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預約和本約的區別

合同法預約和本約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1-17 00:38:31

A. 預約合同與本合同的相關解釋

預約成立於本約之前,其內容著眼於向本約的發展,訂立預約的目的也在於為版締結本權約提供保障,故兩者存在一定的牽連關系。但兩者不能等同於主合同和從合同的關系。主合同與從合同之分類所依據的標准為合同相互間的主從關系,凡不以他種合同存在為前提即不受其制約而能獨立存在的合同稱為主合同。反之,必須以他種合同的存在為前提,自身不能獨立存在的合同稱為從合同[13]。主合同與從合同存在一種制約關系,而預約與本約則不同。預約訂立之時,本身就存在著本約能否訂立的兩種可能,所以預約以本約的存在為前提,本無從談起。

B. 如何認定一個合同是本約合同還是預約合同

預約合同和本約合同,此類合同是根據合同的訂立是否以訂立另一合同為內版容為標准劃分的。權預約合同,是約定將來訂立相關聯的另一個合同的合同,本約,是履行預約而訂立的合同。這類合同的意義在於,預約合同以訂立本約為債務,重在當事人之間的信用,故預約合同的債權債務不得讓與。

在預約效力的具體表現上,預約與本約有本質區別。正如預約概念所揭示,預約是為將來成立本約而訂立的合同,它所產生的當事人權利、義務均是指向在未來成立本約,因此,預約的效力表現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條件締結本約。如一個應當履行登記手續而尚未履行登記手續的合同,該合同即為預約,它所表現的效力就是當事人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使該預約之本約得以成立;如果一方當事人因其過錯而導致不能履行登記手續,以致於本約不能成立,則該方當事人就應該承擔違反預約責任。這里應當注意的是,此時本約並未成立,當事人違反的只是預約,而不是違反了本約。因此,當事人所承擔的責任只能是違反預約責任,而非違反本約責任。

C. 在合同法中,「預約」與「本約」的區別是什麼

預約。指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合同的合同。預約以訂立本約為合同義務內。預約合同的容雙方當事人均負擔訂立本約義務的,稱為雙務預約。

本約。又稱本合同,指為通過履行預約而訂立的合同。

D. 合同法:酒店訂位是預約還是本約

這個是預約抄,預約的意思是約襲定將來訂立一定的合同,那麼這個後來的合同就是本約了。
酒店訂位我們可以看做是對將來用餐或住宿的預約合同,而用餐或住宿可簡單地理解為「買賣」,我們即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訂位合同是為了完成這個買賣合同而訂立的,從出發點來區別就能清楚作出判斷。
預約約定具有合同約束力,違反預約約定,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酒店訂位我們不去了,過時不候;我們去了酒店沒位置,我們可以要求實現或者賠償。

E. 什麼是預約(預備合同)與本約(本合同)

預約合同和本約合同,此類合同是根據合同的訂立是否以訂立另一合同為內專容為標准劃分的屬。預約合同,是約定將來訂立相關聯的另一個合同的合同,本約,是履行預約而訂立的合同。這類合同的意義在於,預約合同以訂立本約為債務,重在當事人之間的信用,故預約合同的債權債務不得讓與。例如,將來欲買飛機票為本約,而預先約定將來購買飛機票,則為預約。 在預約效力的具體表現上,預約與本約有本質區別。正如預約概念所揭示,預約是為將來成立本約而訂立的合同,它所產生的當事人權利、義務均是指向在未來成立本約,因此,預約的效力表現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條件締結本約。如一個應當履行登記手續而尚未履行登記手續的合同,該合同即為預約,它所表現的效力就是當事人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使該預約之本約得以成立;如果一方當事人因其過錯而導致不能履行登記手續,以致於本約不能成立,則該方當事人就應該承擔違反預約責任。這里應當注意的是,此時本約並未成立,當事人違反的只是預約,而不是違反了本約。因此,當事人所承擔的責任只能是違反預約責任,而非違反本約責任。

