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娃娃親

婚姻法娃娃親

發布時間: 2021-01-21 12:22:02

① 法律對娃娃親的判斷

「娃娃親」,是違背我國「婚姻法」的非法行為,沒有法律效力
但是,定「娃娃親版」,都是關系比較權好的兩家人大人之間的事。因此,作為子女處理起來,不能簡單化。要耐心做父母親的工作,協商解決最好。如果是家長現在覺得當初定娃娃親不妥當,可以直接和對方商量解決。所謂解決,就是大家都不把「娃娃親」當回事就行了。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續的。如果牽扯經濟問題,協商解決最好。

② 父母一輩訂下娃娃親,男生要求和我戀愛,怎麼辦

如果把時間倒退個百八十年的,這還確實是一個頭疼的話題,但是放在今天這樣一個法治化的時代里,這根本就不會構成一個讓人困擾的問題,婚姻法當中的早已經規定了戀愛自由。

戀愛的前提是擁有自由,所以你可以自由選擇你的戀愛對象,就算是曾經父母已被定下的娃娃親,你也得看一看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此我的觀點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如果你未嫁他未娶,那麼不妨給彼此一個見面的機會,看一看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說不定緣分就此開始了呢,很多故事就是這樣產生的,總是有些事情發生在你的意料之外,就比如愛情這件事。

綜上所述,自由戀愛,戀愛自由,選擇權在你這里。

③ 婚姻法有沒有不讓娃娃親得

我國明令禁止的婚姻法第三條明確規定: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版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權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還有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④ 中國法律禁止娃娃親么

沒有禁止,但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原因:1、婚姻自由,關於婚姻的約定是無效的。

2、目前法律不承認事實婚姻,即,只要男女雙方不登記結婚,不形成婚姻關系。

⑤ 父母給周歲孩子訂「娃娃親」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什麼規定

C.家庭保護

保 護 篇 -- 家 庭 保 護
一、家庭保護
家庭保護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進行的保護。這種保護包括在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

二、家庭保護中對家長的限制性要求
前面我們講的是家長或監護人應該做什麼,那麼他們不應該做什麼呢?《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家長和監護人提出了限制性的要求。主要有3條:

(1)不許虐待、遺棄未成年人

虐待是指用打罵、凍餓、捆綁、限制自由、強迫乾重活、有病不給治等手段,對他人進行迫害。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的,想打想罵,別人管不著。他們遇到孩子做的事不隨自己意,或因孩子有病、呆傻而虐待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嚴重摧殘。還有個別家長為了自己的快樂,把未成年的孩子扔掉或趕出家門,迫使孩子在外流浪,導致孩子受傷甚至死亡,這些都是觸犯法律的。

1987年12月,在我國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鎮,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瑪沁縣第一小學四年級學生夏斐,被親媽媽打死了。

那年期末考試,夏斐數學得了82分,全班第二,語文79分,名列第五。當媽媽問他考試成績時,夏斐怕挨打,就說都在90分以上。後來,媽媽知道了真情,就扒光他的衣服,用鐵制的三角挫一頓猛打,直到夏斐咽了氣。

夏斐的媽媽「望子成龍」,但是她採用了不正確的方法,鬧出人命,觸犯了法律,最後被依法逮捕了。

在我國,小孩子同成年人一樣,享有人身自由,父母對子女,不管是親生的,還是抱養的,都不得虐待。

(2)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

這一條規定是對特殊未成年人的保護,也就是說,女孩子和男孩子是平等的,殘疾孩子和健全孩子是平等的,誰也不許歧視他們看不起他們,更不允許侵害他們的權益。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婦女的地位很低,她們的人格得不到尊重。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還存在一些人的頭腦中。特別是一些邊遠的山區、農村,女 孩子在家中備受歧視,一些父母認為,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能燒水做飯、生兒育女就行了,念不念書沒關系,所以失學的青少年中,大多數是女孩子。

