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印度女性婚姻法

印度女性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1-01-22 21:12:26

㈠ 印度人能娶幾個媳婦

印度有很多宗教,主要包括印度教、伊斯蘭教、耆那教、佛教等。

1.印度教實行一夫一妻制。
根據1956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准許離婚;締結婚姻的行為由法律特別規定,但形式要件由風俗習慣和禮儀決定。在離婚方面,該法保留了最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況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理論。
可以說,《印度教婚姻法》將傳統印度教法律中關於婚姻問題的種種落後規定予以徹底廢除,傳統的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結婚是新娘的父母將新娘送給新郎的一種贈與行為。這樣,作為人的新娘就成了贈與契約的標的物,而不具有獨立的人格。《印度教婚姻法》將這些落後的規定予以清除,實現了印度教婚姻法的現代化。
按照印度教的傳統,婚姻是一種不可撤銷的,純粹的和宗教的關系,也可以說是一種永恆的契約。兩個人通過婚姻要放棄自己的獨立身份,結合成為一個家庭,通過相互之間能力上和情感上的支持而互相受益,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車輪,載著車體輕松前進。婚姻是兩個靈魂的結合,其目的不僅限於結婚帶來的聲色愉悅,還要建立家庭的基礎,生孩子,撫養一個家庭。
在吠陀文獻中說,出於維持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行為端莊和得當的需要,從而演變出了婚姻制度。自那時以來,這一制度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而且,多數印度人都反對寡婦再嫁。

2. 伊斯蘭教徒是允許的一夫多妻的。
平民可以娶4位,他們自己解釋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多妻(比如女子無法生育、女子無法滿足男性的需求、通過協商後妻子答應等等),而且必須保證公平對待每個老婆。現實中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
貴族可以娶6位,高級貴族8位,伊斯蘭教徒若當上國王的話就可以隨便娶拉...

3. 基督教徒都是實行一夫一妻制。

4.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公元1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5. 印度佛教徒在印度已經占很小的比例,不到1%。
《佛說善生經》一作《善生子經》,是佛教集中論述家庭倫理關系的一部重要經典。佛教實行出家制度,但並不完全否定世俗的家庭和社會倫理關系。
出家人不結婚,俗家弟子可以結婚,但嚴格要求夫妻相互尊重、不離不棄,所以就不會容許一夫多妻了。

㈡ 為什麼印度婚姻法裡面有女人和男人結婚夠八年,離婚時男人就要贍養女人一輩子!但是中國婚姻法裡面沒有

這個必須從法律的淵源上說,法律的一部分淵源來自於民間傳統,可能在印度,從古至今內就有這樣的傳統。容
另外從法的另外一個淵源宗教上說,可能印度的宗教也有這樣的一種淵源。導致印度的婚姻法吸收了這樣的淵源而制定出這樣的規定。
也有可能性是印度對女性權益的保護更為全面周到。

㈢ 印度的婚姻法有何規定印度男女的合法結婚年齡是多少歲

印度婚姻法規定男性年滿21周歲、女性年滿18周歲才可結婚。

所以在印度,即使有婚姻法也基本如同擺設,不過較為發達的大城市還是比較文明的。而在落後的地區,即使是童婚這樣的違法行為,依然屢禁不止。

㈣ 印度結婚的法定年齡女性是18歲,男性是21歲,但為什麼童婚還能如此盛行

本來,如此稀缺的印度女子應該是「世上珍品、百萬寶貝」,男子要想娶到媳婦,必然要費盡心思,送上厚重的彩禮,妻子過門後更應百般珍愛。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在印度,結婚時,女方反而給男方價值不菲的嫁妝,男方甚至理直氣壯地向女方索要財物!如果沒有嫁妝,或嫁妝達不到男方的要求,那麼必定成為被恥笑、侮辱、虐待和欺凌的對象,甚至發展到被迫害致死的地步。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歲和18歲 ,但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山區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之一是童婚比較廉價;其次,童婚是印度教經典所提倡的。

研究結果表明,受童婚影響的不僅是16~17歲的青春期少女,還有大量14~15歲年齡更小的女孩。印度政府雖然在法律中規定了結婚年齡,但卻沒有相應的執法措施,對違法者最多隻是處以15天的拘役和1000盧比的罰款。印度童婚現象屢禁不止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在印度,尚無法律形式上的結婚登記制度,童婚可以或隱瞞新郎新娘的年齡,或暗地舉行儀式。

