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及答案
『壹』 求合同法答案
10、c 選項A是合同可撤銷的構成要件,選項B屬於合同無效的情形,合同的解除以存在有效合同為前提。選項D必須經過催告後才產生解除權。選項C正確,合同法94條。
11、b M公司的違約行為導致A公司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故A選項錯誤。合同的解除權是形成權,行使一定要通知相對人。選項D錯誤,雙務合同有很多情形一方可以中止履行(合同法68條)
12、c 約定解除權是指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在合同成立後,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前,當事人一方在某種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之時享有解除權,並可以通過行使合同解除權,使合同關系消滅。 選項A錯誤。選項B錯誤,約定解除權條件根據合同自治的原則,不以法律直接規定為必要。選項C正確。選項D指的是協議解除而不是約定解除,故錯誤。
13、c 題目中的情形是債務抵銷,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債務抵銷後合同權利義務終止,故選項C正確。
14、d 我國《合同法》並未具體規定適於提存的標的物。《提存公正規則》第7條規定,下列標的物可以提存:(1)貨幣(2)有價證券、票據、提單、權利證書(3)貴重物品(4)擔保物(金)或者替代物(5)其他適宜提存的標的物。不動產是否可以提存主要是一個能否管理的問題。由於提存機關首領不動產以後,可以自行保管,也可以委託進行保管,故不動產可以提存。題目問可以直接提存的是,故選項C正確。
15、d 選項A,債務的標的物是提供勞務的合同,其性質不適於強制履行,一旦違約不能主張繼續履行,故錯誤。選項B,合夥合同是多方當事人意思表示平行的一致,是建立在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礎上,故也不適於強制履行。選項C,委託合同是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故債務額性質也不適於強制履行。選項D,正確。(合同法 109、110條)
『貳』 合同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錢某可抄以撤銷贈與,
《合同法》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本案件中,錢某未將手提電腦交付孫某,且也不具有救災、扶貧等性的贈與合同,因此錢某可以撤銷贈與。
2)錢某不可以撤銷贈與,因為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權的行使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未交付;2.不具有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因此在錢某已經將贈與物交付給孫某的情況下,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物權發生轉移,錢某不再享有任意撤銷權。
3)錢某不可以撤銷贈與,因為本案中的贈與合同並不是附條件的贈與合同,在錢某完成交付後,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物權發生轉移,錢某不再享有任意撤銷權。
『叄』 合同法問題答案
當事人一方抄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襲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後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並存。但對於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均可請求賠償,既包括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其二認為,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沒有必要同時採取兩種方式,例如協議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我覺得賠償是可以的但是追究其違約責任比較好。
『肆』 求一合同法案例分析答案
1 根據我 過的《合同法》合同已經成立。甲的行為不滿足要約的撤回也不滿足要約的撤銷。具體專可以看合同法的第屬十七和第十八條。
2 不成立,甲的此種行為構成要約的撤銷。
3 收到要約之日起開始計算,
4屬於遲到的承諾,見《合同法》的第二十九條。除要約人及時通知不接受外,承諾有效。
5 同上
縱橫法律網 詹定東律師
『伍』 合同法考試答案
呵呵,你可真猛啊,作業都拿出來
前兩個自己寫吧
三:1)乙專不能出賣屬該牛,他沒有所有權;2)乙、丙買賣合同可以生效,因為丙不知道乙不是牛的主人,是善意的第三者;3)丙可以不用返還。
四:1)商場的書面通知的法律性質是要約;2)10月14日商場的通知不能視為對10月6日通知的撤銷,因為撤銷必須得到受要約人的同意;3)甲等人的請求要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陸』 急求《合同法》多選答案
1、ABCD
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2、ACD
《合同法》第二十五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3、ABC
《合同法》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4、BC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 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五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注意:題干有問題,撤銷後方能認定合同自始無效;A不涉及合同效力問題。
5、BC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注意:D項表述不完整,惡意串通的還須符合「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情況
6、ABCD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這個題的題干有問題,應指明「對方」有以上情形,方可中止履行
7、CD
《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第四十八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五十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注意:A無效,B有效,均不是效力待定
8、ABD
《擔保法》第三十七條 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權: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項、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
(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注意:其實A中的「封存」表述也並不準確,但考試時建議選
9、ABD
《合同法》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 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四十一條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10、CD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柒』 急求答案,合同法的問題~
根據《合同法》第94條規定,若證實為劣質油,甲可基於丁的不完全履行給予其一定的寬限期,要求其在期限內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食用油,若在此期限內未能履行,甲可請求合同解除。
如果在此案中丁對甲的越權不知情(為善意相對人),合同有效,如果有證據證明丁對甲不具有物資采購權能知情,則可主張合同無效。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37條,合夥企業對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夥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有權。根據《合夥企業法》第53條規定,退夥人對基於其退夥前的原因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由於該買賣合同發生於甲退夥之前,因此,丁有權請求甲對該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可成為該公司的有限合夥人(而非普通合夥人),根據《合夥企業法》第2條規定,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第68條規定,有限合夥人不執行合夥事務,不得對外代表有限合夥企業。因此,丁作為有限合夥人可以只出資,不參與經營管理,並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甲可主張解除合同。因為丁在向甲提出要約時,「名牌」是影響甲作出承諾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不是「名牌」油,即便質量沒有問題,也認為丁未完全履行合同義務,之後的處理可參考第一題。
『捌』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法理分析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我國的合同法律制度規定了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主要包括承擔繼續履行合同、採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等內容,這三種違約責任形式可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適用,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適用兩個或全部責任形式。
(1)甲油料廠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是有法律依據的。因為,雙方合同約定由供銷社供應甲油料廠黃豆30噸,現黃豆只供應了10噸,所以甲油料廠有權要求繼續供貨。
(2)若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是否繼續供應黃豆,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甲油料廠有權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訂立合同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履行合同獲取預定的利益,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對方就無法實現權利。如果違約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對方(受損害方)認為實現合同權利對自己是必要的,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違約方不得以承擔了對方的損失為由拒絕繼續履行合同,受損害方在此情況下,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所以供銷社不能只賠償損失或者只支付違約金而不繼續履行合同。
重點把握哪些行為屬於違約責任;一旦對方有違約責任的形式;違約責任規則、原則的闡述;
原題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ce7e60100btco.html