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2017婚姻法忠誠

2017婚姻法忠誠

發布時間: 2021-01-20 20:26:44

⑴ 婚姻法規定了夫妻忠實義務含義嗎

有的。
違反此規定需要依法承擔對應的責任。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⑵ 夫妻忠誠協議的有效條件有哪些

夫妻簽訂的「忠誠來協議」源,只是要體現了雙方真實意思,沒有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與公序良俗,沒有涉及限制人身權(比如不得離婚、不得再婚、不得參與社交活動等)的,以表示對相對人忠誠義務的協議是有效的。同時,《婚姻法》中也規定了「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法定義務,從立法本意上是支持夫妻相互忠誠的。

⑶ 夫妻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案情】張某(男)與陳某(女)結婚後,雙方簽定了一份協議,其主要內容為:任何一方都要潔身自好,不得發生婚外性行為,否則違約方應向對方補償名譽損失費及精神損失費50萬元。兩年後,張某與她人發生男女關系,被陳某發現。不久陳某起訴離婚,主張夫妻平分財產的同時,要求張某按協議另補償某乙50萬元。 【分歧】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因為《婚姻法》第四條已明確規定夫妻有忠實的義務,另外,《婚姻法》允許夫妻雙方可以自己約定財產的處理方式,擁有對財產的處理權。另一種意見認為,該忠誠協議無效,因為夫妻相互忠實並不是強制性的法定義務。 【評析】筆者比較認同第二種意見,忠誠協議是無效的。理由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可見,人身自由是法定權利而不是約定權利。因此,通過人為約定的方式來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合法的。與情投意合的異性自願發生性行為,屬於人身自由權之一,是一種基本權利,高於其它權利。不能因為要保護其它權利而限制這一基本權利。任何強行限制這些基本權利的行為,不論其表現形式如何,均是違背憲法的。夫妻忠誠協議,其實就是通過一紙協議,將夫妻雙方一些基本人身權利特別是人身自由給予限制甚至是剝奪,就其本質而言,是違背憲法的。違法的民事行為,是不能產生法律效力的。同時,人身權既然是法定權利,就只能依從法定,而不能由當事人任意約定,亦即不能通過協議來調整。再者,從定約權的角度而言,忠誠協議也是無效的。因為法律允許夫妻對財產關系進行約定,但並不允許通過協議來設定人身關系。適用《合同法》或《民法通則》中確認合同是否有效的條款來判斷有關人身自由方面協議是不是有效,顯然屬於適用法律不當。 二、《婚姻法》第四條所規定的是夫妻應當相互忠實,而非必須忠實。應當意在提倡,只有必須才是法定義務。當然,從有利於家庭和社會穩定的出度出發,《婚姻法》已將嚴重違背夫妻忠誠義務對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作了嚴格而具體的列舉,即: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除此之外的不忠實,是一些輕微的不忠實,屬於道德的調整范疇,不在法律的強制調整范圍之內。協議所指的婚外性行為,並不在列舉之中,判定不忠賠償顯然擴大了對法律的解釋。 三、夫妻忠誠協議中的補償並不是婚姻財產約定,而是一種損害賠償,不能約定,只能依法據實計算。婚姻法也確實規定了婚姻雙方可以對婚前婚後財產歸屬進行約定,這種約定所指的財產,應是具體有所指的,亦即某個或某類財產,其歸屬在約定時即已定到具體的某個人;夫妻忠誠協議中所議定的補償,則是將違約者有所有權的財產補償給了對方,與夫妻約定財產歸屬有本質的區別,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夫妻忠誠協議中所議定的補償,其本質是損害賠償,包括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賠償。且不說《婚姻法》已將就賠償的情形作了嚴格的規定,即使是擴大了應賠償的情形,通過協議預先確定今後可能發生的違背協議後的損害賠償額,也是與基本法理相違背的。這是因為,損害賠償是以損害事實為基礎,其數額不能由雙方當事人預先約定。損害賠償適用填補原則,數額上應依照法律規定的標准進行計算,當事人有多大損失就賠償多大損失,而不是憑空想像。 綜上所述,夫妻簽訂的忠誠協議是無效的。

