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汽車買賣合同法

汽車買賣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19 17:17:15

『壹』 因買車發生糾紛,請問汽車買賣合同糾紛怎麼解決

您好,
一、 汽車買賣合同糾紛協商
協商是指當事人雙方根據自願原則,按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自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
保管合同糾紛的協商解決是指當保管合同違約現象出現後,違約方應主動與受害方取得聯系,向其說明違約的原因和理由,並積極主動地表示願意承擔違約責任,以取得對方的諒解,而受害方在發現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後,也應當及時與違約方取得聯系,迅速與對方協商以合理解決糾紛。當事人的協商解決是基於雙方自願,因此,這種方法是一種最為行之有效的解決合同糾紛的方法。協商解決既不傷害雙方當事人的感情,有利於將來繼續合作,同時它與仲裁、訴訟相比,省時、省力、省錢。但是,在採用協商解決保管合同糾紛時,也應注意一些基本原則,這就是合法原則、自願原則和平等原則。所謂合法原則是指當事人在協商解決保管合同糾紛時,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所達成的協議的內容也應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的要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弟三者的利益:自願原則是指保管合同方當事人在協商解決合同糾紛時應完全基於自己的意志,並沒有受到對方的強迫、威脅或其他的外界壓力。
二、汽車買賣合同糾紛調解
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自願通過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說服教育,在提高認識。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從而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調解一般應遵循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明確責任的原則,自願的原則和合法的原則。
調解通常分為民間調解、行政調解、仲裁機關的調解和人民法院的調解四種。對於民間調和行政調解所達成的協議,通常不要求具備某種特定的形式,因為這種調解一般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當事人可以拒絕執行調解協議。但是,對於經過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調解而達成的協議,卻要求依法製作調解書,因而這種調解協議書一經送達並簽收即產生法律約束力,當事人雙方均應自覺履行協議,否則,對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這種調解書的製作一般包括以下內容:雙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的姓名和職務;合同糾紛的主要事實與責任;經過調解達成協議的內容;仲裁費、訴訟費其他費用的負擔等等。調解書不同於協商達成的協議就在於雙方當事人協商達成的協議完全沒有法律約束力,而調解書有些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具有強制執行性。
三、汽車買賣合同糾紛仲裁
保管合同糾紛的仲裁是指保管合同糾紛的當事人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以協議的方式自願將合同爭議提交仲裁機關,由仲裁機關居中按法定的程序作出裁決,從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項法律制度。
理解仲裁製度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意願協議為前提,也就是說,仲裁機關的受理必須有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一致達成的仲裁協議和申請,仲裁機關本身不能依職權行合。沒有當事人合法的仲裁協議,仲裁機關就無權進行仲裁:《仲裁法》第4條明確規定:「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仲裁機關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有裁決權這也就是說,當仲裁機關不能通過調解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時應及時地依職權對合同爭議的事實作出判斷,對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裁決,且仲裁裁決書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仲裁作為一種最為常見和有效的解決糾紛的方法是因為它把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法律的強制執行力有效地結合起來了。對保管合同糾紛進行仲裁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保管合同發生糾紛時,當事人雙方在選擇仲裁方式,仲裁機構和仲裁人員以及在仲裁過程中達成的調解協議,均需出於雙方當事人的完全自願。根據《合同法》規定,保管合同發生糾
紛時,當事人可通過協商或調解解決,在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凋解解決的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的仲裁條款或事後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這里所要求的仲裁條款或仲裁協議就反映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2)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精神在仲裁活動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平等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當事人雙方在訴訟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即無論當事人是公民還是法人,也無論其經濟實力是強是弱,更不管其經濟性質如何,在仲裁活動中都處於平等的地位,平等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和履行其應盡的義務。第二,仲裁機關必須切實保障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如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為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權利提供必要的條件等等。
(3)先行調解原則
所謂先行調解是指仲裁機關在作出裁決前,根據案情的可能或雙方當事人的自願,應當先行調解,以便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解決糾紛:《仲裁法》第51條對此作了規定,即「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當事人願意調解的,仲裁應當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4)仲裁權獨立的原則
仲裁權獨立是指仲裁機構依法獨立進行仲裁,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主要表現在仲裁機構相互之間沒有隸屬性;仲裁機構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機關對案件的處理行一裁終局制,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且不存在復議和上訴的問題、至於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朽,法律是賦予其效力的,保管合同糾紛的當事人應當按照仲裁文書中規定的時間自行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面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四、汽車買賣合同糾紛訴訟
訴訟即通常所說的打官司,是合同糾紛最終的解決途徑。
只要當事人協商不成,合同中沒有規定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均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人民法院的審請活動,使合同糾紛最終得到公正合理自勺解決,一般保管合同糾紛法院的民事審判庭審理,人民法院審理保管合同糾紛案件時,首先應確定其是否有管理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25條的規定保管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對管轄的人民法院進行選擇,但這種選擇必須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
當事人既可在合同訂立時以合同條件的形式確定管轄法院,也可在合同糾紛發生後以書面形式選擇具備的管轄法院,但如果沒有這種選擇,那麼案件就應由被告住所地屬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人民法院在確定廠管轄權後,通常按照普通的民事訴訟程序對保管合同糾紛進行審理,作出生效的判決。
在強制執行過程中,法院有權採取如下措施:查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搜查被執行人隱匿的財產;強制被執行人交付執行文書中所指定的財產或票證;強制遷出房屋或退出土地等。

