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中精神撫慰賠償

婚姻法中精神撫慰賠償

發布時間: 2021-01-20 01:39:46

Ⅰ 精神賠償可以寫入離婚協議書里嗎

精神賠償可以寫入離婚協議書里。
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在婚姻關系中因夫妻一方的過錯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給對方造成損失時,無過錯方在離婚時有權請求過錯方對其進行賠償。《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離婚損害賠償是否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婚姻法》未作明文規定。但離婚對當事人精神上造成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從理論上來講,離婚損害賠償當然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因為婚姻以終身結合為目的,在由於一方的重婚、婚外同居、虐待、遺棄等違法行為導致中途離異時,另一方必定在精神上遭受極大的痛苦。據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因此,如果一方有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而導致離婚,給另一方精神上造成嚴重損害時,另一方在離婚時可以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Ⅱ 女方可以要求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嗎

女方可以要求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指婚姻關系的一方當事人實施了對另一方諸如通姦、姘居、重婚、遺棄、虐待或謀殺等侵害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並造成無過錯方精神痛苦和內心創傷,過錯方給予無過錯方的撫慰性質的賠償。離婚精神損害賠償,能使有過錯方受到經濟上的制裁,使無過錯方得到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有利於有效地維護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 婚姻法關於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規定 《婚姻法》第三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件時,應當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等規定中當事人的有關權利義務,書面告知當事人。在適用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時,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 (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於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離婚也不基於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後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 (三)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基於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後一年內另行起訴。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是因法定過錯行為導致離婚而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這種法律責任的承擔不應受婚姻關系解除方式的限制,也就是說賠償適用於協議離婚。需要指出的是,在協議離婚時,是否給與賠償,由當事人雙方協議約定。如果無過錯方不願意放棄該項請求權的,夫妻雙方應該將賠償問題與是否同意離婚、財產分割、子女撫育問題一並同時達成合意。否則,視為放棄賠償請求權。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 第一,加害人過錯程度。可以作為對加害人制裁輕重的指標。過錯嚴重的,給受害人造成情緒傷害,造成受害方嚴重精神利益損害的,應酌情增加撫慰金的數額;如果加害人只有輕微過失,撫慰金數額也可相應減輕。 第二,精神受到損害的程度。可以考慮受害人所遭受精神傷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是否出現憤怒、恐懼、焦慮、沮喪、悲哀等情緒障礙;是否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損害導致身體患病;是否精神抑鬱、恍惚,影響工作和生活;是否有精神疾病等等。由於其損害結果涉及人的身體和精神方面,必要時可委託醫療單位作出相應判斷。 第三,具體的侵權情節。如重婚與通姦相比,重婚過錯行為更為嚴重,危害性更大,屬情節惡劣。而通姦行為相對來說,其情節較輕。 第四,其他相關因素。如雙方結婚年限,雙方結婚時間長短,雙方婚後的感情,無過錯方對婚姻生活的付出等等因素都應當作為賠償考量因素。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多少條規定的給予精神賠償

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主要涉及對精神損害的賠專償。現行婚姻法中屬涉及到精神賠償的規定在第四十六條中,具體規定如下 :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Ⅳ 婚姻法中對和有精神病一方離婚有經濟賠償嗎

你好,法院一般不會輕易認定對方隱瞞病情,不但沒有經濟賠償,可能會要專求另一方給予精神病人一次屬性的經濟幫助。我國《婚姻法》當眾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至於補償的數額,應根據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收入多少、家庭經濟狀況、經濟能力、子女負擔等各方面綜合考慮確定。

Ⅳ 離婚涉及到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是多少

您好,
在我國,確定離婚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時,應該考慮如下幾方面的因素:過錯方實施過錯行為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無過錯方對離婚是否有可歸責的過錯。過錯方的經濟支付能力等等。