⑷ 夫妻雙方簽訂的「忠誠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現實困惑
郭女士與湯先生在結婚前簽了一份「忠貞協議」,約定婚後任何一方出現婚外情,都要向對方賠償人民幣10萬元。婚後5年,郭女士發現丈夫在郊外另買了一套房子,常以加班、出差為由與一女子同居。郭女士向法院提出與丈夫離婚,並要求丈夫根據婚前簽訂的「忠貞協議」賠償她10萬元。郭女士的請求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嗎?
律師答疑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四條和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他人同居導致離婚的,無過錯一方可以要求對方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本案中,郭女士與湯先生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婚前自願簽訂了「忠貞協議」,且該協議不違背法律,不損害公序良俗,因此應當認為其合法有效。湯先生因跟他人同居而違反了「忠貞協議」中有關條款的規定,應該按照協議上約定的賠償數額承擔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婚姻法》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法理薈萃
在民事法律關系中,法律充分尊重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只要約定不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

⑸ 夫妻之間一方違反忠誠協議法院會怎麼處理

1.問:夫妻在婚前或婚後所簽訂的一方應當對另一方忠實,不得有婚外情,如有違反,違反的一方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的約定,是否具有可訴性,法院應否支持當事人的訴請?
答:《婚姻法》第4條所規定的忠實義務,是一種道德義務,而不是法律義務,夫妻一方以此道德義務作為對價與另一方進行交換而訂立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所以,經高院審委會討淪,已明確,(1)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規定,對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4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2)對夫妻雙方簽有忠實協議,現一方僅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為由,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除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情形外,夫妻一方在離婚案件中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或違背忠實義務為由,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或損害賠償的,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對此訴請不予處理。(4)之前已審結並發生法律效力的相關案件不再調整。
(摘自:《上海高院民事法律適用問答》(2003年第1期))
2.法律並不禁止夫妻之間簽訂「忠誠協議」,但也不賦予「忠誠協議」強制執行力
上海市高級法院在相關指導性意見中規定:對夫妻雙方簽有忠實協議,現一方僅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為由,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情形外,夫妻一方在離婚案件中以對方違反忠實協議或違背忠實義務為由,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或損害賠償的,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不予處理。
我們認為,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上述意見是適當的。夫妻之間簽訂忠誠協議,應由當事人本著誠信原則自覺自願履行,法律並不禁止夫妻之間簽訂此類協議,但也不賦予此類協議強制執行力。如果法院受理此類忠誠協議糾紛,主張按忠誠協議賠償的一方當事人,既要證明協議內容是真實的,沒有欺詐、脅迫的情形,又要證明對方具有違反忠誠協議的行為,勢必導致為了舉證而去捉姦,其負面效應不可低估。「西方國家的社會學調查統計資料表明,婚外性關系的發生率一般在40%上下,中國的這一發生率可能要低得多,但是即使只有20%的人搞婚外戀,這一法律執行起來的調查取證工作量也會達到天文數字。而如果一項法律設定而不執行,就會成為有名無實的法律。」因此,從整體社會效果考慮,法院對夫妻之間的忠誠協議糾紛以不受理為宜。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案典》,杜萬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3.認定夫妻之間忠誠協議有效,符合婚姻法的基本精神,是對婚姻法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規定的具體化
對忠誠協議認定為有效,因為其符合婚姻法的基本精神,是對婚姻法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規定的具體化。也正是由於夫妻簽訂了具體的協議,使得婚姻法上原則性的夫妻忠實義務具有了可訴性。婚姻法規定可以請求提起損害賠償的范圍只限定在重婚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等四種情形,而一般的通姦行為不在此列,即必須達到重婚或同居的嚴重程度。夫妻有關忠誠協議的約定比婚姻法規定的范圍寬泛,既包括重婚、與他人同居的行為,也包括與他人的通姦行為。雖然,違反夫妻忠實規定尚未達到重婚、與他人同居等嚴重程度的一方應如何承擔相應責任,現行法律未作具體規定,但法律也未明文禁止當事人自行進行約定。忠誠協議的約定與婚姻法的基本精神相吻合,給付的金錢具有違約賠償性質,這種協議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同時,這種協議也是屬於可撤銷的,如果當事人在協議簽訂後反悔,認為該協議顯失公平,或者是在對方要死要活、苦苦相逼情形下被迫無奈簽訂的,則可以在協議簽訂之日起一年之內提出撤銷申請。這一年時間屬於除斥期間,超過一年則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對夫妻之間忠誠協議效力的肯定,並沒有擴大現行婚姻法規定的適用范圍。對於不構成婚外同居的一般通姦行為,法院不會主動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判決夫妻中通姦一方對另一方予以賠償,也不會根據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的倡導性條款判令通姦一方承擔違反忠實義務的責任。但是,對於夫妻雙方在自覺自願基礎上簽訂的忠誠協議, 法院應當認定這種忠誠協議有效。既然其與婚姻法規定的精神相吻合,又沒有欺詐、脅迫的情形,當事人雙方願意通過忠誠協議約束自己的行為,並提前約定了違反忠誠協議行為的違約責任,法院有什麼理由否定其法律效力呢?至於違反忠誠協議行為的舉證問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法院當然不會依職權去調查,如果一方當事人主張另一方違背忠誠協議但沒有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其只能承擔敗訴的後果,法院又怎麼會陷入到「尷尬而危險」的舉證困境中呢?
(摘自:吳曉芳:《當前婚姻家庭案件的疑難問題探析》,載《人民司法·應用》2010年第1期)