『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汽車買賣未辦理過戶手續買賣合同是否有效的司法解釋

《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10條規定了機動車等特殊動產多重買賣優先保護順序的解釋規則。第(一)項規則是,先受領交付的買受人優先,其法律根據是物權法第23條,買受人因受領交付已經取得機動車所有權;第(二)項規則是,均未受領交付情形,先辦理所有權過戶登記的買受人優先,其法律根據是物權法第24條的反對解釋,辦理所有權登記的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三)項規則是,均未交付、均未辦理過戶登記情形,合同成立在先的買受人優先,法律根據是合同法第110條;第(四)項規則是,交付給買受人之一後,又登記過戶給別的買受人的情形,受領交付的買受人優先。現在的問題是,質疑第(四)項規則,是否與物權法第24條關於登記對抗原則向沖突?
請特別注意第(四)項規則的適用條件是:「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之一,又為其他買受人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例如,張三把汽車出賣給李四並交付,按照物權法第23條的規定,交付發生所有權變更,買受人李四依法得到了汽車的所有權,同時出賣人張三已經喪失了所有權。已經不享有汽車所有權的張三,再簽訂第二個合同,將自己沒有所有權的汽車出賣給王五,構成合同法第51條規定的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合同,權利人李四當然不可能予以追認,因此第二個買賣合同無效。這種情形,買受人王五不構成善意,因為是買賣二手車,按照社會生活經驗,一定要先看汽車,看上哪輛車買哪輛車,而不是僅憑出賣人有車證就購買。按照物權法第106條善意取得的規定,購買動產情形的「善意」是「信賴佔有」。買受人王五簽訂合同時出賣人並未佔有那輛汽車,當然談不到「信賴佔有」。因此,買受人王五不可能依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汽車所有權。當然應當保護因受領交付已經取得汽車所有權的買受人李四。可見,此項解釋規則的法律根據,是物權法第23條、合同法第51條,再加上物權法第106條。應當肯定,《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10條第(四)項規則,是正確的。

『叄』 二手車買賣協議是否有法律效益

一、轉讓和買賣二手車即使不過戶,只簽訂轉讓協議,這樣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二、原因:根據協議的定義就可以看出協議等同於合同。

定義:協議是在法律上是合同的同義詞。只要協議對買賣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作出明確、具體和肯定的約定,即使書面文件上被冠以「協議」或「協議書」的名稱,一經雙方簽署確定,即與合同一樣對買賣雙方具有約束力。

三、注意事項:協議一旦達成法律是默認生效,如果車輛出現重大事故則原車主承擔法律責任,故車主簽完協議後就及時過戶保障自己的權益。

法律規定

一、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當責任的請示》收悉。經研究認為:

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當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是違反有關行政管理法規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31日

二、《侵權責任法》第50條「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並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

(3)汽車買賣合同法擴展閱讀:

車輛登記證書,2002年底之前的車輛沒有車輛登記證書,所以需要攜帶上述賣方的其他手續進行登記證書的補辦,登記證書辦理完畢之後才能進行過戶。

車輛行駛證,車輛交易需要在年檢有效期間內,行駛證要有年檢有效期證明。

車輛購買原始發票或上一次過戶票,如果賣方不慎丟失,個人可以書寫證明並簽字,單位需要在證明上加蓋單位財務章。

車輛購置附加費證明,一般車主往往忽略這個它,但是交易中這個手續審查是必要的,一般來說正規交易車輛都有這個手續,但是特殊的「黑牌車」、走私車、罰沒車沒有這個證明,需要繳納購置附加費然後出具證明才能過戶。

車船使用稅,如果沒有繳納到交易當日,需要補辦。

車主身份證,如果車主身份證到期可以用臨時身份證,單位如果變更名稱或倒閉需要開具工商部門的證明。

1、辦理正常過戶手續

先到車輛所在地的舊車交易市場審核相關車輛,確定該車為正常合法的車輛。在交易市場繳納交易費並拿到交易發票。

2、辦理行駛證變更

帶著交易發票和買賣雙方的相關資料原件和復印件到車輛所屬車管所變更車輛行駛證。

3、保險變更

在車輛對應的保險公司變更車輛投保人。若無保險變更通知單,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手車買賣規范合同