關於精神損害的法律規定:
從《婚姻法》第46條的內容來看,只有在實施家庭暴力致害或虐待遺棄致害時才會產生治療費用等物質損害,而重婚、與他人同居、以及家庭暴力、遺棄虐待等都會產生精神上的痛苦,所以產生精神損害,因而對精神損害的賠償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由於精神損害賠償無法有形地去把握,問題就顯得更為復雜。
《婚姻法解釋(一)》第28條中指出,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盡管《精神損害賠償解釋》中第10條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應根據以下因素確定: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所造成的後果;過錯方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及當地平均生活水平。但具體到離婚損害賠償中,上述考慮因素可能還不夠具體和妥帖,需要結合離婚損害賠償的具體實踐進行、特定化。
確定精神損害的原則
結合《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和司法實踐的情況,在離婚損害賠償中確定精神損害賠償一般應該遵循如下原則:首先是適當補償的原則。由於精神損害具有無形性,無法完全對應於金錢計算數額,因而所謂的精神損害賠償具有很強的補償性質,從最終的效果上看,也只能是適當補償受害人所受的精神損害。其次是慎用自由裁量的原則。由於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沒有法定的統一標准,因此法官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餘地較大,這就需要法官在判斷此類案件時慎重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以避免畸重畸輕。最後是實質公平原則。公平原則是審理民事案件普遍適用的原則。但在離婚案件中,訴訟主體本身社會地位的不平等決定了更需從實質公平的角度適用這一原則。眾所周知,由於長期受封建傳統意識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男女在政治、經濟、社會上仍呈現著不平等的現象,尤其是婦女和未成年子女在離婚案件中相對處於弱勢。因此,在離婚案件中適用公平原則時,如果無過錯方為女方,應考慮婦女本身所處的不利狀況,確定給其相對較高的賠償數額,以彌補其精神損失,使其精神上得到撫慰,以示公平。
確定損害金額的因素
確定了大的原則之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具體的因素了。在我國,確定離婚損害賠償金的數額時,應該考慮如下幾方面的因素:第一,過錯方實施過錯行為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比如過錯方除了犯重婚、與他人同居的過錯行為外,還對無過錯方實施家庭暴力,在此種的情況下,無過錯方受到的精神傷害應該是特別嚴重的,應對其給予較多的精神賠償費。第二,無過錯方對離婚是否有可歸責的過錯。前文的論述表明離婚損害賠償中的「過錯」,僅指實施《婚姻法》第46條所列行為而言。除此之外的其他行為則不能視為離婚損害賠償意義上的「過錯」行為,因此,離婚損害賠償中也不適用傳統民法中的過失相抵規則。但這並不排斥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金時無過錯方過失行為的參考價值。也即,當無過錯方對於離婚也有一定的責任時,法官可以考慮適當減少對其支付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第三,過錯方的經濟支付能力。如果無過錯方要求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支付會導致過錯方背負非常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導致嚴重地大幅度地降低其生活水平,則應不予支持或適當減少。第四,性別因素。一般而言,離婚會對婚姻關系的雙方都造成精神傷害,但由於男女社會角色的不同,男性在承受精神痛苦的能力方面比女性更強一些。所以,當請求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是女性一方時,應根據其性別特性給予更多數額的賠償,以體現對女性的特別保護。第五,婚姻的持續時間。婚姻關系越長,雙方對婚姻和家庭投人的就更多,因而無過錯方所受到的精神損害應該是越大的,故對其的精神賠償也應該多一些。

Ⅵ 離婚訴訟中判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婚姻法》第四十抄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Ⅶ 在什麼案件中會有精神撫恤金賠償

一、我國《民法通則》、《婚姻法》等法律法規對精神損害賠償作了簡要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精神損害賠償也作了專門的司法解釋,但目前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精神損害賠償相關問題的規定還不夠明了和完善,操作性不強,尤其是精神損害賠償金錢賠償方式的適用范圍的規定尚很不全面、具體。
二、我國現行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的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8日頒布的法釋[2001]7號《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院《解釋》),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四種情形:
1、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2、侵犯監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給監護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權或非法利用、侵害遺體、遺骨給死者近親屬造成精神損害的;
4、滅失或毀損他人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損害。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之規定,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成員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另根據最高院《解釋》的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可知,以上幾種情形均包括了精神損害賠償,符合以上范圍情形的則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反之,不符合以上范圍情形的則不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並且,精神損害賠償只限於金錢給付。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 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哪一條規定給予精神賠償

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而導致離婚的,主要涉及對精神損害的賠償。現專行婚姻法中涉屬及到精神賠償的規定在第四十六條中,具體規定如下 :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熱點內容
法官應該怎麼執法 發布:2025-08-23 03:41:55 瀏覽:401
民事訴訟法45 發布:2025-08-23 03:40:40 瀏覽:997
勞動法規定出差補助 發布:2025-08-23 03:40:28 瀏覽:406
李昌道法官 發布:2025-08-23 03:33:42 瀏覽:997
毒品賭博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23 03:33:39 瀏覽:204
勞動合同法25賠償金 發布:2025-08-23 03:32:10 瀏覽:779
社會與法凌晨發生命案下 發布:2025-08-23 03:30:31 瀏覽:349
調律師考試 發布:2025-08-23 03:20:47 瀏覽:983
發改局相關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8-23 03:03:20 瀏覽:52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六 發布:2025-08-23 03:02:3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