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婚姻法男權
Ⅰ 新婚姻法誰制定的那個人是不是打算搞小三真是越來越男權社會了
Ⅱ 新婚姻法出台,有女兒的家庭表示是不是得給女兒備個婚房以防萬一呢
新婚姻法出台,有女兒的家庭表示的確應該給女兒備個婚房以防萬一。
前段時間,新婚姻法推出了新規,在離婚後財產的分配上,主要體現在幾下幾點上:
1、婚前財產,如果房子由男方購買,那麼在離婚的時候,房子應該全部歸屬男方,女方不具有財產分割權。
這似乎對女性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有的女性為了照顧家庭,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事業,而男方一門心思撲在事業上,可以極大地提升賺錢能力。因此,當兩人感情破裂的時候,走到了離婚的地步,如果家裡沒有夫妻共同購買的二套房,沒有多餘的存款,女方就可能會比較慘,會「凈身出戶」,無房無車無歸宿,還會因條件太差,拿不到孩子的撫養權。
其實,對於女性而言,新婚姻法的出台,這也是對女性的獨立意識非常重要的,要求女性不能在婚後過度依賴丈夫。同時,新婚姻法對於女性其實也是公平的,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如果是女方父母購買的房子或車子,一旦離婚也只屬於女方,不予分割。從這里來看,有女兒的家庭,給女兒備一個婚房,其實也是可以的。
Ⅲ 感覺在婚姻法很不維護男性,其他法也偏向女性。
根本就沒有男女平等,只有女權,男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死侍。婚姻需要愛,離回婚才需要平答等。那些用2000年男權來訴苦的女性也是夠了,中國可是經歷過數萬年的女權,前人做的事,關當下人毛事?男權女權本質還是生產資料決定的(我說的生產資料是指創造物質或者精神的滿足的能力)。現在的婚姻法只是保護背叛者和投機者,無關男女。
Ⅳ 我感覺中國的婚姻法太不完善了,為什麼一方出軌,只能受到道德的淺責,而受不到法律的制裁正因為這樣讓
為什麼中國的婚姻法偏向強勢一方?
在中國,女性在跟男性一樣工作的同時,還要承受絕大多數甚至全部的家務,而女性對家庭的付出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能也不該索要報酬。同時女性在生育方面付出的巨大精力,失去的工作、晉升機會,因生育對身體造成的損失,和家務一樣都得不到社會基本的尊重和認可,也因為這些因素,加上社會的歧視和用人單位承擔的女性生育成本,基本決定了女性不會有太多機會在收入上超過男性,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女性都是弱勢群體。由於婚姻產生的損失,全部由女方一個人擔是不公平的,就算是保姆,每個月也有好幾千塊工資還包吃的吧?在這里,也沒有幾個人敢當全職太太,因為會被丈夫瞧不起,說你沒本事,你也沒資格用他的錢,因為這錢不是你直接掙的。而當你將重心完全傾向事業的時候,他立馬又會抱怨你太好強,不照顧家庭和孩子,不夠溫柔。在這里,我們一方面像男人一樣工作養家,一方面還要為家庭當牛做馬,成了男人和女人的結合體。
只有在這樣一個可笑的地方,才會出現男性把妻子掃地出門不予任何補償的怪事,而且這種怪事還得到了大量男性以及少量女性的支持。或許有些經濟狀況良好的女性會覺得,這樣對你們也有益,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那些已經被傳統婚姻榨乾的婦女,和那些被男權思想的父母以及貧窮剝奪了教育權、事業權和思想權的女性,她們不得不在婚姻中當一個賢妻良母,可中國又不認可這種付出,她們的處境會有多被動?而且你們經濟條件好,你們買了房,就能讓丈夫自己安個子宮幫你們生孩子了嗎?就能讓丈夫帶孩子了嗎?就能讓丈夫替你承擔生育養育損失了嗎?就能讓孩子跟你們姓了嗎?就能讓孩子叫你父母為爺爺奶奶了嗎?就能讓自己的父母成為丈夫的義務了嗎?就能讓丈夫家暴就去坐牢嗎?就能讓丈夫承擔家務嗎?就能避免丈夫可能轉移財產的情況嗎?實際上對於有房的女性來說,在中國的現狀和風俗中這種婚姻法也只是讓男方多佔了一層經濟上的便宜而已,稱不上有利,並不能改變你為了丈夫家養育子女付出巨大精力和犧牲卻絲毫得不到補償甚至一點感謝的事實。
婚姻法本質應該是以保護婦女兒童以及弱勢群體的利益為優先,但在這里變成了保護男性和強勢群體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