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民主和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民主和法

發布時間: 2021-01-21 09:10:21

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新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的主要表現

1.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2.擴大了人民民主權利。發展了基層民主制度。
3.加強了民主立法,通過了一系列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法規
4.借鑒和學習了西方國家民主政治中有益的具體程序和辦法。
等等

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麼歷史意義

首先,要統一思想認識。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胡錦濤總書記作了工作報告和重要講話,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十六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工作,科學精闢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明確提出了要抓緊解決的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報告和講話總攬全局、高屋建瓴、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意義深遠,為全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全面總結「十五」成績、深刻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綱領性文件。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要統一對巨大成就的認識,深刻認識理論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認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超的領導水平。要統一對發展形勢的認識,准確認識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要統一對指導原則的認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科學發展,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要統一對發展目標的認識,努力達到經濟增長登上新台階、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得到新改善、體制創新實現新突破、社會發展取得新進步、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的發展目標。

其次,要明確主要任務。一是大力推進「三化進程」。要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是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各方面對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盡快改變農村落後面貌。要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努力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城鎮發展新格局。二是大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省委、省政府按照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確立了湘西地區開發及推進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和「一點一線」地區率先發展的戰略,必須繼續加大力度,積極推進,通過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各地互相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三是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四是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發展。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五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十一五」時期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生產力發展的諸多矛盾和問題,不斷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六是著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突出加強小康湖南、生態湖南、平安湖南、誠信湖南建設;切實加強社會建設和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突出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第三,要加強組織領導。要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著力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指導實踐的本領,提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本領,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領。各地各部門在制定「十一五」規劃過程中,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防止在發展速度上搞盲目攀比、層層加碼。要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加強和改進對經濟社會重大事務的綜合協調,確保中央、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要提高處理利益關系的能力,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正確處理不同群眾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要提高務實創新的能力,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勇於探索、敢於攻堅、善於創新,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③ 談談你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

你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恢復和發展,政府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一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取得明顯進展。1999年3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載入憲法。為了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國務院於1999年7月召開第一次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並於11月發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對推進各級政府依法行政作了專門部署。2004年3月,國務院又發布了指導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的綱領性文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要求、主要任務和措施,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這些年來,國務院以《綱要》的貫徹落實為主線,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依法行政,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是政府立法為基本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從1979年到2009年8月,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了231件法律議案,制定了1133件行政法規(其中現行有效的682件);從1987年到2009年8月,國務院各部門和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報送國務院備案的規章共計26200多件。
三是政府職能逐步轉變,行政管理方式不斷創新。2001年9月,國務院開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國務院分四批取消、調整1992項行政審批,地方各級政府共取消、調整77600多項行政審批。與此同時,各地方、各部門積極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普遍建立了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採取「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等方式,簡化辦事程序,方便人民群眾;在網上開設辦事窗口,實施審批,提供服務。
四是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執法行為得到嚴格規范。1997年以來,國務院相繼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綜合執法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有效地規范了行政執法行為。
五是建立健全行政層級監督制度,對行政行為的監督不斷強化。1979年以來,國務院逐步建立完善了行政復議制度。目前,全國每年通過行政復議化解的行政爭議約8萬件,及時糾正了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1987年以來,國務院逐步建立完善了法規規章備案審查制度,一些與上位法相抵觸的法規規章得到及時處理,有效地維護了法制統一。近幾年來,國務院指導地方政府探索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初步形成了「四級政府、三級監督」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體制。
六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各地方、各部門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和部署,建立領導幹部定期學法制度並認真執行,舉辦依法行政報告會、專題講座,實行公務員錄用和領導幹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依法行政培訓,利用報刊、網路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有效地促進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的提高。
希望對你有幫助!給個好評吧,謝謝你了!

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的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堅持來和完善社會主自義民主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人民群眾特別是某些利益群體的政治需求越來越突出,這就要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客觀要求,是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保證,是推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內在要求,也是國家保持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
第三,深化各項政治體制改革。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攻堅階段,相對於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的巨大進展而言,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還需要在多個方面向深度推進。

⑤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族政治建設穩步推進的主要表現

1.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版族區域自治制度等基權本政治制度。
2.擴大了人民民主權利。發展了基層民主制度。
3.加強了民主立法,通過了一系列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法規。
4.借鑒和學習了西方國家民主政治中有益的具體程序和辦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成就」第一,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①1980年,鄧小平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重要講話,體現了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步構想;②1982年11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全面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成為中國在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④1999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采。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與法律有關的規章,形成了一個以憲法為核心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框架。