我國政府對女童教育問題十分重視,要求各地採取措施,逐步降低、消除女童失學現象,使每年女童失學率不得超過2%。

各地在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的基礎上,還針對實際,解決女童入學問題,有的地方開設女童班、女子中小學,有些地方允許女童帶弟妹上學,允許中途插班,允許晚來早走等,有效地控制了學齡女童失學。

我國政府對殘疾兒童也給予了特別的關注,殘疾兒童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國家興辦了各類殘疾人學校,如盲童學校、聾啞學校、弱智學校,或者在普通學校開設特教班,並要求普通中小學招收能適應其學習生活的殘疾兒童,不得將他們拒之門外。到1996年底,全國殘疾人特殊教育學校共有1426所,比1980年增加4倍,在校學生32.1萬人,比1980年增加了8倍,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60%,在經濟發達地區達到80%。殘疾兒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

(3)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結婚和訂婚

我國《婚姻法》規定了結婚的年齡,男子不得早於22周歲,女子不得早於20周歲。可是,有些地區至今仍保留著訂「娃娃親」的風俗。孩子一生下來,父母就給他們訂了親,子女長大後,不管願不願意,都得履行婚約。這種陋俗給未成年子女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使他們不能專心讀書學習,有的甚至毀了孩子的一生。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1條規定,父母或者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這一規定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於家庭幸福和社會的安定。

三、監護和撫養——家長的基本義務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這里說的監護人,是指對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人。父母是青少年子女法定的監護人。如果父母不能履行監護義務,那麼,未成年人依靠誰生活,依靠誰照顧,誰就是監護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哥哥姐姐或其他成年人,都可以成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監護人的義務有兩項,一是監護,二是撫養。

監護就是要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不讓他們的權益受到侵犯。二是幫助未成年人管理財產。三是幫助未成年人解決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例如,有一個不滿6歲的男孩,他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雙雙身亡,由於他父母生前參加了人壽保險,出了事故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像這么大的事情,小孩子是辦不了的,所以,他的監護人——奶奶就幫助他找保險公司,經過交涉,這個孩子得到了應得到的賠償。在這件事中,孩子的奶奶就履行了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的另一個義務是撫養。未成年人從一出生到長大成人,需要吃飯、穿衣。需要上學,生了病需要去醫院……做這些事情需要花錢,這些錢應該由誰來出呢?理所當然地應該由父母或其他的監護人來承擔。如果父母以各種理由不盡撫養義務,那就是違犯了法律,未成年子女有權要求父母給予支付,協商不成時,可以由 人民法院來裁決。

雖然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義務,但是這種撫養不是無限期的。父母不能養子女一輩子,子女長大成人,參加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能獨立生活時,父母就不再承擔撫養義務。反過來,在父母年邁,生活困難時,子女還必須盡一份義務,贍養父母,照顧他們的生活。

四、尊重、教育和引導——家長不可忽視的責任
父母撫養子女,是不是讓子女吃好喝好就行了呢?不行。保障衣食,是最基礎的要求,父母最重要的責任是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培養孩子良好、健康的品行,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接受學校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權利是《憲法》、《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的。父母不能以任何理由不讓子女上學,否則,就是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農村或城鄉個體戶家庭中,未成年人失學的現象比較嚴重,有些父母目光短淺,只顧賺錢,不管孩子的前途。他們不讓孩子上學,或者讓在校的子女退學,回家務農或經商。有的家長對不願意上學的孩子過分遷就,任他們在社會上閑逛。這些做法是做家長的失職,實際上是害了孩子,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1996年春季開學時,遼寧丹東市第31中學的學生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多達50人。於是,學校所在地——蛤膜塘鎮政府向各村發出通知,要求輟學學生返校上課。負責教育的同志挨門挨戶宣傳《義務教育法》,動員家長讓孩子復學,但仍然有9名學生沒去學校報到。

在秋季開學前夕,鎮政府在多次說服教育無效的情況下,一紙訴狀告到振安區人民法院。法院經過依法審理,向這9名學生的家長下達了《民事裁定書》和《執行通知書》,對每位輟學學生的家長罰款300元至500元,並強令他們在規定期限內送子女復學。由於法律的有力干預,這9名學生在新學期開始便回到了學校。