F. 關於預約合同、本約合同;利己合同、利他合同

預約合同和本來約合同,此類合同是自根據合同的訂立是否以訂立另一合同為內容為標准劃分的。預約合同,是約定將來訂立相關聯的另一個合同的合同,本約,是履行預約而訂立的合同。這類合同的意義在於,預約合同以訂立本約為債務,重在當事人之間的信用,故預約合同的債權債務不得讓與。

在預約效力的具體表現上,預約與本約有本質區別。正如預約概念所揭示,預約是為將來成立本約而訂立的合同,它所產生的當事人權利、義務均是指向在未來成立本約,因此,預約的效力表現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條件締結本約。如一個應當履行登記手續而尚未履行登記手續的合同,該合同即為預約,它所表現的效力就是當事人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使該預約之本約得以成立;如果一方當事人因其過錯而導致不能履行登記手續,以致於本約不能成立,則該方當事人就應該承擔違反預約責任。這里應當注意的是,此時本約並未成立,當事人違反的只是預約,而不是違反了本約。因此,當事人所承擔的責任只能是違反預約責任,而非違反本約責任。

G. 預約和本約有什麼區別

本約是漢語詞彙來,拼音běn yuē ,指當源初的約定。
《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武 興 胡 越 之伐,將帥受爵應本約矣。」 顏師古 註:「應 高祖 非有功不得侯之約。」《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 烏孫 昆彌 翁歸靡 死, 烏孫 貴人共從本約,立 岑陬 子 泥靡 代為昆彌,號 狂王 。」
預約,即「約定將來訂立一定契約的契約」。通常,人們把將來要訂立的契約稱為本約,而以訂立本約為其標的合同便是預約。按照私法自治原則,當事人享有廣泛的合同自由,包括是否訂立合同、與誰訂立合同、訂立什麼樣內容與形式的合同的自由等。預約,無疑是對與誰和就何種事情訂立合同等作出預先安排,這似乎是對當事人合同自由進行了限制,實質上卻把合同自由運用到極至。

H. 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預約與本約的區別是什麼

‍‍預約成立於本約之前,其內容著眼於向本約的發展,訂立預約的目的也在於為締專結本約提供屬保障,故兩者存在一定的牽連關系。但兩者不能等同於主合同和從合同的關系。主合同與從合同之分類所依據的標准為合同相互間的主從關系,凡不以他種合同存在為前提即不受其制約而能獨立存在的合同稱為主合同。反之,必須以他種合同的存在為前提,自身不能獨立存在的合同稱為從合同[13]。主合同與從合同存在一種制約關系,而預約與本約則不同。預約訂立之時,本身就存在著本約能否訂立的兩種可能,所以預約以本約的存在為前提,本無從談起。‍‍

I. 最高法如何認定本約合同與預約合同

理論復上,民事主體對未來訂制立合同而達成的合意,稱作預約合同,最終訂立的合同,稱作本約合同。

以買賣合同為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當事人簽訂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意向書、備忘錄等預約合同,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買賣合同,一方不履行訂立買賣合同的義務,對方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預約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熱點內容
社會工作研究生是法碩嗎 發布:2025-08-21 02:50:31 瀏覽:570
把員工外派到分公司勞動法 發布:2025-08-21 02:49:36 瀏覽:487
婚姻法的司法解釋探望權 發布:2025-08-21 02:42:37 瀏覽:403
菲律賓移民法 發布:2025-08-21 02:14:02 瀏覽:157
國外公司法 發布:2025-08-21 02:12:03 瀏覽:171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2:06:46 瀏覽:843
法學難過 發布:2025-08-21 01:59:28 瀏覽:208
汽車維修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01:59:25 瀏覽:273
道德9年級 發布:2025-08-21 01:58:07 瀏覽:130
最高人民法院的級別 發布:2025-08-21 01:58:00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