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法中社會權

社會法中社會權

發布時間: 2021-01-23 10:05:18

1. 我國憲法對公民社會福利權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憲法對公民社會福利權的規定有
(一)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1.勞動權是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獲得工作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2.公民有平等的就業權、選擇職業權、勞動報酬權,國家要努力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機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他人勞動。
3.國家提倡勞動競賽,提倡義務勞動,獎勵勞動模範。
(二)休息權 
1.休息權是指為了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提高勞動效率,規定勞動者享受的休假或者休養的權利。
2.國家規定了休假制度,如八小時工作制、雙休日制度、節假日制度和探親假制度等;同時,國家發展各種休息場所與設施。
(三)財產所有權 
1.范圍~公民可合法擁有的私人財產,包括合法的收入、儲蓄、房 
屋和其他財產。
2.保護途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的國家賠償等三種。
3.保護公民合法的財產權同時意味著保護公民的財產繼承權。
(四)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權 
1.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達到一定年齡、條件的有權退休安度晚年。
2.上述人員退休後享有一定的工資待遇和其他生活待遇。
(五)物質幫助權 
1.前提條件:①年老;②疾病;③喪失勞動能力。
六、公民的文化教育權利 
(一)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二)科研自由、文藝創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以上供參考。

2. 社會法中社會權的性質及主要內容

你好,我知道一些,建議多查閱資料

社會保障財產權的性質及保護問題是世界各國社會保障理論和實踐中的一個深層次問題。
社會保障財產是公民基於社會保障權利義務關系獲得的社會保障給付、各種福利津貼、救濟款項和產品服務供給,包括貨幣資金、實物和服務等形態;這種財產具有基本保障性、強制性、特定對象性、統籌互濟性、儲存性和增值性以及經濟福利性等特徵;屬於必要勞動加部分剩餘勞動,具有消費基金和積累基金的混合性質,介於俱樂部產品、私人物品和社會化財產之間。
社會保障財產權是社會保障主體圍繞或通過社會保障財產而建立和形成的經濟權利關系,主要包括社會保障財產所有權、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以及處置權,由主體、內容、客體、性質以及合法性依據等權利要素組成。它是一種生存權利、法定權利、公法權利,具有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的雙重屬性,在權利義務關繫上呈現出非對等狀態;而且綜合考慮了經濟學上權利產權的經濟理性、社會學上關系產權的社會理性以及法律上的合法理性,來源於勞動產權和人力資本產權。它是一條「從慈悲到正義」之路,是人類從原生態到交易合作的過程中稀缺資源配置的反映,是通過資源所有權的交換和轉移而形成的。社會保障財產權是一種私有產權、俱樂部產權、公共產權和政府產權的混合產權,通過其權能的利益讓渡和分割以及產權屬性的公、私互動整合,實現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使得社會保障制度富有活力與持續性。
產權明晰、界定實效、得到保障是社會保障財產權保護的內在要求;明晰社會保障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以及處置權等權能結構是社會保障財產權保護的前提和基礎;公民社會保障權益的維護與實現以及社會保障財產的保值增值是社會保障財產權保護的核心,需要政府的積極作為、制度設計(以積累制代替現收現付制)以及個人所得稅制的完善等方面的努力。建立個人財產權是社保基金入市的產權基點,通過明晰儲備基金、賬戶基金和統籌基金等層次社保基金的產權性質和特徵的差異,分類採取不同的投資運營策略,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通過設立社保基金產權監督委員會,構建社會保障基金「產權監督、管理、營運」體系。養老保險財務模式的產權選擇呈現混合趨向的態勢,社會保障制度的運行績效是社會保障財產權保護的重要體現。

3.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休和個人的干涉. A正確 B錯誤

選擇A正確,具體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四條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容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是司法公開,法律責任制,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七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公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八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3)社會法中社會權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的分級和最高審判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分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三)專門人民法院。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第十四條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立的人民法院的組織、案件管轄范圍和法官任免,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職權和法官任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4. 憲法中的自由權和社會權兩者的相同點是什麼啊

相同點就是兩者都有個「權」字

5. 何為社會政治法權主體主要有幾類急用

社會政治法權來主體是指法源律認可和保護的,可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執行、評估,但不擁有合法的權力去作出具有強制力的政策決定的社會行為主體。主要指見諸於公眾的利益集團、參政黨以及作為個體的公民。社會非法權主體是指那些其宗旨並不在於參與制定政策,但卻擁有能力在需要時能直接地和強有力地影響公共政策的社會行為主體,主要有不見諸於公眾的利益集團、新聞媒體等。

6. 在現代社會中,受法律保護的基本人權是什麼

基本人權來,包括生命健康權、自醫療權、居住權、就業權、教育權、保密和隱私權、結婚權和旅行權等基本人權。

關於基本人權的分類,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兩種:一是按主體分類,可以分為個人基本人權,包括個人權利、社會權利、經濟權利、政治權利,其中個人權利大致有與人身相聯系的各種人格權,此外還有集體的基本人權;二是按權利內容分類,依據基本人權與基本權利的大體一致性,以憲法規定的人和公民的基本權利來劃分,也可以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內容來分類。也有學者將人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分為四類:第一類,社會權利,包括勞動權、物質保障權、休息權、保健權等;第二類,政治權利與自由,包括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請願以及批評建議、控告權等;第三類,文化教育權利;第四類,個人權利和自由,包括宗教信仰自由、遷徙自由、人身不可侵犯、通訊秘密等。顯然,以上第二類是屬於公民亭有的公權利,其他各類中不完全是公權利(參見韓德培、李龍主編:《人權的理論與實踐》,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376頁)。因為基本人權的外延比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要寬,所以以上列舉的分類並不完全妥當,僅供學人參考而已。

7. 「法律只調整社會中的權利關系」這句話對嗎

差不多😊

8. 如今的社會,到底是法大於權,還是權大於法

法是人定的,而制定法律的人是政府的掌權者.在這社會是權大於法.

9. 《社會保險法》中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社會保險法》中規抄定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一)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義務:1、辦理社會保險登記;2、繳納社會保險費;3、申報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

權利: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二)個人的權利和義務。義務:1、辦理社會保險登記;2、繳納社會保險費。
權利:1、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2、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3、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三)用人單位和個人的救濟權利。1、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的權利;2、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3、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有依法申請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的權利。

10. 10.根據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法在本質上是社會成員公共意志的體現

B
A錯,法在本質上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C錯,法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D錯,受規律的影響,這個很明顯

熱點內容
中國刑法第72 發布:2025-08-27 12:20:57 瀏覽:825
民法總則最新修改 發布:2025-08-27 12:05:00 瀏覽:279
素描法官 發布:2025-08-27 11:53:41 瀏覽:224
法院代轉 發布:2025-08-27 11:53:32 瀏覽:757
刑事訴訟法時效期限總結 發布:2025-08-27 11:42:01 瀏覽:913
厚大民法真題 發布:2025-08-27 11:41:58 瀏覽:757
非法持有毒品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7 11:22:56 瀏覽:932
會寧縣律師 發布:2025-08-27 11:21:27 瀏覽:389
行政法題目及解析 發布:2025-08-27 11:20:03 瀏覽:927
沒道德禮貌 發布:2025-08-27 11:19:18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