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離婚工資平分
1. 離婚可以要求平分對方的住房公積金嗎
國務院2002年3月公布實施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住房公積金屬於職工個人內所有,住房容公積金所有權屬於限制性所有權,職工對公積金的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它作為一種個人積蓄、單位資助、專項使用的住房長期儲金,實際上就是平時收入的儲備,一部分從個人每月工資中扣繳,另一部分由單位為個人繳存,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
同時,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的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實際取得或應當取得的住 房公積金屬於其他應當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在離婚案件中具體處理住房公積金時,首先應嚴格區分婚前和婚後,離婚時分割的只是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住房公積金。因當事人離婚並不是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法定事由,故應在計算出總額後,經過折抵,由一方給予另一方補償。
2. 新的婚姻法中離婚哪些財產不平分
夫妻離婚,屬於婚前和個人的財產不平分。
《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版關系存續期權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3.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個人工資算是共同財產嗎
離婚財產分割,個人工資應當屬於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專系存續期屬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4. 新婚姻法規,離婚時哪些財產平分
兒女都何潔一人代了 還平分何潔財產平分你們夫妻財產都過分了。你要是個男人就凈身出戶打電話訴苦鬧離婚都是你還有臉分財產還能有點男人尊嚴嗎
5. 婚姻法為什麼要規定離婚財產要平分
你好,你所說的有些人不勞而獲的情況是存在的。所以,要想把共同財產變為個人財內產的方法並容不是沒有。首先,如你所說的建立一個企業。而後結婚。這樣的情況,該企業應當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我國婚姻法規定經營所得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所以在離婚時一般都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來處理。而有一種情形可以把該財產變為個人財產。就是在結婚後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書面約定將某部分或一些財產,比如你所說的企業規定為個人一方的財產。這樣。如果說在將來離婚的話,就可以對抗共同財產的主張。
6. 我一個月工資2萬元,離婚的時侯就一定要分給對方一半
1、婚姻期間取得的工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法律並未規定離婚時必須分給對方一半。
2、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雙方可以協商分割,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法院進行分割。
3、《婚姻法》相關規定: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6)婚姻法離婚工資平分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內容,」即夫妻不論結婚經過多少年,一方婚前財產仍歸一方所有。具體可分為以下四類:
1.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獲得預售房屋的產權而且完全支付了房款,婚後才實際取得該房的所有權。
3.婚前財產的孳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孳息和婚前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
4.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後表現為另一形態財產。如一方婚前的個人積蓄婚後購買的有形財產,股權轉為了貨幣,這只是原有的財產價值形態發生了改變,其價值取得始於婚前,應當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值得注意的是,婚前的個人財產在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的,離婚時,不能要求以共同財產或要求另一方以其個人財產進行抵償。而對於用婚前個人財產婚後從事投資、經營、或者婚前投資婚後獲得分紅,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7. 根據最新法律,包括最新婚姻法,離婚後,女方可平分男方的住房公積金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根據以上法律規定,雖然房子是男方父親付的首付,但是房子的房產證上寫得是你們夫妻倆的名字,也就是說這個房子是男方父親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這是毫無疑問的。離婚房產當然可以當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需要注意的是:
你的情況是婚前男方父母支付首付,而不是婚前男方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的情形,所以你這個情況不符合最高法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三)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8. 離婚的時候財產都要平分嗎
您好,對於您的問題,律師提供以下法律意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時你們的共同財產,由你們平均分配,如果是婚前財產,除非你們由特別的約定,則屬於你們個人財產。
您說的這種情況,應該屬於您的個人財產。
下面給您提供一個個人財產與共同財產的范圍情況:
一、 以下財產應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 一方的婚前財產,如一方婚前的存款、購買的房屋、汽車;
2、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 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葯生活補助費。
二、以下財產應為夫妻共同所有:(均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
1、 雙方工資、獎金所得;
2、 生產、經營的收益;
3、 知識產權的收益;
4、 繼承或贈與所得財產;
5、 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例如一方婚前購買的股票,婚後拋售所得的增值部份;
6、 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 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 夫妻一方名下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
9、 夫或妻一方在有限公司、合夥企業有出資額,或是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的獨資企業;
10、 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登記在一方名下的;
11、 發放到軍人名下復員費、自主轉業費等一次性費用,以結婚年數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
12、夫妻共同債權或其它短期收益。
還有一些婚姻法中未提到的特別情況:
(1)夫妻雙方婚後為一方購置的保險,若受益人為夫或妻一方,應根據保險類別有所區別,如果是投資型的,其收益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是風險防範或救濟性質,保險利益則應視為一方個人財產;夫妻雙方為子女購買的保險,若受益人為孩子,則該保險利益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范圍,是由監護人來管理這個保險利益,離婚後也同樣如此,誰是孩子的監護人,誰有權利掌管這部分保險利益。
(2)信託財產和信託利益。夫妻雙方在婚後可能將重要的財產委託信託機構進行信託,由於信託行為產生的收益要看委託人進行委託時指定的受益人,若受益人為委託人自己,那麼應當視為夫妻共同財產。若受益人為子女或第三人,則應當視為他人財產,不納入到夫妻共同財產范圍。
(3) 股票期權。這是一種新型家庭財產的表現形式。對於股票期權的凼義,簡單的說是:若夫妻一方在上市企業里工作,公司為鼓勵員工,給予員工在一定期限內以某一預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未來時間的公司股票的權利。那麼員工在購買這個權利後可以在行權期內行權,從而獲得一種收益。也就是授予價和行權價的差價。
8.探望權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離婚判決中未涉及探望權,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第二十六條 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
9. 新婚姻法是不是男女結婚後一方所賺的所有資產萬一離婚都必須平分資產有沒有婚後不平分給對方的方法
婚後財產 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取決於夫妻間的約定及法律的規定,具體如下:
如果有婚後財產協議明確約定了婚後夫妻各自的收入怎樣分配,那麼婚後取得的財產需要按照協議的約定分配;
如果沒有婚後財產協議或者協議約定無效時,就要遵循《婚姻法》以及《婚姻法》解釋的規定。
第一:法律規定
1.婚後取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由《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具體包括: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 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2.婚後取得的財產屬於夫妻一方財產的,由《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具體包括:
(一)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二)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三)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四)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二:《婚姻法》解釋規定
1.《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下列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則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2.《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
(一)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且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為夫妻共同財產
(二)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為夫妻共同財產
3.《婚姻法》解釋三第五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認增值外,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4.《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出資份額按份共有。
以上幾種情形基本上歸納了屬於共同財產的情形,但是現實生活是豐富多變的,不可能全部歸納在上述五種情形,具體的情形還需要仔細的分析歸類。
10. 新婚姻法是不是男女只要結婚後一方所賺的全部資產萬一離婚都必須平分
是啊!所以結婚前找對人,做好各方面准備和承受一切後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