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狹義上的合同法

狹義上的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22 12:51:30

『壹』 合同法提問

廣義的合同,泛指一切確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它幾乎在各部門法中都有表專現,如行政法律、法屬規、規章中就規定了一些行政合同。

狹義的合同則僅指民法上的合同,又稱民事合同。合同法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按照該條規定,凡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都是合同。合同是一種協議,但合同不同於協議書。協議書可能只是一種意向書,並不涉及雙方的具體權利義務。

在我國現實生活中,人們也經常使用契約和合同兩個概念,在我國的一些民事立法文件中也分別使用過這兩個概念。但從其使用的實際內容和范圍上看,都沒有把契約和合同作為不同的概念。從民法通則給合同下的定義上看,我國民法中的合同包括傳統民法中的合同和契約。因此,在我國,契約與合同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完全可以通用。

『貳』 廣義合同和狹義合同的區別有什麼

合同與協議的區別:

協議是指有關國家、政黨、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個人,在平等專協商的基礎上訂立的屬一種具有政治、經濟或其他關系的契約。協議,在其所表示的意義、作用、格式、形式等方面基本上與合同是相同的。經濟合同和以經濟為內容的協議,都可以稱為契約,兩者都是確立當事人雙方法律關系的法律文書。

合同與協議雖然有其共同之處,但兩者也有其明顯區別。合同的特點是明確、詳細、具體,並規定有違約責任;而協議的特點是沒有具體標的、簡單、概括、原則,不涉及違約責任。從其區別角度來說,協議是簽訂合同的基礎,合同又是協議的具體化。

合同與協議是兩個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的概念,不能只從名稱上來區分,而應該根據其實質內容來確定。如果協議的內容寫得比較明確、具體、詳細、齊全,並涉及到違約責任,即使其名稱寫的是協議,也是合同;如果合同的內容寫得比較概括、原則、很不具體,也不涉及違約責任,即使其名稱寫的是合同,也不能稱其為合同,而是協議。

『叄』 如何理解合同與合同法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Contract),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法律是關於市場交易規則的法律,不僅與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密切相關,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而是"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之一。在法律院校、系的教學計劃中,計劃沒有不設合同法課程的。在非法律院校、系的教學計劃中,也經常設置合同法課程。合同法律是民事法律制度的組成部分,將其作為獨立的課程來設置,說明了合同法律的重要性。
《合同法》是高職高專系列教材的一種。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為依據,系統、全面地介紹、闡釋了合同法基本原理、基本規則。該書的特色是:第一,緊密聯系中國實踐。該書每章都設置了因例,通過因例,使學生產生興趣、進入角色,並在教材中對因例作了簡要說明;每章之後,又以案例的方式提出思考題,使學生能夠對法律現象有直觀的了解、加深對法律規則的理解。第二,針對性強。該書充分考慮到了高職高專的特點和應當具有的知識結構,既闡述了法律的一般規定,也介紹了一般理論,注意了基本知識、基本觀點、基本技能的傳授和訓練,使讀者對中國合同法能有正確的認識,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文筆簡潔、流暢,篇幅適當。

『肆』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中什麼是狹義的強制締約

所謂強制締約義務,也稱為強制訂約義務,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據法律的規定,負有應相對人的請求,而與其訂立合同的義務。合同一方當事人對相對人的要約,必須作出承諾,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強制締約義務來源於法律的規定,對意思自治進行了程度不同的限制,或取消了當事人不訂立契約的自由,但保留了當事人選擇相對人的自由,或者相反,保留了當事人不訂立契約的自由,但不允許當事人對締約相對人進行任意的選擇。
我國《合同法》規定了以下幾種強制締約義務:
《合同法》第38條規定,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合同法》第289條規定,從事公共運輸的承運人不得拒絕旅客、托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

『伍』 狹義的合同變更是指的什麼具體包括哪些萬分感謝

狹義的合同變更指合同內容的變更。從我國合同法的第五章的有關規定看,合同的變更僅指合同內容的變更,合同主體的變更稱為合同的轉讓。

廣義合同變更指合同債權或債務的轉讓,即由新的債權人或債務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債務人,而合同內容並無變化。

(5)狹義上的合同法擴展閱讀:

合同變更的要件

1、原合同關系成立且有效

合同變更蘊含著一個前提,即原合同關系的成立且有效。如果原合同關系不存在,則合同的變更就喪失了賴以存在的基礎。由於原合同效力狀態的復雜性,其對合同變更的影響需分別加以討論,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情形:

無效合同由於當然無效、自始無效、確定無效的特點,毫無疑問,無效合同不發生變更問題。

可撤銷合同的效力取決於當事人是否請求撤銷,一經撤銷,則原合同溯及既往的消滅,如變更發生在合同被撤銷後,則變更當然無效;如變更發生在合同被撤銷前, 由於撤銷前的合同有效,可作為合同變更的基礎。

