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合同概念
1. 經濟法合同的效力包括哪些
答:一、合同效力,是指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二、我國《合同法》對合同效力規定了以下四種情況,即有效合同、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三、合同效力的具體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同效力涉及合同有無法律約束力,是否需要履行的問題。
(2)合同效力與合同訂立有一定關系,但不是同一個問題。
四、相關法律條文,詳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 經濟法中買賣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從屬於經濟類法規。其中關於買賣合同的概念,可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闡述:「第一百三十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3. 經濟法概論 簡述租賃合同的概念與特徵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市場主體的資格關系、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市場經濟秩序關系、社會與市場利益平衡關系_
。P2 2.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由經濟法律所確認的具有 權利義務 內容的具體社會關系,主要是一定的財產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
P3 3. 法律關系由 權利主體、權利客體、權利與義務
三者構成。P3 4. 法律關系主體包括
自然人、法人 以及其它主體。
P3 5.
法律關系客體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通常包括_物 、行為
和精神產品。P3 6. 經濟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 經濟法律關系
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和情形。P3 7. 法律事實通常分為法律實踐和_
法律事實 兩類。事件是指與當事人_
意志
無關的客觀現象;行為是指根據當事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能夠引起_法律_
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自學活動。P4 8. 從權利的標的內容看,經濟法律權利主要包括兩種:財產權、_部分人身權
。P4 9. 從權利的實現或者作用上
,經濟法律權利可分為五類:支配權、形成權、期待權、請求權、抗辯權P4 10. 經濟法律責任是
財產 責任,但它既可以單獨行駛,也可與其它責任共同運用。P5
11. 法人依法成立,以獨立的名義享有_民事權利_、
_承擔民事義務_。
P8 12. 企業法人登記機關為 工商行政管理局,實行_
分級 登記管理的原則。P8 13. 代理的種類有:_委託代理、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再代理
。P11 14. 所有權的內容:_
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_。
P13 15. 債法律關系由_主體、客體_和_
內容_三要素構成。P16
16. 債的分類包括:合同之債與
非合同之債_、特定物之債與_種類物之債
_;按份之債與_連帶之債_;簡單之債 與_
選擇之債_。P16
17. 公司是企業的_法人_,由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_
全部_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P21
18. 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為__50_人以下,同時還規定了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_
一個_法人股 東的有限責任公司。
P21 19. 《會計法》規定各單位必須設置_會計_帳薄,並保證其真實、完整;建立本公司的_
財務、會計_制度,應當按 會計年度編制財務會計報告。P23 20. 公司合並分為
_吸收合並、新設合並_。P24 21. 公司分立指由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分解為_
兩個或兩個以上_新公司。P24 22.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_
一萬元_並需一次繳足。P26 23. 有限責任公司由股東出資設立,而不向_
社會 公開募集。P27 24.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_3
萬元_P27 25. 新修訂的
《公司法》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可以
_分次_出資,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
的20%。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_2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以在_
5_年內繳足。P27 26. 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可以用貨幣,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務出資,但全體股東的貨幣 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
__30%_。P28 27.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包括三種:_
首次會議我、臨時會議、定期會議_。P30 28.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
_3人_。P32 29.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_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它股東 過
