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主債務合同法

主債務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22 19:26:19

『壹』 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後簽訂的保證合同有效嗎

?怎麼履行?以下是華律網小編收集到的關於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後簽訂的保證合同的效力一些知識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一、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後簽訂的保證合同的性質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和二十六條,無論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保證期間都是從「債務履行期屆滿後」開始計算。但主債務履行期已經屆滿,那麼簽訂的保證合同是否還有效呢?1、「法不禁止即自由」不僅是法治國家對「民」的一項承諾,而且也是法治國家普遍信奉的一項法治原則。既然現行法律、法規沒有禁止債務履行期屆滿後簽訂保證合同,那麼,便不應當否認這種保證合同的法律效力。這既是對當事人私權的尊重與保護,也體現了「契約自由」、「意思自治」的私法原則。2、根據擔保法第一條規定:「為促進資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債權的實現…」筆者認為,擔保法的意義就是在於保障債權的實現,盡管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並沒有該種情況的條文規定,但根據擔保法「保障債權的實現」的精神,認定該種保證行為顯然也是和該精神一致的,並沒有相互矛盾。且根據擔保法第六條:「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其最終是按約定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保證人屬於第二還款來源。而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後簽訂的保證合同顯然也不違背該保證定義的。3、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三十五條:「保證人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從另外的角度也默認了這種保證形式的有效性。4、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債務「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從合同生效之次日開始計算保證期間。5、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三十四條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上述規定以下詳述。二、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後簽訂的保證合同如何履行該保證期限分兩種情形看待:1、主債務履行期已經屆滿但未過訴訟時效的。該種保證,仍然是對主債務的保證,因為,在訴訟時效內,債務人仍然有履行債務的義務,而且不能以時效進行抗辯。一般情況下,保證人在簽訂合同時知道或應當知道主債務的履行期已屆滿(被欺詐,下述。),其自願承擔保證的行為並沒有增加其風險,也沒有違反其本意,故此,保證人對在訴訟時效內的債務簽訂的保證合同,應當從合同生效之次日起開始計算保證期間。保證期間長於訴訟時效的,債務人應當在訴訟時效期間履行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責任的前置程序。當然,如果訴訟時效少於六個月即將屆滿的,就應當參照下述第二種情形,應當對主債務履行期已屆滿且即將過訴訟時效履行說明或告知義務。否則,由於其債務本身喪失了勝訴權,在本身債務履行出現履行障礙的前提下仍然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是不公平的。2、主債務履行期已經屆滿且已過訴訟時效的。根據擔保法第二十條規定:「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該種情形的保證,實際上是對上述一般抗辯權的放棄,由於債權人喪失僅僅是勝訴權,因此,保證人提供的保證行為仍然是對債務的保證,但應該認為,債權人或者債務人要求保證人簽訂保證合同時,應當對主債務履行期已經屆滿且已過訴訟時效進行說明或告知,這屬於債權人或債務人的義務,因為,在該種情形下,要求保證人簽訂保證合同顯然增大了保證人的風險,除非有證據證明保證人事先已經知悉。未履行書面告知義務的,應當視為對保證人的欺詐,依據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進行處理。以下情形均假設已告知保證人的:(1)如果是債務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宜認定是債務人對債權的重新確認,重新計算訴訟時效,這樣就轉化為了正常保證行為。(2)如果是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債務人不知情且明確表示不承擔債務的,則宜認定債權人與保證人形成了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如果債務人知情的,宜認定是債務人對債權的重新確認。(3)如果是保證人自願承擔保證責任的,則宜認定債權人與保證人形成了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債務人是否知情都不應承擔責任。延伸閱讀:不真正連帶債務與連帶債務的區別欠錢不還怎麼辦

『貳』 合同法中針對債務轉移條款有何規定

《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內人的,應當經容債權人同意。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指基於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情形。一、合同義務轉移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徵:(一)債務是可以轉移的,但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二)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三)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債務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債務轉移後的合同關系產生;(四)合同主體已經變更,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二、合同義務轉移包含著兩種形態:(一)將合同義務全部轉讓給第三人,即債權人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債務轉讓的協議,由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承擔全部債務,原債務人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合同關系。這種通常被稱為「免責的債務承擔」。(二)合同義務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則通常被稱為「並存的債務承擔」,是指原有債務人並沒有脫離原有合同關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合同關系,與原債務人一起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合同義務。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債權人同意】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叄』 合同法中在不能確定償還哪一筆債務的時候

您好,《合同法司法解釋(二)》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規定的公平原則、內誠實信用原則等,參考《擔容保法》、《破產法》等法律規定的精神,對審判實踐中亟須解決的一些問題作出了解釋,其第20條規定:「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第21條規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並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肆』 什麼是債權轉讓合同主體,合同法對債權轉讓的規定

您好,債權來轉讓又稱「債權源讓與」,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容的合同轉讓,債權人通過債權轉讓第三人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於第三人。
1、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3、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4、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5、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6、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伍』 合同法的主要債務怎麼確定

一個簡單的判來定標准:影自響到當事人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債務就是合同的主要債務。若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可能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經守約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違約方仍未履行的,守約方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解除合同。當然,守約方應當舉證證明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證據、向對方當事人催告其履行合同的證據及對方當事人接到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證據。至於合理期限,法律沒有具體規定,應當根據具體的情況及誠實信用原則來決定合理期限,給予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陸』 合同法第66條、第67條和第99條的「互負債務」有什麼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種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筆者認為,有以下不同: 笫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的互負債務是指同一雙務合同的互負債務,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的互負債務是指不同一雙務合同的互負債務。 笫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的互負債務是指抗辯權的互負債務,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的互負債務是指抵銷權的互負債務。 區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和第九十九條的互負債務,有利於對當事人以兩個以上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進行抗辯,以及以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主張抵銷,人民法院是否予以支持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熱點內容
道德與法治心得 發布:2025-08-26 21:23:42 瀏覽:549
郵寄勞動法 發布:2025-08-26 21:23:32 瀏覽:188
遼寧省司法鑒定機構名冊 發布:2025-08-26 21:14:08 瀏覽:330
法官具體整改措施 發布:2025-08-26 21:13:09 瀏覽:831
司法部6號 發布:2025-08-26 20:37:02 瀏覽:141
年閩清法院 發布:2025-08-26 20:36:08 瀏覽:97
2017年經濟法題 發布:2025-08-26 20:27:56 瀏覽:845
勞動法對企業內部退職待遇 發布:2025-08-26 20:26:57 瀏覽:552
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 發布:2025-08-26 19:58:21 瀏覽:773
司法部任永安 發布:2025-08-26 19:50:31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