父母還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包括他們的個人隱私。有的家長不與孩子商量,偷看孩子的日記,有的私拆孩子的信件,造成家長與子女的感情隔閡。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辦事喜歡自己拿主意,而家長則認為孩子年紀小,對孩子處處不放心。應該說,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解決這個矛盾其實很簡單,父母和子女只要多溝通思想就行了。

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別人可以代拆信件。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這些孩子或其他原因不能管理自己的孩子,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可以代拆信件,這在《未成年人保護法》里也是有明文規定的。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子女有重要影響,因此,《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0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大量的事實證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一生的成長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⑥ 定娃娃親屬於犯法嗎

犯法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角度看,該法第二條、第三條明確提出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因此該種情況是違背了婚姻法的婚姻自由和包辦婚姻。

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國家保護婦女的婚姻自主權。禁止干涉婦女的結婚、離婚自由。從該角度來看,包辦婚姻違法了該法干涉婦女的結婚自由。

具體解決辦法為當事人可以向婦女組織投訴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婦女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侵害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婚姻法娃娃親擴展閱讀:

國家對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

1、結婚保護:婚姻法中專門規定了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2、結婚登記制度:在我國合法的結婚程序分為申請、審查和登記三部分。具體包含當事人雙方正式向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申報,提出結婚登記的請求、婚姻登記機關依法對當事人的結婚申請進行審核與查證、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結婚申請的合法性加以確認,進行正式的登錄和記載。

3、離婚的限制:一方面國家規定離婚自由,同時對離婚也做出了限制如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女方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等。

4、離婚保護:具體包含離婚後子女的撫養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

⑦ 父母強迫女兒定娃娃親算違法嗎

根據《婚姻法》第三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如果因內脅迫結婚容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所以,這是犯法的。婚姻自由不是空談,這關繫到你的一生,不喜歡,就盡管反抗。
尊重父母確實是孝敬,是美德。但在關系自己一生命運的大事上,還是要自己決定,不然,後悔終生。

⑧ 訂"娃娃親"犯法嗎!

不違法,也不會受法律保護,應視為無效行為。

麻煩採納,謝謝!

⑨ 娃娃親必須結婚嗎

娃娃親是沒有法律作用的。現在這個社會倡導的是自由戀愛。
帶著你的女朋回友跟那家人說清楚就好,既然答定娃娃親,兩家關系肯定不錯,會理解的。

娃娃親,指男女雙方在年幼時由父母訂下的親事,而此類「婚姻」是沒有保證的。法律倡導婚姻自由,所以法律給了每人充足的法律護盾。截止目前在一些偏遠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依然有定娃娃親的風俗。

為什麼截止目前,在一些偏遠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依然有這種沒有法律保障的,定娃娃親的風俗呢?究其原因有幾點:首先是教育落後,致使很多人沒有相關知識和意識;然後是相關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還有是傳統風俗作祟。

⑩ 定娃娃親犯法嗎

犯法來的。從《中華人民共源和國婚姻法》角度看,該法第二條、第三條明確提出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因此該種情況是違背了婚姻法的婚姻自由和包辦婚姻。

熱點內容
海洋觀測預報條例 發布:2025-08-25 03:55:32 瀏覽:448
趙泰律師 發布:2025-08-25 03:47:25 瀏覽:10
黃陂司法局地址 發布:2025-08-25 03:46:37 瀏覽:702
維護司法保障 發布:2025-08-25 03:21:46 瀏覽:49
中國古代最為完備的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8-25 03:21:44 瀏覽:959
劉宇律師 發布:2025-08-25 03:19:27 瀏覽:662
法院說起立 發布:2025-08-25 03:05:27 瀏覽:915
民法總論知識點 發布:2025-08-25 02:56:00 瀏覽:785
法律知識點笑話 發布:2025-08-25 02:52:05 瀏覽:173
同江市人民法院稿件 發布:2025-08-25 02:46:17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