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取決於當事人是否追認,追認後合同有效,追認前效力待定。但在原合同被追認前,仍然可作為變更的基礎,只是變更的效力與原合同一樣,必須得到當事人的追認方能產生。

如追認後,當事人對合同作出變更,仍然需要得到再次追認,因為合同當事人這一決定合同效力待定的本質因素並未發生變化,在主體未變而僅僅是合同內容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效力待定這一特點亦會與變更如影相隨。

2、合同內容發生非要素的變化

合同變更,顧名思義,合同的內容需發生變化,包括對合同條款的修改與補充。修改是指對原合同條款的改變,補充是指在原合同中增加新的條款。在補充的情形下,盡管原合同內容未發生變化,但增加了新的合同條款,所以原合同依然發生了變更。

對於變更的要求,前已論及必須是不改變合同同一性的非要素變更,否則就屬於合同更改而非合同變更。一般而言,合同標的物種類的更換、履行條件的變化、價款的增減、期限的提前或延長等變化都屬於合同變更。

3、合同變更本身的明確且有效

法定變更或裁判變更當然具有法律效力,此處變更的有效性專指依協議變更的情形,由於協議變更遵循意思自治的原則,與新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規則相同,合同變更首先應當具備明確性要求,其次,應當滿足相應的生效要件。

對於明確性要求,我國合同法有直接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合同法》第78條)。

對於有效性要求,除了應當滿足一般的合同有效性要件外,在特殊情況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合同法》第77條第2款)

『陸』 什麼是合同法

按照當年上法學院時候的理論來說,合同法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合同法兩類。
廣義的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調整合同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合同法規定了合同的一般原則,規定了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以及違約責任以及與此相關的權利義務。合同法是規范交易關系、保障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的最重要的法律。
狹義的合同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之後經過了幾次修訂的。

『柒』 廣義合同和狹義合同的區別

合同是一種合意(協議)。但合同究竟是什麼樣的合意,存在廣義、狹義、最狹專義區分。
(1)廣義的合屬同概念——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即:指一切能夠引起法律上的效果的協議。
范圍:包括行政合同、勞動合同、民事合同
(2)狹義的合同概念——民事合同或民法合同
即: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范圍:包括身份合同(婚姻、收養、監護契約)、物權合同、債權合同。
(3)最狹義的合同概念——債權合同。(我國合同法調整的就是債權債務合同)
即: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的協議。

『捌』 合同法中合同的效力

狹義的合同的效力,是指有效成立的合同,依法產生了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依合同法的內建構邏輯,合容同的訂立是規范締約當事人之間如何達成合意,合同的效力則是進一步規范當事人的合意應具有怎樣的法律效力。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和靈魂,只要當事人間的合意不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當事人的意志即發生法律效力。一般而言,我們所講的合同的效力,通常指的是狹義的效力概念。
廣義的合同的效力,則是泛指合同所產生的所有私法效果。在合同法上,不僅有效成立的合同能產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無效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銷的合同,也會產生一定的法律效果,附條件或附期限的合同在條件或期限成就前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廣義的合同的效力,還可以包括有效的合同違反時所產生的法律效果。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其所承擔的義務,如果當事人不履行其義務,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此一責任的產生雖然不是當事人所預期的效果,但也是基於合同所產生的,應屬於廣義的合同的效力的范疇。

『玖』 何謂形式意義上的合同法何謂實質意義上的合同法

保險法是指調復整保險關系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保險法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保險法指保險企業法和保險合同法等私法類法規;廣義的保險法指以保險關系為調整對象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除包括狹義保險法外,還包括國家對保險事業管理監督法規和社會保險、勞動保險等公法法規。從法律形態上看,保險法可以分為形式意義上的保險法與實質意義上的保險法。形式意義上的保險法,僅指以保險法命名的法典式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實質意義上的保險法,則指一切調整保險關系及保險業的組織、活動的法律規范。它包括作為保險普通法的保險法、保險特別法及其他一切有權機關發布的有關保險的行政法規、司法解釋、規章等規范性文件。

熱點內容
胡春才律師 發布:2025-08-26 13:31:53 瀏覽:922
關於合夥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8-26 13:28:28 瀏覽:384
勞動法對於調離項目有什麼規定 發布:2025-08-26 13:22:35 瀏覽:950
行政法具體行政行為廢止 發布:2025-08-26 13:21:49 瀏覽:942
勞動法關於培訓協議 發布:2025-08-26 13:16:52 瀏覽:712
鄂溫克司法局 發布:2025-08-26 13:16:47 瀏覽:661
勞動法合同法解除樣本 發布:2025-08-26 12:38:51 瀏覽:307
洛陽免費法律咨詢所在哪裡 發布:2025-08-26 12:34:42 瀏覽:392
非法學法律真題 發布:2025-08-26 12:22:05 瀏覽:104
萬達貸法院 發布:2025-08-26 12:17:12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