(比如希臘城邦)實現。代議制民主在後來的政治實踐中被證明可以較好的解決現代政治共同體的秩序建構問題,同時又能夠較好的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對於代議制政府,密爾 在理論上作了必要的展開,這里不再贅述。

這是我復制的,感謝原作者啊!!!!O(∩_∩)O~

2. 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自然法和契約論的異同

自然法既不是神學,也不是科學理論,而是一種法哲學,即超驗的和先驗的理性與人類人性化一致性原理,從而解釋從動物的自然狀態到人的社會狀態的轉變過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近代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機制的理論——契約論。基於西方文化傳統,自然法實質上就是克服人性與神性的必然分裂、維持社會意識形態統一的理論,把激烈的變革精神實現在理性的政治行為之中,為劇烈的社會變革提供了平穩的意識形態過渡, 即以意識形態革命代替了社會暴力革命。神學和科學對此都無能為力,自然法和契約論實際上以法哲學的性質,承擔了這個偉大的任務。自然法並不是真接以法哲學的形式出現的,從儒學社會學的角度看,這種隱含的法哲學性質,成為了近代以來西方主流社會政治制度中基本法——憲法的前提。

自然法的理論根基是西方文化的本質——知識理性,而這是科學和神學能夠共享的。我們可以從大量的對自然法闡述的理論中看到,動物狀態(包括混亂和沖突)在自然理性的意義上是秩序,而社會狀態在人的自覺理性上也是秩序,自然界的法與社會中的法是自然一致的,這種統一性就是關系和關系過渡中法哲學意義上的理性。

真正具有理論意義的論述,是從社會結構如何區別於叢林狀態開始的。近代大多數大思想家在他們的著作中,對人的社會性起源都進行了認真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個人」權利與社會權力這二個方面。對於理論家們,真正困難並不在於個人權利的起源——這是自然法理論的任務,而在於個人權利與社會權力的關系和這種關系在現實社會性中的構造:從現代法哲學的觀點看,個人是社會的本質,而權利和權力就是現實的社會關系,但從理論上弄清楚並不容易,其中關鍵在於個人的社會性如何從自然性中合理地導出,並將這種理論上的邏輯性吻合於社會現實中的體制結構,這就是契約論。

3. 求盧梭,洛克,霍布斯在自然法和社會契約論的異同(注意異和同)

1、對自然狀態的看法(異)?
2、他們都認為自然狀態是一個不能讓人專滿意的狀態,於是自然法引導屬人們訂立一個社會契約,通過普遍的同意進入政治社會,建立政府,形成國家。(同)
3、對自然權利的看法(異)?
4、對自然法作用的看法(同)?
5、社會契約的結果(異)?
可以在以上方面進行比較

4. 依法行政的理論基礎構成主要有( ) 選項: a、自然法理論 b、契約論 c、權力分立和制衡學說 d、市場經濟原

全選

5. 《政府論》為什麼會提出「自然狀態」、「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這些問題

《政府論》和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其他著作一樣,也提出了「自然狀態」、「自然法」、「自然權利」和「社會契約」這些問題,目的在於對政治權力進行追根溯源的考察並闡明建立政府的必要性和建立政府的目的。

6. 試述近代自然法與社會契約論及其確立的政治原則是什麼

帶自然法與社會契約論及其確立的政治原則,是因為社會契約論是講述法制的一些問題,探討了法制的由來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熱點內容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
上海政法學院經濟法肖 發布:2025-09-27 01:58:17 瀏覽:926
方城法院網 發布:2025-09-27 01:57:0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