㈤ 印度人可以娶多少個老婆

印度有很多宗教,主要包括印度教、教、耆那教、佛教等。

1.印度教實行一夫一妻制。
根據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准許離婚;締結婚姻的行為由法律特別規定,但形式要件由風俗習慣和禮儀決定。在離婚方面,該法保留了最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況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理論。
可以說,《印度教婚姻法》將傳統印度教法律中關於婚姻問題的種種落後規定予以徹底廢除,傳統的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結婚是新娘的父母將新娘送給新郎的一種贈與行為。這樣,作為人的新娘就成了贈與契約的標的物,而不具有的人格。《印度教婚姻法》將這些落後的規定予以清除,實現了印度教婚姻法的現代化。
按照印度教的傳統,婚姻是一種不可撤銷的,純粹的和宗教的關系,也可以說是一種永恆的契約。兩個人通過婚姻要放棄自己的身份,結合成為一個家庭,通過相互之間能力上和情感上的支持而互相受益,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車輪,載著車體輕松前進。婚姻是兩個靈魂的結合,其目的不僅限於結婚帶來的聲色愉悅,還要建立家庭的基礎,生孩子,撫養一個家庭。
在吠陀文獻中說,出於維持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行為端莊和得當的需要,從而演變出了婚姻制度。自那時以來,這一制度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而且,多數印度人都反對寡婦再嫁。

2. 是允許的一夫多妻的。
平民可以娶4位,他們自己解釋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多妻(比如女子無法生育、女子無法滿足男性的需求、通過協商後妻子答應等等),而且必須保證公平對待每個老婆。現實中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
貴族可以娶6位,高級貴族8位,若當上國王的話就可以隨便娶拉...

3. 都是實行一夫一妻制。

4.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公元1世紀左右,它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5. 印度佛在印度已經占很小的比例,不到1%。
《佛說善生經》一作《善生子經》,是佛教集中論述家庭倫理關系的一部重要經典。佛教實行出家制度,但並不完全否定世俗的家庭和社會倫理關系。
出家人不結婚,俗家可以結婚,但嚴格要求夫妻相互尊重、不離不棄,所以就不會容許一夫多妻了。

㈥ 印度女人嫁人都是倒貼錢 為什麼卻不願意嫁給

1、女性地位的問題

眾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印度,這是一個佛教信仰濃厚的國家;在佛教里,婚姻是隨緣的;所以,印度女人在婚姻方面比較迷信,很少有遠嫁到他國之說。

再者,印度的女生勤奮讀書發憤圖強,只有自立下來了,父母沒辦法在很多方面威脅你,你才能對父母的安排說「不」,從父母那邊拿回選擇權,做出自己的選擇。換而言之,印度女人是在婚姻方面是沒有選擇權的,多數是聽命於父母或者長輩。若想遠嫁,哪有那麼容易。

3、不是她們不願嫁,是中國男人不願娶

印度女人習慣男人做「大男子主義」的事情,畢竟在印度的婚姻模式里,不僅是「男主外、女主內」,而且男性在家庭的地位極高,女性幾乎沒有決定權和發言權;然而,在中國的婚姻現象卻流行著許許多多的「妻管嚴」,這種妻管嚴其實是尊敬老婆愛老婆,尋求男女平等的好現象,但是對於印度女人而言,這種男人就有點「窩囊」。

事實上,印度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普遍很低,家庭地位很低下,出嫁後基本只能做家務,加上語言不通,只適合大齡務工者和小生意從業者。雖然很多吊絲很羨慕印度人娶老婆不用彩禮,還倒貼嫁妝,但真有個嫁不出去的印度女要嫁給你,你還真不一定敢要,畢竟不能工作,你還要養她一輩子。

㈦ 印度實行一夫多妻制嗎

不是。

一般來說,其實除了婆羅門(最高種姓)不可離婚與寡婦不可再婚外,一般種姓的婦女也通融可再婚,但第一次婚姻最認真,之後也可再婚。

在1956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准許離婚;締結婚姻的行為由法律特別規定,但形式要件由風俗習慣和禮儀決定。在離婚方面,該法保留了最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況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理論。印度教實行一夫一妻制。

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文明也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

(7)印度女性婚姻法擴展閱讀

印度人的婚禮是社會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儀式。印度青年到了適婚年齡,都會由父母代替為尋找社會階級、語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對象。婚禮當天,新郎官騎著一匹白馬浩浩盪盪地來到新娘家。這時女方家裡已經架起火壇,雙方親友在祭司念誦的吉祥真言中,繞行火壇祝禱。之後,新娘在女伴的簇擁下走到火壇前面,由祭司將新娘的紗麗和新郎的圍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長長久久。印度婚禮的晚宴是在新娘家裡進行,一對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親友的祝福。婚禮當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過夜,翌日才將新娘迎娶回家。

熱點內容
法院網上拍 發布:2025-08-27 03:58:17 瀏覽:907
勞動行政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27 03:54:02 瀏覽:390
被女朋友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27 03:41:32 瀏覽:462
非法學錄取分數線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39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條 發布:2025-08-27 03:36:12 瀏覽:871
鄧傑律師 發布:2025-08-27 03:35:06 瀏覽:785
2017法律碩士考試點 發布:2025-08-27 03:30:54 瀏覽:813
行政法監督是由哪幾個部分 發布:2025-08-27 03:17:50 瀏覽:345
北京設立行政法院 發布:2025-08-27 03:16:26 瀏覽:304
合肥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27 03:14:03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