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九條

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九條

發布時間: 2021-01-19 20:30:06

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

您的問題沒有問明白:
您是請問「婚後共同所有財產夠買的房屋,房屋權登記在一方名回下」,房屋是否為夫妻共答同財產?如果是這樣情況,房屋是夫妻共同財產。
您還是想問「婚前房子的承租人不是夫妻任何一方,婚後由共同財產購買房屋」,則房屋的權屬問題?這種情況下,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❷ 《婚姻法》第十九條問題

是的!因為夫妻內部財產的約定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而且對於第三人知道該項約定的,回夫或妻一方要承擔舉證責答任。但要注意的是,該約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如果該約定不明,即約定不能清楚指明某項財產歸誰所有,那麼該項財產就要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來劃定究竟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夫妻個人財產。

❸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和解釋二條例還有效嗎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二和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不沖突的部分仍然適用。相沖突的部分內不再適用。容

來源宿遷律師網頁鏈接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九條規定: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❹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出台後,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第十九條還有效么

新法優於舊法,參照

❺ 我想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的理解與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3〕19號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准許。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後,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將婚姻無效的情形告知當事人,並依法作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無效婚姻案件,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對婚姻效力的認定和其他糾紛的處理分別製作裁判文書。

第五條 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死亡後一年內,生存一方或者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利害關系人依據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的,利害關系人為申請人,婚姻關系當事人雙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為被申請人。

夫妻雙方均已死亡的,不列被申請人。

第七條 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關系分別受理了離婚和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的,對於離婚案件的審理,應當待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案件作出判決後進行。

前款所指的婚姻關系被宣告無效後,涉及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應當繼續審理。

第八條 離婚協議中關於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九條 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第十一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第十二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知識產權的收益",是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實際取得或者已經明確可以取得的財產性收益。

第十三條 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葯生活補助費屬於個人財產。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以夫妻婚姻關系存續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數額為夫妻共同財產。

前款所稱年平均值,是指將發放到軍人名下的上述費用總額按具體年限均分得出的數額。其具體年限為人均壽命七十歲與軍人入伍時實際年齡的差額。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分割共同財產中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時,協商不成或者按市價分配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合夥企業中的出資,另一方不是該企業合夥人的,當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其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對方時,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的,該配偶依法取得合夥人地位;

(二)其他合夥人不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受讓權的,可以對轉讓所得的財產進行分割;

(三)其他合夥人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但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可以對退還的財產進行分割;

(四)其他合夥人既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又不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視為全體合夥人同意轉讓,該配偶依法取得合夥人地位。

第十八條 夫妻以一方名義投資設立獨資企業的,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在該獨資企業中的共同財產時,應當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一方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後,由取得企業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二)雙方均主張經營該企業的,在雙方競價基礎上,由取得企業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願意經營該企業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十條 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並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准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第二十一條 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

當事人就前款規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後,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後,基於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二十六條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後,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一年後提出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 夫妻一方申請對配偶的個人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採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損失的范圍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財產擔保數額。

第二十九條 本解釋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❻ 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 什麼制度 含義 法律特徵

我國新婚姻法第19條是這樣規定的: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 以及婚姻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夫妻約定財產制是指:夫妻以契約方式,約定婚前財產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 歸屬、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債務的清償,婚姻解除後財產清算等事項,並排除法定財產制適用的制度。按照民法精神約定財產制優於法定財產制,在約定不違法時,有約定的按約定,無約定按法定。
(1)地位不同。新《婚姻法》把約定財產制提升到與法定財產制同等的法律地位, 而舊《婚姻法》規定的約定財產制,只是法定財產制的附屬和補充。
(2)種類不同。新《婚姻法》第19條規定的約定財產制的種類有三種:一種是約 定財產歸各自所有;二是約定財產歸共同所有;三是約定財產部分歸各自所有,部分歸共同所有。而舊《婚姻法》採取的是開放式的夫妻約定財產模式,約定的范圍和種類由夫妻雙方自由確定,這種模式對於保護交易安全和第三人利益,以及防止夫妻之間簽訂不平等條款極為不
(3)效力不同。新婚姻法第19條對有約定效力做出明確規定。財產約定對夫妻雙 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對於對外效力(即第三人的效力)視情而定。如果第三人知道約定的,產生對抗效力;如果第三人不知道該約定的,不產生對抗力。而舊的《婚姻法》對夫妻財產經約定的效力不作任何規定,以致在理論罰和司法實踐中產生各執一端,各有理解的不利後果。
(4)方式不同。新《婚姻法》第19條明確規定,約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而舊《婚 姻法》對約定的方式沒有作出規定,任由當事人自由選定。
(5)約定財產制的約定時間、約定內容以及約定方式的規定

❼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是什麼意思

一、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是什麼?
第十九條【夫妻財產約定】夫回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答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三款指的就是: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二、離婚財產分割注意什麼?
1、確定分割的原則和標准;
2、婚姻存續期間,承擔義務較多的,可以要求補償,多分些財產;
3、對方如存在重婚、與他人同居等過錯,無過錯一方,可以要求賠償;
4、離婚後一方生活有困難,可以從幫助的角度多分些財產;
5、跟子女的一方、婦女一方,在分房、財產可適當照顧;
6、財產分割最好找一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或律師做中證人,主持分割。

❽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19條如何理解

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屬於夫妻的個人財產不會因為婚姻關系的存續而變為夫妻共同財產,主要針對的是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的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❾ 新婚姻法解釋二全文

我們結婚20多年,但是沒有結婚證,有三個孩子都也成年,最近因感情不和,我想離婚,我想問問我們在新婚姻法里屬於什麼

❿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中華人民復共和國婚制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共三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01〕30號(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3〕19號(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1〕18號(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熱點內容
公民的法律責任分類 發布:2025-08-23 01:12:51 瀏覽:762
紅色律師 發布:2025-08-23 01:09:49 瀏覽:21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入 發布:2025-08-23 00:49:04 瀏覽:256
渝水區人民法最新情況 發布:2025-08-23 00:42:03 瀏覽:584
紅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3 00:39:47 瀏覽:45
會計人員簽名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38:23 瀏覽:21
民主是法治 發布:2025-08-23 00:38:21 瀏覽:709
銷售公司員工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8-23 00:37:28 瀏覽:762
法官權利和義務 發布:2025-08-23 00:28:09 瀏覽:76
審判權和司法權 發布:2025-08-23 00:21:04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