『肆』 車輛買賣協議在法律上有效嗎

1、一般來說,簽訂協議的主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簽訂協議是真實意思表示、協議內容不內違反法容律規定,該協議就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如果對生效時間未作特別約定,則協議自訂立時即生法律效力。
2、要注意如果協議書中所約定的「車」為機動車,根據相關規定需要辦理過戶登記的,應當及時辦理過戶登記。否則,雖然買賣協議生效,但因未辦理過戶而不能產生物權變更的效力。
建議持相關材料當面咨詢一下律師,以更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伍』 抵押車 買賣合同法

根據擔保法規定:
第四十九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第五十條 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
第五十三條 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的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抵押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抵押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第五十四條 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按照以下規定清償:
(一)抵押合同以登記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二)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的,該抵押物已登記的,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清償;未登記的,按照合同生效時間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抵押物已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

『陸』 請問大家簽的這個汽車買賣協議在法律上生效嗎

在法律上這個錢能拿到嗎?
理論上說如果賣方履行了合同義務
買方需要履行支付義務的
這個協議在內容上除沒有違約責任外沒有什麼問題

『柒』 二手車買賣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有,但是,必須在雙方自願情況下,沒有顯失公平,啦合同就成回立,就算別人出答事,你也沒事,但是,如果別人在開走的時候,你要是知道他沒有駕照,還給他開,並在開回途中出事,你要付一定的責任,其他的就不管你的事了

『捌』 汽車買賣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的法律依據

基於合同法中的法定解除權和約定解除權。出現法定事由或者約定事由就可以行駛解除權了。

『玖』 二手車買賣不過戶只簽訂買賣協議是否受法律保護

這個買賣協議是具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所以協議是有效的,但是車不過戶可能會對以後的所有權歸屬產生糾紛,建議還是及早辦理過戶。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條規定,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方式轉讓並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交警部門做出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而定,由新車主承擔 但須舉證。

(9)汽車買賣合同法擴展閱讀:

二手車過戶辦理流程:

1、來到過戶大廳後,出示相關材料領取一張《XX市舊機動車買賣合同》,雙方各自填寫資料。填好後,拿上以上所有的資料就可以去辦理「轉移受理」。

2、直接將車開到過戶驗車處,工作人員會對車輛進行檢查、拓號、拆牌和照相,需繳納35元的拓號費。領取車輛照片,貼於檢查記錄表上。這些辦完後,可以將車停到停車場,進入過戶大廳辦理手續。

3、取號機取號之後,拿著相關材料排隊繳納過戶費。二手車過戶由排量、年限決定,費用從180元到980元不等。其中1.0L以下排量收費200元左右,1.0L-1.9L排量收費400元左右,2.0L-2.9L排量收費600元左右,3.0L及以上收費800元左右。年限越長的車過戶費越便宜。另外,過戶費各個交易市場略有不同。

4、轉移受理:需要的材料有機動車注冊、轉移、注銷登記表/轉入申請表,檢查記錄表,原登記證,原行駛證,原車主身份證,原車牌號,車輛照片,交易市場過戶發票。

5、車主把相關的檔案帶回要上戶的車管所本地,如數上繳,並辦理車輛的上牌手續即可。

過戶五要點:

一、產證要合法產證上的鋼印號、發動機號、登記日期,這都是需要特別關注的要點。除了要核實之外,還要注意是否有塗改痕跡,出現塗改痕跡基本可以和交易陷阱劃等號了。

二、車輛購置稅一定要檢查一下原車的稅單,有些車原來沒有交過購置稅,在過戶後這些未交稅、免交稅的車輛會被要求補齊購置稅,這可是一筆為數不菲的支出,所以誰來補交的問題一定要確定。

三、養路費對於養路費這塊內容基本沒有空子可鑽,只要注意看一下繳費憑證,上面清楚地記錄了養路費的期限,就可避免糾紛的發生。(如今養路費已取消)

四、保險過戶應及時辦清二手車過戶手續,以免索賠時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五、車輛本身抵押車輛、被監管車輛是被禁止交易的。車輛信息可通過車管所查詢。

參考資料:網路-二手車過戶

熱點內容
勞動法緩刑前工齡清零 發布:2025-08-22 23:10:03 瀏覽:872
會背道德經 發布:2025-08-22 23:09:14 瀏覽:762
催收貸款通知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23:03:18 瀏覽:7
施工安全協議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23:01:54 瀏覽:775
網貸律師在線咨詢免費 發布:2025-08-22 22:58:01 瀏覽:84
婚姻法的作用和意義 發布:2025-08-22 22:53:52 瀏覽:356
勞動仲裁崑山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2 22:41:01 瀏覽:427
新編經濟法教程相關題庫 發布:2025-08-22 22:28:46 瀏覽:583
合同法關於繼續履行 發布:2025-08-22 22:16:31 瀏覽:39
未檢民法典 發布:2025-08-22 22:11:05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