⑹ 關於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的規定的案例

首先,根據你寫的,他們並沒有登記結婚,只是定親和住一起,事實上的婚版姻關系並不能權替代法律上的關系,法院時候受理了此案?如果根本沒有登記結婚,就無法獲得法律保護、所謂離婚及反訴就無從談起。
其次,如果登記結婚了,那麼彭某的主張應該得到法院的支持,是否離婚要看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破裂為准。

⑺ 違反《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義務」的糾紛案 求該題的答案

1、依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內民法院不容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2、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這里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和精神損害賠償。

3、以《婚姻法》為依據提起訴訟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必須是以離婚為前提,第三者不是配偶一方,不屬於適格當事人;依據《精神損害賠償》,第三者對無過錯方的所謂「精神損害」也無法律依據,故不得直接起訴第三者。

4、趙某起訴的時候就搞錯了,其直接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起訴就可以了。王某與張某既然已經非常同居,就符合該條第二項的情形了。

⑻ 婚姻法第四條中,「夫妻之間應互相忠實」具體什麼含義

只是一句空話而已,沒有什麼用,從法律上來講,不能以本條來作為判內決依據。
但是,如果離婚不容忠實比如與他人同居,包養等可作為財產少分的依據。僅限於法律規定的不忠實情形。
如果是小金庫私房錢、撒謊、隱瞞等沒有構成法律明確約定的情形,沒有任何事情。

⑼ 夫妻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對於婚內夫妻雙方簽署的《忠誠協議書》,如果《忠誠協議書》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內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簽容訂協議的,《忠誠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忠誠協議書》內容部分或者全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熱點內容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4-05-05 10:11:50 瀏覽:381
代繳社保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05:02:59 瀏覽:523
經濟法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是什麼 發布:2024-05-05 02:06:04 瀏覽:816
法律援助農民工存在問題 發布:2024-05-05 01:13:58 瀏覽:438
審計法治建設路徑 發布:2024-05-05 00:23:17 瀏覽:79
司法考試主觀題答案 發布:2024-05-04 23:13:15 瀏覽:229
民法典動遷 發布:2024-05-04 19:58:22 瀏覽:567
刑事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4-05-04 19:49:23 瀏覽:60
注會經濟法有幾道大題 發布:2024-05-04 17:49:19 瀏覽:640
社會與法河北邢台 發布:2024-05-04 15:26:45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