_半數 _同意;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讓股東有 優先
購買權。 30.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應當有2人以上
200
人以下,其中半數 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發起人認購和 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
4. 經濟法合同要約
「原告向被告寄送一份價目表」,該行為是要約邀請。
「被告與原告聯系表示內願意購買大米、容黃豆各2000千克,但大米價每千克2.5元,黃豆每千克6元」,該行為中涉及價格的變更,是被告方提出的新的要約。
「原告答復需考慮」,表明雙方並沒有合意,被告的新要約沒有生效。
「9日,被告發電報給原告表示大米每千克2.5元,黃豆每千克6元,各要2000千克,在10日內答復,如同意10天後簽約,12月5日交貨」,要約行為,在規定期限內(19號之前),若原告答復同意或者原告已經著手實行要約中的行為,該要約生效,會對雙方產生約束力。
「11月15日,原告通知被告,表示願接受被告提出的價格和條件,並且貨物已備好」,顯然原告已經著手履行要約中的行為,9號電報的要約已經生效,並且對雙方產生約束力。
綜上,被告違約。
5. 經濟法與合同的關系是什麼
經濟法無抄論是與合同,還是襲與合同法都沒有關系。
經濟法是指國家關於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大類法律,主要包括企業法類、市場規製法類、宏觀調控法類及其他一些法律。
與合同最有關的當然是合同法,而合同法則是民法大類中債權類法里的一種法律。
6. 經濟法中合同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經濟法中合同的具體
合同的基本分類
《合同法》分則部分將合同分為15類:買賣合同;供用電、水、氣、內熱力合同;容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
7. 什麼是經濟法中的 格式合同 啊
格式合同,
又稱標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預先擬定合同條款,對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因此,對於格式合同的非擬定條款的一方當事人而言,要訂立格式合同,就必須全部接受合同條件;否則就不訂立合同。現實生活中的車票、船票、飛機票、保險單、提單、倉單、出版合同等都是格式合同。 格式合同的產生及其普遍運用是基於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的。一般而言,某一行業壟斷的存在、交易內容的重復性、交易雙方所要求的簡便、省時導致了格式合同的存在並大量運用於商事生活領域。 格式合同具有下述法律特徵:(1)格式合同的要約向公眾發出、並且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期訂立該合同的全部條款;(2)格式合同的條款是單方事先制定的;(3)格式合同條款的定型化導致了對方當事人不能就合同條款進行協商;(4)格式合同一般採取書面形式;(5)格式合同(特別是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格式合同)條款的制定方一般具有絕對的經濟優勢或壟斷地位,而另一方為不特定的、分散的消費者。 格式合同雖然具有節約交易的時間、事先分配風險、降低經營成本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弊端。由於格式合同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則,格式合同的擬定方可以利用其優越的經濟地位,制定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消費者的合同條款。例如,擬定方為自己規定免責條款或者限制責任的條款等。但無論如何,格式合同作為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產物,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法律當然不能因為格式合同的諸多弊端而取消格式合同的存在。因此,不斷完善格式合同,規定哪類不利於格式合同條款非制定方的條款無效、規定條款制定方的提示義務和說明義務即是合同法規范格式合同、保護條款非制定方利益的表現。
8. 經濟法中的合同法
(1)答:成立。應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專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屬段合同成立。在該案中甲乙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錢達成了合意,並經歷了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所以該合同成立。(2)合法,根據《合同法》這種行為屬於不安履行抗辯權。(3)合法,因為甲方沒有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限內履行完合同,須承擔違約責任。(4)承擔違約責任。因為丙方沒有履行好運輸合同,沒有保護好甲方的物品。
9. 經濟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合同法是規范平等民商事主體間合同行為的法律部門,屬於私法,它屬於專民商法的范疇。屬
經濟法是和民商法平行的一個法律部門,公法性更強。它的內容是國家對市場和市場行為的調整,如市場准入的設定、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對產品質量、金融市場的監督規制等。它是一個公與私的互動過程。
如果說合同法是橫向的,那麼經濟法就是縱向的。二者不是一碼事。
當然,要研究經濟法,研究國家如何調整市場行為,就一定要先對市場行為本身有了解,因此,合同法作為民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部門,在研究經濟法的時候也是不可逾越的。《合同法》這部法律本身更是基礎性文本。
另外,有些法學領域的外行把經濟法理解成所有與經濟和經濟行為相關的法律,包括民商法、國家規制類法律,這是不準確的。所以看到經濟法這個詞彙時,一定要看清在那個文本里它指代的什麼意思,因為內行和外行對這個詞的運用是完全不同的…
10. 經濟法中的(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
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