⑥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始終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條是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條是政治體制改革,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到「發展民主必須同健全法制緊密結合,實行依法治國」;從「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到「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隨著黨對社會主義民主認識的一次次飛躍,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也不斷得到加強和發展.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探索、改革、建設和發展,我們成功地建立起了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發展要求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形成了在當代中國社會歷史條件下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架構,已經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道路. 從社會主義民主政治30年來的建設歷程和實踐發展來看,我們已初步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為制度基礎,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核心內容,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為根本途徑,以依法治國為基本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基本架構.1、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制度載體.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在自己的民主政治實踐中創造的,是民主在當代中國的主要實現形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制度載體.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我國人民主要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制度.通過這個制度,執政黨和各級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得以提高,既實現了廣泛的民主參與,又有利於集中統一,統籌兼顧各方利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富有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這項制度保證各民族無論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權利,從而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民族關系.農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區居民自治、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等基層民主,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支持下,在城鄉基層單位和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利的民主制度.這些民主制度,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的,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原則同中國國情的統一,內容真實性與形式多樣性的統一. 2、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內容.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依法支持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既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目的,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內容.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人民當家作主,就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以及基層民主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群眾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選舉人民代表,反映和表達自己的願望與要求,同時通過立法聽證、行政聽證等形式,直接有序地參與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制定;在城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通過各種途徑,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不同層次上,採取法律、輿論等多種手段對黨和政府以及幹部實施監督,保證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願. 3、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途徑.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積極穩妥的政治體制改革,不斷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為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和體制、制度保障.因此,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適應我國經濟基礎發生的深刻變化和人民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斷完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民主制度、行政管理體制、司法制度、決策機制、權利制約監督制度,人民民主的內容不斷擴大、形式不斷豐富、實踐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法制不斷健全,黨和國家的活力、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促進了生產力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保持了國家政局穩定和社會安定和諧,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人民民主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用加強法制來保障人民民主,落實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要求,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從而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穩定發展.大力推進普法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知識水平;同時大力推進憲法、法律的實施,積極從各方面不斷促進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不斷提高法治水平,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成就」
(1)民主政治建設的初步構想:
1980年鄧小平講話強調必須解決黨和國家政治體制中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2)確立以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①1982年憲法,成為中國在歷史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②十五大提出「依靠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
③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國家
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
(3)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框架.
6.「一國兩制」構想:針對台灣問題提出
(1)形成過程:
①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
②1981年,《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
③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④1984年,六屆二大會議通過並成為國策.
(2)含義:「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10億人中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首先成功運用於香港問題的解決
(香港回歸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4)香港、澳門回歸的意義:
①對港澳:徹底結束列強佔領,開創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
②對中國:標志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對國際: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決國與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的光輝典範.
(5)海峽兩岸關系的進展:
①1979年元旦,大陸停止炮擊金門,倡議兩岸實現「三通」;
②1992年10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史稱「九二共識」;
③1995年1月,江澤民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的重要講話,指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
④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下,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和措施,促進海峽兩岸的和談和交流.

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主法制建設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

  1.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2.基本實現總體小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3.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4.科技實力不斷增強,我國已躋身與世界科技大國行列
    5.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6.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體系基本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恢復和發展,政府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一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取得明顯進展。1999年3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載入憲法。為了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國務院於1999年7月召開第一次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並於11月發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對推進各級政府依法行政作了專門部署。2004年3月,國務院又發布了指導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的綱領性文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要求、主要任務和措施,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這些年來,國務院以《綱要》的貫徹落實為主線,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依法行政,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是政府立法為基本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從1979年到2009年8月,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了231件法律議案,制定了1133件行政法規(其中現行有效的682件);從1987年到2009年8月,國務院各部門和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報送國務院備案的規章共計26200多件。
三是政府職能逐步轉變,行政管理方式不斷創新。2001年9月,國務院開始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國務院分四批取消、調整1992項行政審批,地方各級政府共取消、調整77600多項行政審批。與此同時,各地方、各部門積極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普遍建立了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採取「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等方式,簡化辦事程序,方便人民群眾;在網上開設辦事窗口,實施審批,提供服務。
四是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執法行為得到嚴格規范。1997年以來,國務院相繼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綜合執法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有效地規范了行政執法行為。
五是建立健全行政層級監督制度,對行政行為的監督不斷強化。1979年以來,國務院逐步建立完善了行政復議制度。目前,全國每年通過行政復議化解的行政爭議約8萬件,及時糾正了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1987年以來,國務院逐步建立完善了法規規章備案審查制度,一些與上位法相抵觸的法規規章得到及時處理,有效地維護了法制統一。近幾年來,國務院指導地方政府探索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初步形成了「四級政府、三級監督」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體制。
六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各地方、各部門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和部署,建立領導幹部定期學法制度並認真執行,舉辦依法行政報告會、專題講座,實行公務員錄用和領導幹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依法行政培訓,利用報刊、網路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有效地促進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的提高。

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首先,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新時期的基本方針和根本任務,確立了「依法治國」作為國家的基本方略。1997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中共十六大合乎邏輯地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對這一問題長期思索的結果,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著眼於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現實需要: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還把依法治國作為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項基本內容。
第二,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平反冤假錯案,並加緊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到201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成。 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有法可依。
第三,完善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依據憲法的規定,進一步加強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推進農村的民主制度建設;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使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進一步完善。健全和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發展。
第四,政府職能逐步轉變,逐步建立服務型政府。政府不斷的簡政放權,取消一些繁冗的行政審批,簡化辦事程序,方便人民群眾;在網上開設辦事窗口,實施審批,提供服務。2006年,我國廢除了延續千年的農業稅,政府減免稅收的同時,還給種糧戶發放種糧補貼,不斷服務於民眾,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申訴復查規定 發布:2024-05-05 23:52:36 瀏覽:159
小區保安打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5 20:45:55 瀏覽:314
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則有哪三個 發布:2024-05-05 20:25:44 瀏覽:815
假冒專利罪應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5 20:13:56 瀏覽:703
觀看法律知識講壇有感 發布:2024-05-05 19:38:52 瀏覽:695
法學要學數學嗎 發布:2024-05-05 18:54:41 瀏覽:855
徐珊琴律師 發布:2024-05-05 17:44:57 瀏覽:380
什麼樣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15:03:16 瀏覽:185
贊成難民法 發布:2024-05-05 14:46:28 瀏覽:740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寫辭職書 發布:2024-05-05 13:30:10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